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思
通草味道淡,藥性涼,具有通利三焦,淡滲利水的功效,上可疏通心肺濕熱,中可疏利脾胃濕熱,下可通利肝腎濕熱。此藥是溫病中治療濕熱病必用之品,因為濕熱病具有彌漫的特性因此使用通草三焦兼顧,所以治療濕熱病時均用通草。另外通草有通絡下奶的作用,一般需要配合王不留行、路路通、川芎、當歸、黨參、羊肉、豬蹄等使用對于氣血瘀滯而奶少、無奶的可以試用。9月份接診了一個剖腹產的貴賓犬,平日嘴挑剔,并且食量較少,多以雞肉條,牛肉條零食為主,剖腹產后,奶量很少,給予營養膏和犬奶粉,連續食用3d,不見奶量增多,舌色暗淡,脈澀,又剛剛術后拆線,應與氣血虛弱兼有血瘀有關,給予豬蹄兩個,王不留行10g,當歸10g,川芎6g,炙甘草6g,通草15g,黨參6g,黃芪12g,生姜6g,神曲6g,將豬蹄燉致脫骨,每日飼喂,吃肉喝湯,第二日奶水既見增多。
對于濕熱病的治療可以仿照三仁湯加減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應該注意的是明清以前的醫書中所記載的通草是木通,與現在的通草完全不同,木通與通草均有利水功效,但木通利水之力比通草強,但對于濕熱病而言還應以輕清疏利為主,利水而不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