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瑩
【摘要】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根本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據國外專家的里佛斯和坦珀利的統計數據,人類社會交際活動中,聽占了45%、說占了30%、讀占了16%、寫占了9%。由此可見,聽和說在人類日常交際中的重要性。口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已經被提出來有一段時間,然而,其教學的成效卻并沒有達到預期,本文對我國目前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并提出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二年級課堂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 口語交際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38-02
一、我國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對口語交際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筆者通過分析上海市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調查結果,得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值,39%教師認為,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才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主要渠道,口語交際教學只能附屬上述教學模式,不能獨樹一幟。24%的教師認為,升學考試中并沒有口語交際教學考試設計,所以就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口語交際教學。由此可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都普遍認識不夠。因此,在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口語交際教學是有必要的,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深刻理解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二)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理解不夠深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兩成的教師認為口語交際教學其實就是聽說教學,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口語交際教學是以聽說教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主要培養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來思考制定相應的交際策略,并且能夠正確的運用語言進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生理、心理的復雜動態過程,有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因此,口語交際教學并不等同于聽說教學,兩者之間的差異集中體現為生成與傳授的關系。
(三)教學內容把握不夠準確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理解如下: 25%的教師認為是教材中的內容,20%的教師認為是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由此可見,有將近一半的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把握不夠準確,這導致了口語交際教學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二年級課堂的應用
對于口語交際在小學二年級課堂的應用現狀,教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促使口語交際在小學二年級課堂中可以有效的開展,對此,可以利用以下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口語交際教學沒能夠有效的融入語文課堂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氣氛壓抑,使學生養成了聽多說少的學習習慣。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來。
(二)結合閱讀學習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的語言資源十分的豐富,這就為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充分實現閱讀學習和口語交際學習的相互結合,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來強化口語交際聯系,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三)看圖口語訓練和聽辨口語訓練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上往往會配有精美的圖片,教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些圖片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可以先讓學生根據這些圖片來猜測課文中所講的是什么,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中配備的圖片進行造句、講故事等有利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口頭形式相似的語句或情境,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辨析,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角色分析能力。
(四)設置問題情境和突發事件
合理的設置問題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問題的的爭辯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口才,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此外,教師還要設置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會為學生提供兩難情境,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作出判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思維敏捷性。設置突發事件不但可以使學生的道德意識得到加強,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到解決問題最恰當的方法。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的現代化,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化人才所必備的技能之一。教師加強自己對口語交際教學的認識程度,在口語交際教學期間,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閱讀學習、看圖口語訓練、聽辨口語訓練、設置問題情境和突發事件等,從而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賈保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談[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02:90-91.
[2]史力范,劉美鳳,呂巾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