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文
摘要:國內醫院在成本核算方面一直存在問題,雖然主要原因歸咎于行業的復雜性,但并不能因為困難而放縱錯誤的持續發生。文章主要以《新醫院會計制度》作為研究基礎,對國內醫院成本核算狀況進行探究,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建議。
關鍵詞:新醫院會計制度;醫院成本;核算
近年來,我國會計主管部門和民間組織對成本核算問題進行研究,并出臺《新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用于強化醫院的管理模式,使成本核算工作真正成為醫院財務狀況的標尺,準確、真實的展現醫院成本,為戰略管理層提供詳實的依據,并由此對醫院經營做出針對性的調解,進而提升醫院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一、《新制度》中的對醫院成本核算的解讀
醫院成本核算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需要匯總醫院所有業務所產生的開支,并對其分類和歸集,將不同類別的成本以匯總和分錄等形式展現出來。成本核算是對醫院財務狀況的總結,也是對整體運營的全面評價,其運行核心在于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在符合會計工作的所有基本原則下實現。但是,近年來醫療行業市場發展迅速,原有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現有的核算需求,在《新制度》出臺后,幫助過去的制度和規范進行完善,同時針對工作內容細化,使成本核算的范圍、分析、分攤流程、對象等都有了明確的規范。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使改革開放后所建立的完善制度逐漸失效,隨著外來和民間資本醫院的崛起,原有醫院的管理方式出現了各種弊端,這也將成為醫院發展的重要壁壘。為了加強醫院發展空間,國家各相關部門紛紛出臺新政策和規范,而本文所集中研究的《新制度》,便是主要用于醫院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在其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規避了原有問題,也將醫院財務的隱性風險去除,幫助醫院建立更加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
二、當前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和問題
醫院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頗多,除了管理體制漏洞外,一些人力資源的問題也是導致成本核算結果不真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 管理者的重視程度不足
醫院是等級制度嚴明的服務型機構,領導者對下屬有著足夠的威信,這也導致在管理者重視程度不足的情況下員工也會有所忽視。醫院的管理者多注重其醫療和診斷能力,以期望在醫學上超越其他醫院,因此容易忽視非醫療員工的工作。在管理者不重視的情況下,財務工作者會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如此便造成了惡性循環,管理者不重視成本管理,財務工作者無法為其提供完整的數據支持,最終將導致醫院的成本管理能力極大的弱化。
(二) 制度落實不夠
醫院在面對各類硬性制度規定時,都會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但實際落實中,卻又會出現各類問題。《新制度》執行后,醫院的財務工作者快速響應號召,將以往的管理制度廢除,但是新制度的使用卻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落實。如《新制度》中規定,醫院的成本核算需要以月、季度、年為單位,分各時期向管理者提交報告,實際上卻鮮有醫院完成該項工作。
(三) 成本核算結果缺乏分析
成本核算的意義在于為醫院提供發展方向的依據,同時幫助醫院獲知在發展中所產生的問題和弊端,而這一切都需要分析的支持,也就意味著沒有分析的成本核算結果,根本無法產生任何價值。另外,除了缺乏分析外,成本核算時所采用的軟件也存在不足,最終導致結果的不全面。另外,該問題的影響不僅是無法獲得正確的分析結果,甚至可能造成醫院的階段戰略發展計劃的失敗。
(四)財務工作者水平參差不齊
鑒于我國醫院以往的財務人員標準,致使一些財務能力不足的員工進入醫院,而其在未參與市場競爭前,醫院的財務人員能夠滿足一般的工作需求,但是在市場經濟中,能力不足的員工顯然將成為醫院發展的絆腳石。
(五)缺乏專職核算人員
醫院為了節約非醫療崗位的人力成本,造成很多部門的不健全。而在成本核算問題上,極少有醫院建立專人專崗,其工作多是由財務工作者承擔,由于醫院體制復雜,科室眾多,很多財務工作者甚至不知道醫院有多少科室,核算結果也無法完整。
(六)計算機網絡系統能力不足
由于成本核算需要復雜的數據種類和較大的分析量,直接導致了軟件成本的高昂。而成本核算對醫院所能夠產生的效益速率較低,很多醫院僅是在原有的HIS系統中添加相應模塊。該方式無疑不具備成本核算的基礎需求的滿足能力。
三、《新制度》下做好成本核算的建議
成本核算對醫院的發展十分重要,有效的核算機制能夠幫助醫院更好的建立完善的發展模式。本文結合上述內容中所存在的問題,對醫院提出下列建議。
(一) 健全管理體制
醫院的成本核算具有極高的復雜性,很多問題無法依靠監督和自律解決,而管理體制的建立、健全,能夠幫助工作者明確工作方向,為其工作提供指導和意見,進而避免錯誤的發生。而在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時,要注意必須從實際出發,嚴格按照《新制度》規定,合理的挖掘員工潛力,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勞動損耗發生。
(二) 夯實成本核算基礎
目前,成本核算在醫院中的地位還很薄弱,這也導致了其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薄弱的基礎難以滿足復雜的工作需求。而加強其基礎,首先應該考慮細化工作內容,使工作者更多的接觸各個科室,實現成本的全方位核算。另外,加強基礎并不能僅依靠工作者,醫院應該監督和激勵核算人員工作,使其數據收集更全面,分析結果更準確。
(三) 提升計算機軟件的作用
如果醫院的龐大核算數據量僅依靠人力完成,則需要一個較大的核算部門,雖然計算機能夠承擔一部分工作,但是醫院一直節約成本,造成了軟件能力無法滿足核算需求。因此,需要以軟件購置成本的投入,替代人力成本的支出,幫助成本核算更快的體現收益效能。同時,在信息處理方面也應實現各部門的對接,降低信息的獲取成本,提升獲取效率,使成本核算的周期盡可能的降低。
(四) 確立完善的監控體制
要獲得完善和準確的核算結果,必須要進行適當的監督工作。所謂“適當”的監督,是由于成本核算工作角度,過度監督會降低工作者效率,而工作者的緊張情緒也會造成錯誤的發生,若是監督過于寬松,則無法實現監督的價值,同時又加大了管理的人力成本。
(五) 制定《注意事項手冊》
在財務主管和醫院領導的共同參與下,為核算工作者制定注意事項手冊,使其工作能夠有所依據。例如,一是控制成本核算的監督效力,若成本核算過于嚴格,可能導致其效力過高,使醫療工作者過于關注成本控制,而忽略最為關鍵的醫療服務;二是注意加強院方與科室之間的理解,院方需要站在管理角度節約成本,而科室的主要目的是救治患者,兩者的出發點并無矛盾,但科室可能發生成本過度損耗問題,核算成本時應該幫助院方的管理者更好的認識到科室的工作內容,并在另一方面提升科室的成本節約能力;三是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使醫院的成本核算能力得以加強,更好的為醫院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四是調解醫患關系,國內近年來醫患關系十分緊張,醫院亂收費現象嚴重,成本核算能夠從根源控制浪費,降低患者支出,而核算結果的逐漸透明化,也能夠幫助患者加大對醫院的理解;五是確認財務和成本的關系,成本是財務管理的根本,同時成本管理屬于財務的范疇;六是有效提升群體參與積極性,在醫院全體員工的積極幫助下,能夠更加快速、全面、準確的獲得成本核算結果,進而幫助醫院實現經濟發展。
四、結語
《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執行能夠有效的解決醫院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使財務能夠幫助醫院真正的獲得核心競爭力。但是,在醫院在使用《新制度》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盲從,應有效的結合醫院自身狀況,將制度作為成本控制的“法寶”,而不是發展的阻礙。
參考文獻:
[1]郭志勇.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問題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5).
[2]唐德舉.淺析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0).
[3]孫筱芬.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2(02).
[4]袁宗祥.淺議醫院新會計制度下全成本核算面臨的問題與應對[J].現代商業,2013(03).
(作者單位: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