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博(微信)不僅是一個傳播工具,更是一個信息平臺,大學生對微博(微信)的關注度很高,如果學校能夠利用好微博(微信)進行教學,就開啟了高校對內對外宣傳、傳播的新窗口和新途徑。本文重在研究思政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設問題。
【關鍵詞】思政微博 實踐課程 粉絲 工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65-01
一、高校思政微博(微信)的發展現狀
2012年至今,前后有已超過700余家大學開通了自己的學校的官方微博,這不僅體現了高校的主動性,也體現出了高校的更新性,其官方微博發布的內容包括黨政信息、招生信息、就業信息等,而后,思政微博也開始在教學中得到應用,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開始利用微博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教學方式非常靈活,也便于與學生進行溝通,是非常具有實效意義的教學手段。
二、思政微博(微信)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思政微博(微信)的關注度低
思政微博(微信)內容以教學內容為主,其他信息也都是來自學校,這些信息只適合學生和教師間流通,被轉發的價值很低。學生盡管查看了教師思政微博(微信)上的內容,但是對它的興趣不高,很少有同學進行評價和留言,這就造成思政微博(微信)失去了互動性,難以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2.思政微博(微信)內容不合理
許多教師不重視微博(微信)內容的編輯,很多思政微博(微信)內容不是學生所關心的問題,造成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讓思政教學難以發揮應有的教學效果。其主要表現如下:第一,思政微博(微信)內容過于官方化。思政微博(微信)成為了學校發布通知的平臺,其內容都是上下級的公文、這樣的微博(微信)內容不僅不適應學生學習,更會給學生帶來厭煩心理。第二,思政微博(微信)內容過于理論化。許多思政微博(微信)內容都是傳統的理論知識,例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我們都知道,這些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思政微博(微信)如果只是盲目的照搬理論知識,那么就和書本一樣,是達不到創新發展的目的的。
三、加快思政微博(微信)建設的有效辦法
1.增加思政微博(微信)粉絲數量
針對教師“粉絲”數量不足的現狀,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以改善。第一,增加實踐課程課時。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熱情不高,那么我們就增加思想政治實踐課的課時,讓學生在時間課堂上關注思政微博內容并對思政信息問題進行探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關注思政微博的人數,也活躍了思政課程的學習氣氛,這對教師以后進行思政教學很有意義。第二,加強學生和教師間的溝通。教師要了解學生喜歡的話題和課程,真正的以交朋友的心態和同學生進行溝通,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好感,從而多關注思政微博(微信),真正的發揮思政微博(微信)的全部功能。
2.加強學生和老師間的互動
具體方法如下:第一,以討論的方式開展思政教學。在實踐課程中,教師要在微博上展開話題討論,讓學生和老師、學生和教師間進行探討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留言,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思路和想法,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語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感,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和教師更好的互動,讓思想微博良性發展下去。第二,維護思政微博(微信)的網絡安全。微博(微信)畢竟是虛擬平臺,任何個人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進行注冊,這也給思政微博的網絡安全帶來危害。
3.更新思政微博(微信)內容
思政微博(微信)要想達到吸引粉絲,增加關注度的目的,就要優化微博(微信)的信息內容,讓微博(微信)信息能夠俘獲讀者。其主要做法如下:第一,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學生不喜歡思想政治學科的原因就是理論知識較多 ,內容枯燥乏味,所以,教師在思政微博(微信)中就要減少理論知識內容,多發布一些生活常識、學習方法、情感講解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思政微博(微信)的不同處,才能得到更多同學的關注。第二,采用多種傳播方式進行教學。以往,思想政治課程只能通過書本和教師板書的形式進行講解,而微博(微信)平臺完全不同,它可以展現多種表達方式,讓學生看到音頻和視頻內容,如果教師以卡通片的形式編輯教學內容,那么會給學生帶來完全不同的視覺享受,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率會提高,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參考文獻:
[1]牟艷艷,邱志武,李晨光.高校思政教育中微信對大學生的影響剖析[J].學理論,2014(12)
[2]白龍君.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價值[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4)
[3]趙云霄,韓彥,江祁萌.新時期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知識經濟,2015(09)
作者簡介:
賈東海(1975-),女,蒙古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本科,思政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