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 楊欣 秦德娟
【摘要】新課標對高中英語詞匯量和對詞匯應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詞匯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因此探索一種相對較為完善和符合高中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課題嘗試將5E模式,即Engagement(吸引)、Exploration(探索)、Explanation(解釋)、Elaboration(加工)、Evaluation(評價)運用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由老師指導學生對詞匯進行探究式學習,以此來提高詞匯學習效率的作用。
【關(guān)鍵詞】英語詞匯 5E模式 探究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遵義師范學院基礎(chǔ)教育研究課題(立項編號: 13ZYJ014)。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88-02
一、研究簡介
探究式學習始于科學教育,主要用于自然科學科目。但隨著探究式學習的興起,不少教育研究者們開始關(guān)注它在語言教學上的作用,并逐漸將其運用進教學實踐中。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探究式學習強調(diào)了在學習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成為學習的主導,而只能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來協(xié)助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究學習。將學習過程劃分為吸引、探索、解釋、加工和評價5個緊密聯(lián)系又相互影響的階段的5E學習環(huán)模式是探究式學習主要模式之一。但該學習模式主要還是運用在化學、物理、生物等自然學科中。作為一種完整規(guī)范的學習模式,它在英語教學中能否發(fā)揮其應有的優(yōu)勢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
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詞匯量為3500詞,而初中詞匯量要求只有1600詞,單詞量的突然增加,讓學生負擔陡增,壓力大。隨著句法、語法難度的增加,仍然采用初中階段對單詞進行死記硬背的方法,已經(jīng)明顯力不從心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高中階段,更加強調(diào)詞匯的靈活運用,所以學習方法也要隨之改變。教師的教學策略,不要再延續(xù)以往“教讀-跟讀-背單詞-聽寫”的刻板模式,要運用更加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探究式學習。
二、英語詞匯教學中5E學習環(huán)應用的基本闡述
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單詞壓力,再加上教法的刻板,很容易就對英語詞匯的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我們首先就是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詞匯學習上來。靳玉樂曾指出,在任何教學中,若要成功地將學生吸引到學習活動上來,要想辦法讓其過去的經(jīng)驗參與進當前的學習中,并與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這與Krashen在二語習得理論中提出的“i+1”理論相符,強調(diào)知識的進階必須是以已有的知識或經(jīng)驗i為基礎(chǔ)的。 所以在吸引(engagement)這一階段,我們課題組在設計詞匯活動的時候就會首先考慮學生大體基礎(chǔ)然后進行分組,從各組已經(jīng)具備的知識出發(fā),提出目標單詞,然后提出一個比較新鮮的點讓他們有興趣對目標單詞的學習進行下去。這些新鮮點會與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或經(jīng)驗形成一種信息差,繼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進入探索階(exploration)。在探索過程中,老師會提供給學生網(wǎng)絡、書籍等資源,并引導他們?nèi)ラ喿x去查找相關(guān)信息。當收集到一定的信息后,學生們被要求用他們的方式去把這些詞匯信息串起來,并在全班做一個report來對他們的探索做出解釋(explanation)。老師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對他們的解釋做出評估以備之后做出更正或進一步發(fā)展。雖然5E學習模式理論是把加工(elaboration)單獨列為第4階段,但在我們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一階段往往是和‘解釋這一階段同時發(fā)生的,學生在試圖報告他們的探索結(jié)果時,就會對信息進行加工以此來深化自己做出的解釋,讓同學們記住目標單詞。最后的評價(evaluation)階段我們采取了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老師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
目標單詞是propose,它常見的意思是“申請、提議等”,“求婚”這個意義并不常出現(xiàn)在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常見語料或用法中。而相關(guān)詞“l(fā)ove”卻是學生絕對已經(jīng)掌握并且非常熟悉的單詞。所以我們?yōu)樵摻M同學所下達的任務是from“l(fā)ove” to “propose”,同學們覺得很奇怪,這兩個詞之間會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這樣的好奇心吸引住了他們。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單詞的首選探索手段就是查詞典,他們通過查閱詞典很發(fā)現(xiàn)propose這個詞還有“求婚”之意,很容易就將相關(guān)詞love和目標單詞propose聯(lián)系起來了。在如何將這兩個信息串起來的問題上他們便開始各顯神通了。其中一案例是這樣的:
have a crush on?鄄fall in love-dating-propose-get married
學生首先在黑板上寫下這一組表達,然后解釋說這是從愛上一個人到娶她(嫁他)的過程。你首先是會對一個人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迷戀上他(她)(have a crush on),然后你或許會去告白,會去表達愛意,如果能打動對方,那么你們會相愛(fall in love), 接著就開始約會(dating)增進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確定了對方就是自己想一起生活的人,男方一般就會求婚(propose)。他還進一步解釋到,propose其實就是提議我們結(jié)婚吧。如果女方答應了,最后兩人就會結(jié)婚(get married)。
雖然課堂上該生的展示很簡短,但是這一對婚戀過程相關(guān)英語表達的擴展確實是一個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他也通過自己對信息的加工,有邏輯性地、生動地將propose這個詞分享給了其他同學。
在他展示完畢后,科任老師立即給予了積極評價,并又繼續(xù)延生了divorce這一相關(guān)表達。
三、5E模式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實施的困難
相比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式的英語課堂來說,此種教學方式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方面是占有優(yōu)勢的。但在具體實施中本課題組發(fā)現(xiàn)了以下困難:
1.耗時過多。這一方法是不管對于課堂上或課外學習都耗時相對較多,由于學生們還需要應對其他科目,所以僅僅英語詞匯這一方面就需要他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現(xiàn)今的狀況下是不太容易實施的。
2.學習過程缺乏監(jiān)控。科任老師通常都只在課堂上看到一個結(jié)果,而對于產(chǎn)生這一結(jié)果的過程卻知之甚少。不排除有的學生有抄襲、找人替做等行為。如此一來,這一方法便失去意義,根本達不到學生主動去探究這一目的。
四、總結(jié)
基于前人的理論研究和在自然科學類科目的成功運用,該研究是本課題組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上做出的一次嘗試。雖然基于一些客觀原因,在教學實施中確實遇見了困難。但在解決學生缺乏主動性這個問題上,這個方法還是值得一試的。希望廣大同行提出建議,對此方法進行完善,爭取開發(fā)出一套成熟有效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新課程教學方式變革研究叢書——探究學習[M]. 四川: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