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應剛
【摘要】高中歷史是高中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推動下,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進行及時的改革,以適應現代化的教育。對話教學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不同,對話教學中有著明顯的民主性和交往性,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對話教學 高中歷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50-01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對話教學逐漸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當中來,并引起了廣泛的重視。對話教學有著民主性、開放性等多種特點,對歷史教學中的教學目標相適應,同時也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展。下面將對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的討論。
一、對話教學的應用必要性
在我國的傳統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歷史教學面臨著改革的局面,需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這與對話教學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應積極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將對話教學引入到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對自我有重新的認識,并且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能大膽的進行思考,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對話。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來進行教學知識研究,最終將新的知識融入到原有知識體系當中。同時,教師應認識到自身的引導者作用,應傾聽學生的思想觀點,并尊重學生的想法[1]。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給予相應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能得到發展,真正的提升教學效果。
二、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對話教學本身有著民主性和公平性等特點,如果課堂中缺少了和諧的氛圍,那么則無法正常的展開對話教學。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建立起平等性理念,對待所有的學生要保持同樣的態度,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差產生歧視。同時,作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平等的環境中來展現自己的觀念,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教師思想的轉變
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的思想觀念將直接的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展和教學效果。在應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進一步的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教師一定要積極的轉變自身教學觀念[2]。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重視學生的能力發展和素質提升,而不是單純的只看知識掌握情況。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知識儲備糧,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所忽視,對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當中的錯誤所在,積極的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教師應利用自身的情感和經驗等來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以此來獲得學生的信任,以便于教學的持續推進。
(三)積極利用情境創設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情境創設的重要性。教學效果與教學情境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創設更多富有啟發性的情境,使學生更加專注的投身于對話教學當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先進的設備來進行情境創設,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學中,教師為了能有效的帶動學生積極性,可以將真實的場景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播放,并且在創設對話的過程中,以比較真實的話題來進行討論。在多媒體的引導下學生們將更加真實的看到辛亥革命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真實的對話情境設置了出來,從而將有效的提升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對話基礎上更加的豐富了知識結構。
(四)合作討論
對話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教師應重視起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和討論過程[3]。只有通過學生之間的對話和研究,才能了解到更多豐富的知識,同時了解到自己知識結構上的欠缺。例如在進行《抗日戰爭》一節內容的講解中,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根據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來進行總結。
高中歷史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教育中呈現出了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應用對話教學方式來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將有效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在對話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歷史知識結構,對高中歷史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吉新.合作性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8):71—78.
[2]陳敏.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03):62—64.
[3]宋錦國.談談高中歷史教學的層次性[J].科學大眾,2014,(0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