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俊


摘 要:對全省民辦高職院校而言,新生入學報到率關系到民辦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廣東粵西地區(主要指陽江、茂名、湛江)考生的特點是適合就讀高職院校的生源較多,但入讀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報到率卻低,如何提高粵西地區學生的報到率,是各民辦高職院校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從粵西地區的經濟情況、考生數量和入讀民辦高職院校的觀念等方面入手解讀粵西地區的生源特點,對其問題及原因進行研究探討,以科學引導粵西地區考生選擇學校,提高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實效性,并對如何規范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做了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探索。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新生入學報到率
民辦高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重要實踐,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如今校生超過5575218人,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結構和層次。在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民辦高等教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已經成為廣東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4年,廣東省民辦高職院校有26所,在校生超過21萬人,當年招生計劃超過10萬人。民辦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改變了高等教育投資由國家財政獨家承擔的局面,緩解了高等教育供求關系失衡的矛盾,增加了學生升學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在社會逐漸認可民辦高等教育的同時,也要實事求是地看到,民辦高校畢竟是民間資本辦學,資金來源上沒有國家財政投入,學生學費是學校的主要經費來源,所以做好招生工作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每年民辦高職院校招生期間,各院校無不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通過各種可用媒體,派出各路招生人員,到地方各學校開展咨詢活動、散發宣傳材料,其目的就是讓社會、考生及學生家長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優勢,從而招收更多更好的生源。在廣東省粵西地區,由于高考人數較多,歷來是民辦高職院校生源發動重點地區,但一直困擾著民辦高職院校的是粵西學生選擇民辦高職院校的熱情不高,報到率普遍偏低。這不僅影響了全省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而且嚴重阻礙了部分民辦高職院校的生存和成長。所以,深層次分析問題及原因,并對民辦高職院校在粵西地區的招生工作進行研究探討,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1.報到率對民辦高職院校的重要性
新生報到率是指當年實際入校辦理報到注冊手續的新生人數與招生錄取人數之比。這一比例越高,意味著當年招生工作的實際效果越顯著。學院完成預定的招生目標,其按照辦學規劃路線發展的保障度越高。試想,一所民辦高職院校如果新生報到率年年較低,即使每年錄取人數再多,但到校入學人數很少,那么在校生規模必定會少于其當初預定的目標,這樣學院在辦學條件建設方面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在自負盈虧的財政體制下,民辦高職院校投資方就算實力再雄厚,也難以長久維持下去。
在現今生源競爭日漸激烈的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除了保證完成既定的招生計劃,還要想方設法提高新生報到率,否則錄取人數只是一個發放錄取通知書數量的數字。因此,新生報到率對民辦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
2.粵西地區生源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廣東省高校負責招生工作的人員一般習慣性地把全省劃分為粵東、粵北、粵西和珠江三角洲四個片區?;浳鞯貐^在業內通常是指:湛江、茂名、陽江三個地級市。粵西地區在文化特征和經濟條件等方面有一些共同點:
(1)生源較多。在2011~2014年粵西的總生源數均達15萬以上。2014年廣東全省總高考人數為75.6萬,粵西地區總考生數達到174202,占全省考生數23%以上,四年來粵西地區高考生人數基本情況如圖1。(資料來源:廣東考試服務網)
(2)與珠三角地區相比,粵西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粵西地區位于廣東省的西部,約占全省面積17.7%,戶籍人口超過1811.9萬,其中非城鎮人口比重達60.47%,是廣東省典型的相對欠發達地區。從國內生產總值可以看出粵西地區與珠三角經濟發展差異,見圖2。(資料來源:2007—2013《廣東統計年鑒》)
(3)與珠三角地區相比,粵西地區教育水平相對滯后。受到人口眾多 (大部分是非城鎮戶籍)、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經濟相對欠發達等因素影響,粵西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教育發展較慢,因此近4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相對較少,大部分生源是民辦高職院校的招生對象,見圖3。(資料來源:南方網)
(4)粵西考生對就讀民辦高職院校熱情相對不高,而技工教育在當地認同程度相對較高。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和廣州城建技工學校近兩年招生情況為例:廣州城建職業學院2013年錄取新生6657人,其中粵西地區錄取新生1423人,占全院錄取總數的21.38%;2014年錄取新生7123人,其中粵西地區錄取新生1657人,占全院錄取總數的23.22%。廣州城建技工學校2013年招生1317人,其中粵西新生895人,占全校新生人數的67.95%;2014年招生1167人,其中粵西新生717人,占全校新生人數的61.43%。另外,粵西考生報到率偏低也是一直困擾著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者的問題。每年新生報到的數據統計顯示,民辦高職院校粵西地區新生的報到率比全校總體報到率普遍低6%~10%。廣州城建職業學院2013年全校報到率83.07%,而粵西新生報到率只有75.6%;2014年全校83.28%,而粵西新生報到率只有76.4%。
3.民辦高職院校在粵西地區招生困境原因分析
粵西地區考生人數較多,但選擇民辦高職院校的熱情不高,學生報到率低,招生困難,通過調研粵西教育主管部門、中學教師、學生、技校管理者,歸納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民辦高職院校辦學質量有待提高。近10年來廣東民辦高職教育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新學校不斷創立,一些民辦中專學校也抓緊時機升級為民辦高職院校,并不斷擴招。一些快速發展的民辦高職院校雖然校名上均冠以“職業技術”等字樣,但教學方面很大程度上還是保留著“課本到課本”的傳統教學方法,人才培養上“缺乏特色”“缺乏實用性”。有些民辦高職院校投資方為降低辦學成本,學院開設專業以低投入的專業為主,專業開設不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加上追求成本快速回收、資金滾動發展的辦學模式,學院不斷進行擴招,培養的學生所掌握的技能與企業的需求脫節,學生就業情況很不理想,更談不上其薪酬待遇或升遷機會。根據《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報告》顯示:2014年高職院校畢業生平均月薪期望值3860元。從500家招聘企業的統計來看,簽約率有所下降。在與500名民辦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交談中得知,大部分人認為自身的實踐能力有所欠缺,還沒完全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2) 技工教育逐漸得到考生認可。廣東的技工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技校主要培養技術工人,開設的專業大部分為工科類專業,教學以實際操作為主,理論課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專業開設上符合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需求,人才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技校畢業生一下成為了就業市場的“香餑餑”。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勞動力市場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求人倍率大于1,說明人才供不應求)達到1.38~1.45,其中高級技師的求人倍率高達1.9~2.0。
另外,粵西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很多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廣東的民辦高職院校學費都在萬元以上,如果再加上學生住宿費和在校期間的各種雜費,每年學生支出費用基本在2萬元以上。從廣州城建職業學院近三年不報到新生的電話回訪統計數據得出:明確表示因經濟原因放棄入學的新生分別占放棄入學新生總數的10.23%、9.8%、11.25%。而技工教育方面,2012年開始國家財政實行學費減免政策:廣東省內符合條件的農村戶籍、經濟困難家庭和指定67個縣市學生報讀技工學校,實行減少或免收學費政策。減免學費政策成為粵西考生選擇技校的催化劑,就如一條化學反應方程式:
4.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在粵西招生效果的建議
粵西生源充足,今后還是高職院校生源發動的重點區域,民辦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粵西地區的生源情況和特點,研究應對的措施和方法。
(1)重點打造特色專業優勢,用最好的專業吸引考生。從近年廣東省高職院校招生的情況分析,考生在選擇學校時越來越關注專業。對部分民辦高職院校2014級1000名粵西地區新生調查中問道:假設你同時被公辦、民辦兩所高職院校錄取,但公辦院校錄取專業只能由院校安排,而民辦高職院校錄取專業可以自由選擇,請問你會如何選擇?62%新生明確表示,主要會重點考慮專業,不考慮公辦院校;31%新生表示如果公辦院校所在地經濟條件較好,就業機會較多,并且沒有比較冷門的專業,還是會考慮收費較少的公辦高職院校;7%新生表示會考慮公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是學院社會評價的體現,粵西地區考生在選擇院校時比較關注院校的專業特色。觀察近年的招生錄取和新生報到情況發現,專業特色明顯的院校生源基數均有一定的保證,報到率也比較高。如新生調查中發現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的建筑工程類專業得到粵西地區考生認可,不僅每年報考人數較多,平均報到率在85%以上,工程造價專業報到率甚至超過90%。
綜上所述,民辦高職院校做好粵西地區招生工作的關鍵是集中有限資源重點建設一個專業群,重點向社會突出學院的專業特色,這是民辦高職院校吸引生源報考和提升報到率的有力保證。
(2)不隱瞞宣傳,以公益性為切入點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第一,部分民辦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在宣傳方面存在隱瞞性。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創辦時間普遍不長,辦學資金上沒有政府財政投入,因而很多民辦高職院校在辦學條件、教學科研方面都不能與公辦高職院校相比。一些民辦高職院校在招生期間為了吸引更多考生報考,除了加大宣傳力度外,宣傳內容上還對考生進行一定的隱瞞。例如,在各種宣傳資料上隱瞞或不突出民辦學校的辦學性質,收費方面也沒有向考生充分說明?;浳鲗儆趶V東省偏遠地區,考生在信息的獲得方面比不上珠三角經濟較發達地區,每年填報志愿時間只有兩到三天,考生憑感覺填報志愿的現象比較突出。當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發現學校不符合自己的理想或學費較高家庭難以承擔,往往選擇放棄入學。所以民辦學校在宣傳方面更應該實事求是,大大方方公布自身的辦學情況;在各種招生簡章、學院網頁等宣傳方面突出招生錄取批次、辦學性質、收費等情況;對于教學水平、校園環境方面也嚴格做到既不夸大,也不隱瞞,讓考生了解學院的真實情況后再填報志愿,隨著日積月累,學校的社會誠信度得到提升,考生報到率也自然提高。第二,民辦高職院??梢越Y合公益活動和學生素質教育開展宣傳。如何在較少的時間內得到考生的關注,民辦高職院校的宣傳活動可以結合各種公益活動開展,例如在高考前制作一些考試專用文具袋,免費提供給目標生源;還可以印制一些勵志標語送到目標中學的高三班級張貼,在激勵學生備考斗志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對學院的認同感。另外,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工作也可以結合對目標中學的宣傳開展??捎诿磕晷律雽W后組織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要求學生寫一封感恩信給原中學老師,表達對老師多年教育恩情的感謝;也可以舉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回原中學頒獎活動等方式,既教育了學生,也獲得了招生對象的認同,換言之學院的招生宣傳工作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并不是單一地依靠派發招生簡章。
(3)加強貧困生援助機制建設,鼓勵學生創業創收。民辦高職院校的學費相對較高,經濟困難的家庭難以承擔,但民辦高職院校與公辦院校都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基地,因此也有義務為學生解決求學上的困難。對貧困生民辦高職院校不但要認真落實國家的幫扶政策,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建立相應的貧困生援助機制,設立非國家財政來源的獎學金,讓學生不能因為經濟原因而放棄入學。同時,國家支持大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創業活動,不少學校也對學生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民辦高職院校可以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幫助學生在政策范圍內進行創業創收,這也是勤工儉學的一種方式。
(4)拓寬繼續教育渠道,讓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繼續深造。從近年民辦高職院校的新生調查問卷中發現,本科教育對考生的吸引力更大。現今社會是信息時代,科技發展、信息傳播日新月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很有必要。民辦高職院校要結合學生的需求,探索與各類大學開展多種模式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歷,在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同時,也加強對考生的吸引力。
5.結語
民辦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群體中的重要一員,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要做好招生工作并不是單靠某一因素或某一人員就能完成的,需要民辦高職院校踏踏實實辦學,不斷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和完善學生管理,逐漸積累社會口碑,才能保證民辦高職院??沙掷m良性發展。
民辦高職院校的招生部門更應該加強經驗總結,結合各種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各種營銷技巧,以誠信的宣傳、良好的態度服務考生,才能完成院校預定的招生任務。
參考文獻:
[1]文 雅.淺析獨立學院招生部門如何提高新生報到率[J].科技信息,2010(22).
[2]楊少文.基于區域競爭優勢理論的粵西經濟發展研究[J].特區經濟,2011(05).
[3]徐龍濤.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
[4]黃 藤.民辦高校發展戰略及實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2).
(作者單位:廣州城建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