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具有出版服務功能的高校圖書館已經成為展示、傳播和保存各大院校學術成果以及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機構。國外高校圖書館出版模式多種多樣,對我國圖書館出版模式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當前,我們要立足國內的文化環境,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找到適合我國圖書館出版服務的新模式。
【關鍵詞】學術交流;圖書館;出版服務;新模式
【作者單位】張小英,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圖書館。
一、學術交流的含義和功能
1.學術交流的含義
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條件,也為學術交流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學術交流本身就是個動態過程。在網絡環境中,學術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通常來講,學術交流活動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的學術交流主要包括正式出版的學術論文、專著、期刊和文摘索引等內容。非正式的學術交流包括通過網絡博客的學術交流、通過微博的學術交流、學術講座和通過電子郵件的學術交流等。現階段,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非正式的學術交流活動效率越來越高,在學術交流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2.學術交流的四項功能
美國著名教授羅森達爾和葛茨認為,現階段的學術交流具有四項基本功能:注冊、認證、告知和存檔。
注冊承擔著將學術成果歸檔記錄,為該學術成果提供一系列學術規范的保護功能。在《圖書館出版名錄》記載的出版服務中,注冊功能包括數字化出版、ISBN注冊、ISSN注冊等服務。通過注冊,學術出版物對注冊內容具有優先使用權。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成立出版資助資金,為進行學術成果注冊的期刊作者提供幫助。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學術出版部,他們堅持學術共享的原則,將學者的文章放在網站上共享。這一舉措極大地推動了學術成果的被引用率。
認證的作用在于,通過一定流程(如同行專家評議)和特定標準,控制學術成果產出的質量。在一個學術領域中,學術成果的價值通常由該領域的專家進行評定,不同的學科和專業所應用的評價準則、規范和科學標準也不盡相同。認證就是通過特定學術標準對學術成果的價值進行評定。美國《圖書館出版名錄》涉及115座高校圖書館,其中涉及評議管理職能的就有29所高校圖書館。美國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就是其中之一。
告知的過程就是學術交流的傳播,能夠為學術交流提供訪問、導航和檢索等功能,同時能夠為學術交流提供技術支持,這也是將來學術交流的發展趨勢。比如,加拿大韋仕敦大學已經構建WorldCat數據庫,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聯機書目數據庫之一。在這個數據庫中,學術資源能夠滿足用戶對于最新學術成果的檢索和應用。針對大學圖書館出版的學術刊物,圖書館會和數據庫提供商進行交流,將最新的學術期刊資源加入數據庫中。
存檔就是保存學術成果,能夠使之長期或者永久共享。學術刊物通過注冊不僅可以具有學術成果使用的優先權,通過存檔也能保證其長期和永久使用——這也是學術交流視角下,圖書館出版服務的重要職能。如今,數字倉儲服務為存檔提供技術支持,保存的內容主要有會議論文、數據集、多媒體數據和技術報告等。例如,波士頓學院圖書館構建了一個集中式網絡數字倉儲,用于該學院學士成果的保存工作,其中就有學院專家評定出的優秀論文、學術出版物和會議記錄等資源。
二、學術交流視角下圖書館出版服務新模式
現階段,學校圖書館和學校信息管理部門、大學出版社、學院和學生團體進行合作,使學術交流視角下圖書館出版模式產生了新的變化,通常新模式有以下三種類型:
1.成立專業出版社
圖書館是每所大學的必備服務機構,但并不是每所大學都有出版社。學術交流視角下,圖書館要提供出版服務,很有必要成立專業出版社。比如,美國田納西州大學圖書館就在2005年成立NewFound出版社。它以田納西州大學圖書館為依托,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出版一些學術性較強的出版物。與此同時,NewFound也積極拓展出版業務,出版了一些專家評價較高的學術作品。NewFound出版社為學術類圖書提供一個良好的出版平臺。
2.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模式
除了成立自己的專業出版社,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模式也是圖書館提供出版服務的一個很好實踐。
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服務,就是兩者聯合起來,共享現有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比如,早在1997年,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就和加州圖書館開始合作,重點為加州大學提供學術交流和圖書出版業務。在合作中,圖書館負責數字出版的存取、專家審查、系統管理和數據保存等,出版社則負責發行、市場營銷等。圖書館和出版社的合作模式,能夠揚長補短,充分發揮圖書館和出版社的優勢。
3.成立學術交流辦公室
學術交流成果的出版離不開圖書館和出版社,學術交流辦公室也是圖書館和出版社交流的重要渠道。學術交流辦公室能夠有效保證學術部門和機構的專業性。早在2001年,加拿大密歇根大學就組建了學術交流辦公室(SPO),旨在為學者和圖書館建立一個有效的交流渠道。在SPO的推動下,圖書館和密歇根大學出版社加強合作,對學術成果進行評定、編輯、選擇并且提供系統的學術成果出版服務,通過網絡在線生產,進行按需印刷。
三、學術交流視角下圖書館出版服務的促進措施
國外圖書館出版服務新模式為我國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的成功經驗。當然,由于國內外文化環境還存在一定差異,我們在借鑒過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應該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1.明確出版目標,合理規劃業務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業務并不是要取代大學出版社或者傳統出版社,它是根據讀者需求,以傳播學術成果為目的的出版機構。在出版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出版業務憑借網絡信息技術,涉及傳統出版社未曾涉及的領域,積極為學術交流提供數字出版服務。比如,在美國,高校圖書館提供圖書出版服務就是為了幫助那些質量較高、專業性強、商業價值較低的學術專著進行出版。同時,這些圖書館和各所大學的知識庫緊密聯系,對往期的印刷期刊進行搜集并保存。
我國高校圖書館構建圖書館出版服務要根據學校自身的出版需求,擁有的基礎設施、技術條件等硬件設施進行分析,明確出版目標,合理規劃出版業務。在調研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必須要明確規劃圖書館出版的業務類型、出版物的審核標準和費用收取等政策。通常,高校圖書館在圖書館出版服務的起始階段,都會將出版目標設定為規模較小、可控性強的出版內容。
2.積極爭取政策和經費支持
綜上所述,學術視角下的圖書館出版服務離不開政策和經費的支持。它們的構建都需要得到學校乃至政府的支持。比如,加州大學圖書出版社就得到加州大學出版社和加州數字圖書館等多方面的支持,從而為加州大學圖書出版提供了一個良好穩定的學術成果出版環境。加拿大也為人文社科類研究提供了學術交流平臺Synergies,為最新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傳播提供了一個具有注冊、認證和儲存等功能的網絡平臺。
各大院校的圖書館出版服務,必須要積極和學校做好溝通,贏得出版費用和相關政策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圖書館也積極運用政府的力量,贏得各級管理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3.選擇適合的出版軟件
國外出版軟件類型多樣,技術先進,通常分為開源軟件和商用軟件兩種類型。開源軟件能夠提供免費下載服務,可以進行源代碼的定制和改進工作,以OJS為代表。商用軟件則需要購買,它擁有軟件平臺的所有權,用戶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服務模式。商用軟件不僅控制源代碼,也能夠為軟件用戶管理數據,比如,伯克利電子商用軟件。在出版軟件方面,我國既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選擇自行開發,也可以采用國外良好的出版軟件系統。在軟件選取過程中,我們要對其功能、可拓展性等規格參數詳細了解,從而選擇出適合我國的出版軟件。
4.其他
高校圖書館承擔著知識傳承、學術傳播和學術交流等職能。網絡時代,圖書館出版服務也為學術交流提供了新途徑。與國外圖書館出版服務相比,我國還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是網絡技術造成的,也和國內外不同的文化環境和出版體制有很大關系。
構建我國圖書館出版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圖書館出版模式,而應該結合我國的具體文化環境。在了解我國高校、圖書館和出版社的具體情況之后,我們要積極探索出適合我國圖書館出版服務的新模式。比如,在學術成果來源方面,我們可以聯合院校研究機構、學院主辦刊物和教職工出版的學術專著,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建立一個全面的院校學術成果交流平臺。各大院校也可以建立學術基金會,重點扶持出版困難的青年教職工。學生期刊、工作報告等非正式出版物,在專家評定之后,如果能夠體現特殊學術價值,學校也應該給予重視。
[1] 楊美華. 大學圖書館在新學術傳播體系的角色[J]. 大學圖書館,2013(9):1-19.
[2] 趙惠芳,毛一國. 學術交流新模式:圖書館出版服務[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 :13-17.
[3] 黃如花,余世英. 出版社與圖書館合作的新模式[J]. 出版發行研究,2004(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