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要:文章從實際項目管理過程出發,介紹2007年筆者作為項目經理,參與的某市應急聯動指揮系統項目質量管理。為提高整個城市對突發事件快速響應處置能力,由當地市政府發起,市公安局主持特建設了該項目。項目業務范圍包括110,122,119日常接處警業務及聯合處警業務,其它聯動單位地震、人防、海事等聯合處警業務。在該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中,文章分析引用部分公司CMMI5的質量管理體系,有結合項目本身特點,制定并執行針對性較強的質量管理體系。首先針對項目需求不明確、調研確認困難,重點制定針對需求質量管理技術和措施;其次,由于項目對穩定性要求很高,重點制定了針對系統并發量、性能、穩定性、容災性的系統質量管理技術和措施;再次,通過工具管理好系統文檔,引用企業CMMI5軟件質量基本管理技術和措施;最后,通過此項目的質量管理,分析介紹了對項目質量管理和企業質量管理的認識。
關鍵詞:信息系統;項目開發;質量;管理
項目這個詞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是指一組由起止日期的、相互協調的受控活動組成的獨特過程,該過程應當達到包括時間,成本,質量等約束條件在內的規定要求的目標。項目具有時限性、唯一性和延續性的特點。質量管理是指是指包括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職責的確定,和在質量體系中通過譬如質量策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促使管理職能得到體現的全部活動。項目質量管理指的是對某個確定的項目進行質量方面的管理,具體過程可以有檢測,監察項目執行過程,確定質量標準并進行比對,使得項目結束時可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服務。
2007年5月,筆者作為項目經理參與某市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的建設。為提高整個城市對突發實踐快速響應處置能力,由當地市政府發起,經市公安局主持,特建設了該項目。項目業務范圍包括110、122、119日常接處警業務及聯合處置業務,其它聯動單位入地震、人防、海事等聯合處警業務。項目構成包括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呼叫中心服務系統、網絡工程、視頻監控等,筆者公司負責是應急指揮業務系統,呼叫中心服務系統,是整個項目最為核心的與直接對應業務的部分。110,122,199日常接處業務,聯合處警業務,聯動單位聯合處警業務都是筆者職務范圍內的任務。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筆者針對本項目的特點,針對性地設計了其質量管理技術和措施。該項目其一特點業務范圍廣,參與的單位多;110,122,119由接警、處警、出警、反饋參與單位有100多個,其它聯動單位16個,其業務規則各有不同;該項目其二特點是對穩定性、性能、并發性要求很高,不同一般的企業MIS系統,一個城市如果110,122,119停止工作,那么就出現民警無法接到110求救,119消防員無法接到火災報警,其危害可想而知。
一、項目需求質量管理
該項目需求管理難點在于,其一,項目建設過程中,人員配合極性上需要他們高層領導給與督促,否則就會出現調研無人對應,有人對應也是敷衍了事的現象;其二,需求確認時無人簽字,一個原因是由于害怕承擔責任;另一個原因是業務處置規范化上,無明確的政策法規及相關經驗參考。這樣就造成需求調研、需求確認工作難度較大,可如果需求調研不清楚,需求無人確認,項目建設就會出現項目成果偏移實際需求,或者項目出現無效反工,嚴重影響建設成本,延期建設周期。對此特采用幾種手段,提高項目需求管理質量。
(一)要求對方高層領導參與,通過項目委員會加強督促
針對需求管理上的難點,筆者向項目委員會反映,每次調研時通過客戶方高層領導110處長及一個分管項目工作的副局長給與簽字發文。主要目的是,針對具體模塊,安排具體人員接待對應。這個效果比較明顯,筆者拿到這份文件找到需求調研單位,客戶看到文件上的副局長簽字,十分積極配合。
(二)需求確認工作細化,引導客戶理解
針對客戶害怕簽字,害怕承擔責任的現象。筆者認為是因為他們對業務到底該怎么規范怎么建設心里沒有底氣。筆者采用:一、引導,將類似項目給與演示;二、采用界面模型,結合他們的理解和自己的設計,將其需求直觀地反映下來,挖掘出直觀需求及隱性需求,讓客戶更確認地理解。當深入了解后,一部分客戶也敢于簽字了。
(三)簽字確認工作,由整個項目委員會及客戶一同確認
針對無人簽字的需求,筆者提交給項目委員會。一部分是他們強行要求需求調研對應人簽字,一部分需求召開會議,經討論后由委員會簽字確認。
(四)需求變更管理
這也是該項目需求管理中一個難題,首先筆者制定需求變更處置流程。客戶要項目委員會提交變更需求,對于小的需求變更,定期由筆者方技術人員幫客戶整理,然后提交項目委員會;經過評審,再賦予實施;經測試、風險分析,再發布。
二、性能、并發性、穩定性、容災性管理
這些是本項目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其難點在于:其一,如果一個重大火災發生時,將會同一時刻有很多火警電話打入;同時還有110,122也要正常接警,系統要有較好并發處理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其二,系統必須保證7×24小時全天穩定運作,停止工作1分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系統必須要很高的穩定性及容災性。
(一)采用技術設計手段、技術專家會議評審、多種驗證測試手段來保證項目質量
1. 設計手段,使系統在建設時,達到理論目標。對性能、并發量方面,系統在設計時,采用支持高性能、多并發量的模式。在業務系統服務器上,采用DOT REMOTING SingleCall機制,該機制可以支持多用戶并發,并且每一次請求都是獨立的,相互之間無影響。呼叫中心服務端,采用多線程機制,也要每一次請求獨立,相互之間無影響。服務器采用雙機機制,一能做到負荷均衡,二能做到故障熱切換。
2. 專家評審,集思廣義。筆者所在公司是一個上千人的軟件公司,筆者將設計及性能指標做成議題。召開專家會議,將有類型經驗的人集中到一起,評審方案。商討驗證測試指標和方法。
3. 多種驗證手段,保證技術設計達到與其目標。筆者使用專業測試工具SilkPerformer來驗證性能、并發量、穩定性、容災性。按照業務預算,模擬50到300個用戶登入,執行查詢、接警、處警等操作,觀察服務器內存、CPU使用情況,以觀察其壓力測試。在高壓環境下,手工創建接警單,驗證其并發性等。人為關閉服務,測試其容災性、故障熱切換能力。
系統上線后,還堅持在客戶配合下,做一個月實地模擬演示。組織上百人不停地打電話,報警。按照實際業務運作模式,執行模擬演練測試,以保證項目質量。
以上是筆者針對本項目特點,做的質量管理過程。對于一個完整的項目質量管理過程,其遠遠不夠。
(二)分析、引用、遵守公司CMMI5的質量管理體系
1. 使用VSS管理開發庫、受控庫、產品庫。按照公司已建設的管理規范,將各種文檔,需求調研記錄,需求設計文檔,界面設計文檔,需求簽字文檔按規范入庫。派專人管理文件版本登記,標識。另外對紙質文件,按照公司規定分門別類,交專人登記存放。
2. 代碼規范,代碼同級評審,上級評審制度。程序開發前,引用公司代碼編寫規范,定期有軟件小組組長檢測規范執行。代碼堅持同級評審,小組組長評審制度,以降低軟件出錯率。
3. 軟件測試體系。遵守公司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測試實施,測試修改、驗證、發布體系。
這些是筆者在項目中主要采用的質量管理過程。經過1年努力,2008年5月6號,110正式上線了。
2008年6月份,122,119其它聯動單位也上線了。從上線到現在,系統未發生故障,在系統功能和系統性能穩定性上,都達到了預期要求。需求質量和性能穩定性質量及整個項目質量的管理發揮了很大作用。
所謂的項目質量管理,筆者認為其最為重要的就是結合項目本身的特點,針對性地把握好要點。一個典型的企業質量管理是由每一個獨立的項目質量管理組成的,他們的質量管理水平總和是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真實體現。在本項目中,筆者指出針對性較強的需求管理,性能那個穩定性容災性管理為筆者項目質量之首要,因其對其項目特點的理解。需求管理之難度,如果得不到解決,需求就不能清晰,項目目標就會偏移實際需要,項目可能就要失敗。一個城市110如果停止10分鐘,或者經常停止工作,其它方法做得再好,項目也不能稱上成功。
同時筆者認為企業質量管理,他的側重點在于整個企業項目的提高。其體現在標準化、可指導性、可監控性。筆者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引用很多公司CMMI5質量管理方法,可謂有標準可指導;在項目過程中,遵守一些規范也要求,受其監督,發現問題時有人給與對應,集中解決。另外筆者還認為IT項目企業,對其專家庫知識庫的建設,對企業項目的發展,項目質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蔚林巍.項目管理的最新進展[J].管理工程學報,2000(03).
[2]盛寶忠.質量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J].質量管理,1994(11).
[3]楊震.企業測量管理體系質量目標的管理[J].中國計量,2010(12).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