潘虹
摘 要:有機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長過程種植出來的水稻。有機水稻的種植與栽培不僅是現在追求綠色、無污染、環保健康的飲食理念下的產物,更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迫為需要的一種水稻栽培方式。八五一一農場2015年種植了500畝有機水稻,采用浙江海亮集團生產的有機肥進行種植。對于有機水稻的栽培技術,主要可以概述為:以健全土壤培肥體系為基礎,以推進水稻健身栽培為抓手,以實施農業綜合防治為保障,最終達到作物穩產的目的。
關鍵詞:有機水稻;可持續發展;綠色
水稻的有機栽培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及適于大眾需求等多方面作用。有機水稻的栽培向社會提供了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質稻谷,可明顯增強人類的健康水平。
1 基地選擇
有機水稻應選擇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樣性指數高,遠離污染源和具有較強可持續生產能力的地號。八五一一農場第一作業站的2#、4#、9#、13#地沒有任何化學污染。供水與常規種植水稻單排單灌。
2 秧田栽培管理技術
2.1 選種
以“熟期適宜,抗逆性強,米質優良,產量穩定”為原則,選用已經審定通過的具有多抗性的高產優質品種。質量達到了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選用有機種子,禁止使用轉基因種子,選用綏粳17、苗稻2號品種。
2.2 整地做床
秋翻10-15cm,然后碎土、撈平、鎮壓。秋作床或播前作床。秋作床于2013年10月,整平、壓實,春作床于3月8日初土壤化凍10-15cm時,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優質農肥10-15kg,淺翻10-15cm。
2.3 有機肥的制備
使用充分腐熟的牛糞,按每棟棚3m3,現拌現用,拌和均勻一致。
2.4 床土配制
床土應選擇無農藥、無殘留沉積風化3-5年的土,或選用有機質較高的草炭土,將土和草炭按體積比4:1混合,然后經過高溫處理,將床土放入大鍋內,用80℃以上的高溫烘烤15分鐘后,將床土1.5公斤與0.4公斤育苗劑混拌均勻。床土水份應達到20%,把備好的床土覆蓋塑料膜悶5-7天。每棟大棚用土12m3。
炒土:主要作用是消滅雜草種子、滅菌。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床土平鋪到加熱的平底方鐵鍋上翻炒,土溫恒定在80度以上即可,炒土時土層厚度不能超過8cm。土炒過熟后,土會變成微黃色,此種土應廢棄不用,該土會造成出苗不齊、不勻、甚至不出苗。
拌肥:肥料使用有機肥,床土與肥混拌比例為5:1,混拌均勻。每棟大棚用4袋有機肥。
調酸:選用木醋液進行調酸,床土與木醋液比例為10:1,將床土與木醋液混拌均勻,ph值調至4.5-5.5之間。床土與木醋液混拌后,放置7小時后再倒堆一次或兩次,將床土與木醋液徹底混勻。選用濃硫酸稀釋后調酸度至4.5左右。
3 大田移栽及管理
3.1 移栽前的本田準備工作
整地前清理好排灌渠系,保證水流暢通。建好方條田。池田面積1000平方米,單排單灌。旱耙地:秋翻地塊,3月中下旬,進行旱耙地,整平耙細,平好塹溝,打好池埂。旋耕地塊只進行水整地。
水整地:插秧前4-5天,進行水整地。做到池內高低不過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單排單灌。
本田施肥:施肥每畝600斤有機肥。
3.2 插秧
移栽日期:5月18日-25日。
3.3 本田管理技術
合理密植,一般地塊以行距30-33厘米,穴距13厘米左右,每畝1.5-1.8萬穴,每穴3株苗為宜。高水肥地塊可適當稀植,水肥較差地塊密度可酌情密植。
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有機肥含有機質多,養分全,肥效久,能均衡地供給水稻養分,還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
科學分配底肥、追肥:追肥應掌握前重、中控、后輕的原則,促使水稻前期早發,中期穩長,后期活熟。7月中下旬采取以控為主的肥水管理,促根控蘗,使稻株生長穩健,輕度落黃。在落黃的基礎上,8月初畝施肥作穗肥,能減少穎花退化,使其穗大粒多。
4 結束語
(1)有機水稻遵循可持續發展,可長期種植,利國利民。(2)農家肥、廄肥等有機肥應該腐熟,否則草籽太多,會增加本田內雜草系數。(3)炒土時,注意,恒溫80℃,時間不宜太長,土炒成黃色時,擺盤用易不出苗。(4)種植有機水稻整地是關鍵,春季旱旋一遍碎土,確保池內保水時間長。水整地3遍,在插秧前10天將池內水排干,讓池內稗草等雜草長成1葉左右,上水重新耙地一遍,然后沉降,再插秧,這樣有利于除草。
參考文獻
[1]韓春麗.淺析有機水稻種植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12).
[2]劉和明.有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