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83-02
一、課程定位
大學英語課程是旅游英語(航空服務方向)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基本素質課,在“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培養學生在將來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重點提高聽、說、寫的能力,特別是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能力。課程遵循“應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凸顯基礎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二、教學目標體系
本門課的教學目標體系主要有知識,能力、素質三大目標體系。其三大目標體系關系包括: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知識向語言技能的遷移;學生自主學習、發散性思維以及職業素質的培養。
(一)知識目標涵蓋語音、語法、詞匯、基本句型結構和基本行文結構理論知識的學習。
(二)能力目標涵蓋英語語言基本五大技能(聽說讀寫譯)。
(三)素質目標涵蓋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職業素質能力的拓展,培養學生終身的學習能力、并適當與專業知識相連接,提高其在職業環境中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建議主要采用情景法、交際法、討論法、任務法、差合法五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從而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如:在安排日程表這一具體場景,應有目的的引入航線飛行時間安排日程表,讓同學們采用任務法設計飛機航線飛行時間安排日程表,并采用交際法讓同學們角色扮演,用英語溝通交流購買某一航線飛行時間安排日程表中的航班機票,通過這種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掌握了航空服務售票環節應用英語語言的應用與練習。
差合法是此門課程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構建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借助于他人的幫助、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過意義的構建而獲得的。其實質是:學生間建立一種互相依存的關系,讓組內同學互相影響、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從而達到互相提高的目的。
(一)前后兩排6個人為一組,輪流當組長,每人一周,負責檢查、監督組員完成學習任務,統計組員測試成績。
(二)課堂討論時,前排學生后轉,以小組形式討論。
(三)抽學生回答問題,組內成員可以討論、提醒、補充。回答情況代表小組成績。
四、教學內容設計
現代認知心理學表明,學習的認知過程就是一種信息輸入和處理的過程。在信息輸入和處理過程中,如何做到方式的最優化,則是學法指導的重要內容。因此,第一學期的授課任務創設了職業英語的7個任務情境:1.公司機構2.辦公室3.商務會餐4.產品推介5.國際貿易6.產品運輸7.售后服務。
在各個任務情境采用4個學習環節:
(一)情境導入:1.logos 2.Schedules3.Table Seating4.Describing products 5.Promotion slogans 6.Shipping labels 7.Questionnaire
(二)情境閱讀:1.Googles 2.Secretaries 3.Deals over meals 4.In?鄄dustrial design 5.International trade 6.How do we Transport our Goods 7.I really want to know
(三)情境聽說:1.Meeting people 2.Making arrangement 3.Din?鄄ing out 4.Talking about products 5.Negotiating 6.Dealing with Delivery 7.Handling Complaints
(四)情境項目:1.Profile 2. Travel plan 3. Table setting 4. Describe a product 5. Selling products 6. Describe Logistics company 7. Customer complaint
五、教學實施步驟
(一)主題設定(情景設定)與知識鏈接1小節,教師做導入。
(二)知識拓展(討論法,差合法)3小節,學生為主導,教師為指導,通過4小節的學時,學生間共同協作完成的。
(三)項目訓練(鞏固練習)(交際法,任務法)2小節,學生為主導。
(四)成果展示2小節,學生為主導。
六、成績評價
本課程的考核由兩部分構成:結果考核×40%+過程性考核×60%=100分。其中,過程性考核以實踐為主,注重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內容包括:學習態度(根據聽課態度及考勤,評定成績),占28%;課內任務(根據學生英語歌曲、英文故事、詩歌朗讀表現,師生共同評定),占12%;課外活動及作業情況(根據作業完成情況評定成績),占5%;項目訓練小組展示(根據課內項目任務,以小組形式進行課內展示,由師生共同評定) ,占15%。理論考核方式采用卷面考試形式,全面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核比例占40%。
作者簡介:
于新(1976年6月22日-),女,吉林省四平市人,漢族,1999年畢業于吉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主修英語教育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現就職于四平職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