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亞琴 劉建國 帕尼古麗 王江麗 張偉 張澤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高校農科類院系有關農業標準化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設計、目標及意義,并通過課程教學效果,研究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具備運用農業標準化的基本原理與技術方法的能力。
【關鍵詞】農業標準化概論 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465011)、石河子大學青年教師與對口支援高校名師“結對子”培育計劃(SDJDZ201509)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06-02
隨著我國農業由傳統自然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變,農業生產從產前、產中到產后都需要實現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既是實施農業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農業現代化、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標志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多年來,國家在農業標準化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和規定,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業標準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效益,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有益的貢獻。但同時也看到,我國的農業標準化發展歷史雖長,但許多工作才剛剛起步,與農業發達國家比,還存在不少差距與問題,急需從多方面繼續努力加強建設。
標準化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專業化生產的發展,產品產量的增加和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生產與消費之間、社會各行業之間聯系的密切,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就必須制定與實施統一、明確的標準,從而引起了標準化概念和范疇的進一步擴展和深化,使之滲透到包括農業在內的社會各個領域。
一、農科類學生學習此課程的意義
《農業標準化概論》(General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是從2015年起,我校面向農學類專業學生后期新增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主要介紹農業標準化的原理與方法;農業標準的種類和體系;農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農業標準化與農業國際貿易;農業質量認證與管理等。
希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農業標準化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以便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祖國的農業,推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學生熟悉掌握農業標準化的基本概念、范圍及任務,農業標準化的地位與作用,中外農業標準化發展概況,農業標準化的發展趨勢與對策,農業標準化原理與方法,農業標準的種類、級別和體系,農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實施及監督,農業標準化與農業質量管理,農業標準化與農業質量認證,農業標準化與農業清潔生產,農業標準化與農業國際貿易,農業標準化效果及其評價方法等,使學生能夠具備運用農業標準化的基本原理與技術方法的能力。
二、課程內容考核及效果
本課程采取考試考查: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測試學生掌握農業標準化的基本概念、理論、原理與方法,考查采取考試形式,成績采用百分制計分(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 70% ,平時成績(上課提問、網絡在線作業、課堂討論、考勤等)占 30% 。
有效的避免了學生最后單憑考試成績一錘定音的情況。對考核的各個環節盡量做到公平、公正。教師根據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討論環節、網上學習交流進度等環節綜合評定成績。
三、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為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課堂信息量,使用教學錄像、幻燈片、圖片冊等豐富教學內容,并結合社會熱點組織課堂討論,采用現代媒體教學手段授課。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在講授基本理論時,要聯系新疆本地區的實際特點。比如新疆農產品的認證現狀、存在的問題、發展的前景等。
(2)在保持本課程的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基礎上,必須突出重點、難點,可運用“微課”新手段翻轉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將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發展及其生產規范知識點做成“微課”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加深重點、難點知識點印象。
(3)部分章節在教授的基礎上,要開展課堂討論,以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綜合分析問題、書寫及語言表達能力。如要求學生要學會分析農業標準化四原理之間的相互關系:簡化原理、統一原理、協調原理、選優原理的概念以及相互關系。
(4)充分利用我校的網絡教學平臺,上傳網絡教學材料,包括課程簡介、課程計劃、教學日歷、教學大綱、教師簡介、課后習題等,讓學生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真正實現課前有了解、課上有討論、課后有思考的良好效果,與任課教師、同學們可以隨時在網絡上進行學習和交流,使授課更加生動、具有時效性。
四、結語
從接到新增此課程任務以來,我們一直致力于這門課程的建設,從制定教學大綱、選用教材、師資隊伍、課程教學等各個環節進行了不斷地探索與實踐。通過課程實踐,學生不僅深入理解了各知識單元的內容,并掌握了有關農業標準化的基本原理與技術方法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對此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了有意義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張洪程.農業標準化概論.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12月.
作者簡介:
祁亞琴(1979-),女,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精準農業、農業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研究。
通訊作者:劉建國,博士,石河子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