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鋒
摘 要:市政設施建設有別于一般性工程項目,是真正與百姓生活密切聯系的大型綜合工程,相較于盈利性的工程建設,市政工程項目更好的貫徹了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和文化社會快速發展的支撐力量。基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與之相配套的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也顯得愈發重要和艱巨,加強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證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無疑是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文章將就如何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市政工程;管理;措施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獲得極大的提高,與之相適應的新形式就是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量不斷加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彰顯,這就對市政工程建設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完成對經濟建設的“后勤”保障工作,而且要保證工期盡可能短,不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轉,不對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烈競爭下,對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預期要嚴格控制,低成本與高效率要同時兼顧,類似于中國第一條地鐵修建時那種舉全國之力,依靠大量人工成本投入狀況不可能再出現,同時,伴隨近幾年政府職能的轉變,相應的管理體系和方法也要革新,可以說,市政工程管理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1 市政工程管理現狀
早期,我國市政工程的主控單位是施工方,這樣的弊端就是施工質量難以保證,不能充分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為了改進這一弊端,近年來,市政工程已經逐步過渡到多方共同把控,除了企業,加入政府和社會力量,大大改善了工程管理水平。隨著對市政工程的認識和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入到市政工程投資中來,開創了市政工程快速發展的新局面。然而,即便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在諸多市政工程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嚴重的疏忽和問題。
1.1 市政工程質量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各行各業的準入門檻降低,包括工程建筑行業在內的諸多行業,存在著不夠正規,缺少行業監管機構,施工人員流動性大,職業素養和能力水平魚目混雜,參差不齊等問題。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難免會發生因施工方和承包商的誠信等原因,造成以次充好,偷工減料,責任意識不夠強烈等問題,工期一拖再拖,不但在施工過程中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建設,也妨礙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更為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難以估計的隱患。其次,由于市政工程通常要在城市中心地段施工,要兼顧正常的城市運轉,往往導致施工現場嘈雜無章,臨時性強,條件艱苦,如果施工方缺少足夠的經驗,很容易造成工程進度的滯后,甚至發生危害到工人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混亂的管理必然導致工程質量縮水。
1.2 施工單位的責任意識薄弱
施工企業盡管在做市政工程,但畢竟要以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為核心,這就與市政工程為人民服務的初衷相違背。個別企業單位為了實現最大經濟效益,甚至不惜以身試法。另外,一些中小企業自身不具備工程施工的能力,往往將工程項目外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環節,而相應的監管工作并未能跟上。此外,許多施工單位存在著在施工過程中以次充好,或干脆臨場撤換已有設計,最終由于施工單位的責任意識薄弱和監管工作不到位導致工程質量大打折扣。由于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一兩次的得逞和甜頭會助長不正規企業的不正之風。
1.3 監理機構制度完善
我國正大力倡導建立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依靠制度的規范化、法律化來減少管理過程中人為的干預和不合理成分。作為社會管理的縮影,市政工程管理同樣面臨制度有待完善的問題。目前監管單位數量激增,相應的市場規范沒有完全形成,迫于市場競爭壓力,不少監管單位出現了違規操作現象,本該是工程質量保障的單位,卻最先出現問題,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成為了許多不法人員的信條,監管成為了走過場,裝樣子,這不僅不能保證工程的正常進度,還為工程的質量埋下了巨大隱患。
2 加強市政工程管理的可行性方案
2.1 增強各方工程質量責任意識
外界監管只能起到強制管理的作用,很難從根本上杜絕市政工程的質量問題。只有企事業單位有很強的工程質量責任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市政工程質量事關所在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工程所涉及到單位的切身利益,要加強責任意識宣傳教育工作,明確各方的職責和權利,做到分工明確,權責分明。首先,施工企業要樹立正確的企業發展方向,要向著將企業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不可一切只以經濟效益為目的,要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學習,實現自我提高,加強自我應對高難度工程項目的能力。其次,要狠抓工程質量問題的現場監督工作,對于違規違法行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營造出良好的工程施工環境,時刻長鳴施工質量監管的警鐘。
2.2 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完全依靠企業的責任意識來保證市政工程質量并不現實,外界的強制性監管工作也尤為重要。企業內部的管理是監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出成效的一步,建立良好的企業內部監管制度,可以將諸如原材料質量問題、半成品加工問題、技術問題等扼殺在搖籃中,最大限度降低工程質量問題的影響。對于半成品和原材料質量把關,除了要施工方給予重視外,監理單位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能按照規章制度適時見證取樣,保證原材料、構配件等的安全可靠,此外,除了常規的檢測外,還要不定期的進行抽樣檢測和施工現場的巡視,一旦發現不合規定的違規操作和質量問題,立刻處理,確保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2.3 加強對監理機構的管理
質量監理機構市場混亂,導致作為監理的單位起不到應有的監理作用,為了確保工程質量,保證監理機構合法合理運行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實現權力相互制衡,才能最大限度實現工程的保質目標。要想讓監理機構起到其應有作用,就必須實現監理市場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保證監理機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必須加強對監理機構的管理和審查,也就是增設第三方機構對施工方、監理機構負責。
3 結束語
市政工程的管理關乎一個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當前,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量增大,政府逐漸由管理型轉向服務型,只能由掌控變為管理和監督。因此,政府必須在第一時間完成管理模式與方法上的革新,在新的形勢下,更好的完成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加強自身法律意識建設和責任意識宣傳,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擔當更大的社會責任,在實現經濟獲益的同時,也要完成社會賦予的社會責任。再者,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及最后收官時期,監管機構也要憑借過硬的職業素養和誠信,安全可靠地完成監管工作。只有政府、企業、監管機構三方協調運轉,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實現市政工程真正有益于廣大老百姓,維持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推動我國社會五位一體,綜合發展,早日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姚暢.關于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
[2]薛詠濤.關于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3).
[3]鐘志良.如何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J].門窗,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