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冀琴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按照國家現代職業教育理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習實訓教學環節比重增大。高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應克服企業生產領域安全要求帶來的不能深入企業頂崗實踐的困難,以實現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以“三個對接”為原則,從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教學項目設計兩個策略分析,從而提高其建設有效性。
一、穩定、專業的實訓基地師資團隊建設
1.建立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團隊的必要性
實訓基地就其生命周期而言,有規劃、招標建設、運用、維護等階段,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師資比較緊缺情況下,院校一般采取專業課教師承擔實訓指導任務,配以實驗員輔助的解決方式。這能夠解決運用的問題且僅僅是簡單運用,有效性會打折扣。為什么?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實訓運用各種生產場景的模擬仿真軟件,綜合相關崗位群,在使用前,進行生產情境參數的設置;使用中,難免會遇到突發狀況阻礙進程,要及時解決;使用后,進行數據的恢復。遇到建設升級問題,在專業領域還要與供貨商談判、溝通、維護;實訓基地后建設中配合實訓項目設計,與供貨商商討不斷優化、整合軟件等,如果主要讓專業課授課教師承擔,難度較大,結果可能是教師疲于應付,實訓基地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建立一支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團隊很有必要。
2.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團隊組織結構
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團隊在主管教學和實訓的系(副)主任領導下,在實訓基地主任帶領下,由實訓專職教師、實驗員實施開展工作,專業課老師配合參與。實訓基地主任、實訓專職教師任職資格本科學歷應是鐵道運輸管理專業。
在這一組織結構下,實訓課程的實施,按照實訓項目,由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團隊完成,專業課老師基本不參與。實訓基地專職師資和專業課老師合作,進行課程改革、實訓項目設計等職業教育研究與改革工作。所以,專業課老師不是與實訓基地沒有關系了,要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與生產現場緊密對接,專業課老師也必須投身實訓基地建設。
3. 貫徹“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思想,多途徑培養 “雙師型”師資隊伍
鐵路運營管理是指綜合運用線路、站場、機車、客車、貨車、通信信號等各種運輸技術設備,統籌協調各個專業部門和各個生產環節的關系,安全完成鐵路旅客運輸和鐵路貨物運輸任務。各工種之間要相互配合,是一個大聯動
機。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包括行車組織生產、客運組織生產、貨運組織生產三個方面。鐵路快速發展,客運高速化、貨運重載化,新技術、新設備、新知識層出不窮。作為專職實訓教師,一方面必須掌握生產現場作業組織;另一方面必須掌握實訓設施設備、仿真軟件的應用,才能真正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現場的對接。因此,對其專業技術水平、業務水平要求是很嚴格的。目前學院新教師一般是從學校到學校,教學水平需要提高,實踐經驗更是缺乏;即使是從企業現場引進,該類教師也只是對某一方面的生產流程、崗位要求熟練掌握,面對運輸生產活動的綜合實訓、新技術的運用,他們也急需提高。
(1) 落實教師下現場的培養鍛煉。規劃教師發展,按照教學及實訓需求,做好教師到中間站、區段站、編組站、調度所、地鐵等軌道運輸企業相關崗位的現場生產實踐,以作業流程為主線、工種相互聯系為核心、崗位為重點進行實踐,切實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及時掌握專業領域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并將這些新技術和新工藝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從而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成為適應企業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安排教師掛職鍛煉和專家到校指導。定期安排教師到相關的企業、對口院校對口專業、科研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并且聘請有關專家到校指導實踐教學,促進教師與同行之間的交流,使之成為增長教學見識、增進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既可以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技能,又可以密切校企之間的聯系,從而在教學中更好地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培養出企業急需的適用人才。
(3)制定政策激勵,提高實訓基地師資團隊水平。實訓基地建成后,投入運用實現其有效性是一個艱巨、攻關的過程。院校應該制定政策,提供專項獎勵,或者鼓勵教師團隊申請課題,在實訓基地擴建、設備兼容方面,在實訓課程開設、項目設計方面進行創新研究,使他們的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得以提高。
二、實訓教學項目設計
加強實訓教學項目設計是提高校內實訓基地有效性重要策略之一。根據研究分析,人的記憶保留效果與學習模式密切相關(見下表)。而項目教學正是通過這四種學習模式來實施,能夠更好實現學習目標。
1.實訓教學項目設計依據
進行實訓教學項目設計主要依據:
(1)企業生產實際狀況,崗位設置及作業標準、要求。
(2)校內實訓設施設備(含模擬仿真軟件)構成、功能,使用要求。
(3)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及教學大綱。
(4)學生學習情況。
2.實訓教學項目設計原則
實訓教學項目設計需要結合設施設備、生產現場、教師專能、學生實際等因素不斷改進、優化,需要以實訓指導書、任務書的形式發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實施,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同時考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實訓教學項目設計原則,應是:
(1)內容上,由簡單到復雜,實踐技能培養由認知、簡單操作到綜合應用。
(2)形式上,可以是單人操作,也可以兩人配合,到多人(崗位群)的綜合演練。
(3)技能要求上,崗位能力由基層員工到值班員班組管理一級,到強調專業技術的調度員,不僅滿足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還為學生繼續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4)實施手段上,觀看演示為輔, 模擬仿真為主,技能競賽項目強化。
(5)教學進程控制上,結合學生學情、人數,具體實訓項目的教學設計一定要讓學生在實訓期間明確任務,有事做、有壓力,教師注意實時或者階段考核,才能保證實訓項目有效實施。
在其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保障的前提下,通過運用建設一支穩定、專業的實訓基地師資團隊,精心的實訓教學項目設計的策略,提高高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有效性水到渠成,不僅使院校畢業生實現能用、會用實訓設施設備目標,與生產過程對接,更加能達成好用、超用實訓設施設備目標,工作后迅速融入生產企業。
參考文獻:
[1]克 欽,張 杰,黃嵩勛.創新型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以沈陽航空技術學院創新型實訓基地建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4(04).
[2]韋志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高職青年教師的培養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4(17).
(作者單位: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交通運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