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開發開設面向專業需求的模塊類、主題性數學微型課程,以“短、平、快”的方式讓學生在專業情境中學習相應的數學知識,實現數學課程對其學習專業的助推作用,使“必需、夠用”的原則在高職數學課程改革中得以落地,較好地體現了高職數學的服務性和工具性。
【關鍵詞】專業需求 高職數學 校本微型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27-01
微型課程屬于長期課程的對應形態,其主要編制依據為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要求以及內在邏輯性要求,通過主題模塊的形式集合了學校資源、教師能力以及學生需求,具有一定的規模性、完整性以及獨立性。
一、明確課程開發宗旨
高職院校在開發數學專業需求模塊課程的過程中,要明確課程開發宗旨,即服務于專業需求,提高學生就職能力。基于這項開發宗旨的指導,不斷完善課程開發理念,促使開發人員的思維掙脫傳統教學模式以及課程體系的束縛,不斷創新并發展自身的課程開發精神及理念。
二、分析專業課程需求
專業需求模塊課程開發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因此,應以此為基礎,分析鐵路專業在數學知識方面的需求。這種分析過程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以及復雜性,不僅需要高職院校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與政策支持,還需要數學教師、鐵路專業教師通力協作,共同開發。基于課程開發思想的指導,高職院校應對開發團隊進行化整為零處理,以小組形式分析各個專業模塊的數學知識需求。
三、創設專業學習情境
高職數學基礎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創設專業學習情境,對學生實施專業案例教學。深入鐵路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第一線,準確把握鐵路專業在數學知識方面的需求,在鐵路專業技術教學中,收集數學基礎知識應用案例,然后參考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的學時以及內容,對這些案例進行篩選、加工、整合,最終將這些情境合理地安排到數學知識教學鏈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數學知識含義,有利于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范例,全面掌握鐵路專業的應用技能,還有利于數學教師完成面向專業需求的高職數學微型課程教學工作。
四、注重課程教學設計
在適度的數學環境中盡量植入比較簡單的專業案例,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就感的機會,讓他們的量化思想、應用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例如:在講授平面曲線的曲率內容時,對鐵路類專業學生可以以膠濟鐵路重大交通事故原由為引例,將曲線的彎曲程度問題和現實中的火車轉彎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直觀性,領略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圖1,假定火車質量恒定,要想確保其安全轉彎,如何設計彎道。
假設軌間距=d,軌高度差=h,彎道半徑=r,車質量=m,軌與水平面夾角=?茲,速率為v,F=mgtan?茲,根據定律可得F=m■,由于一般情況下,?茲值較小,通過求取近似值可得h=d■。通過推導公式,繼而結合我國鐵路相關數據,便可以準確計設計火車彎道。不僅有利于鐵路專業學生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數學知識,由于解題過程中,結合了大量的鐵路知識,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專業知識。
對機械加工類專業的學生講授曲率時,可以“如何選擇恰當的砂輪打磨工件的內表面”實際問題引入教學,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依次解決為什么要研究曲率?什么是曲率?如何計算曲率?曲率有何用?最后用所學知識成功解決砂輪打磨工件內表面的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滲透了專業氣氛,不僅開闊了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彰顯了數學的服務功能。
圖2
五、結語
高職數學專業學習情境的開發與教學設計是面向專業需求的數學微型課程教學實施的關鍵,由于專業案例的復雜程度要大于傳統的數學例題和應用題,它是一項跨學科、跨專業的系統工程,需要數學老師和各專業教研室的參與配合 ,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各專業的發展對高等數學課的需求,收集與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專業案例,數學教研室要積極組織、開展研討活動,對各個案例素材進行遴選、加工和整理,讓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對其未來學習專業的助推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立新.《高職院校微型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教育與職業》,2014.12第35期)
[2]吳彬、謝玥.《專業案例教學方法在高職數學課程中的應用探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第4期)
[3]牛立尚、徐虹.《基于建模和專業需求的高職數學內容體系研究》(《遼寧高職學報》,2014.09第9期)
作者簡介:
顧鑫盈 (1978.2—),女,漢族,山東濟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