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典型產物。本文主要研究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三條原則:①運用傳統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③將高等數學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相結合。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高等數學教學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指路明燈,它以建設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為最終追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不斷證明其正確性和指導意義。[1]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產生了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在近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逐步趨于完善和成熟。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典型產物。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2]
“高等數學”是一門開設較早的課程,對于怎樣才能將這門古老的學科和現代的科技發展結合起來,如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體現“科學”二字,如何才能加深對“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理解,在新時代賦予其新的含義,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分析。
1.運用傳統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學方式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要求步驟嚴密,證明嚴謹。在整個證明過程中有一點錯誤,就會導致整個命題或定理的錯誤。所以長久以來,數學學者多數情況下都是在黑板上手寫板演。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推理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記憶和理解能力。“高等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它在嚴謹性、正確性等方面完全經得起推敲和考驗。因此教師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完全可以采用傳統板書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已經完善的定理、定義、命題的表達形式通過多媒體直接呈現給學生,沒有必要再花費大量力氣重新將它們抄到黑板上,將節省下來的時間放到重點知識的講解和難點的突破上。另一方面,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還是要強調板書的重要性。教師通過板書的講解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推導過程,加深學生對于該命題、定理的理解。總之,在科技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模式相結合,這樣才能體現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理念。
2.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
要想在日常的高等數學教學中體現“科學”,要注意兩點: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②提高課上的教學效率。
教學中應采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他們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現在的大學生經過高中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習慣了在教師監管下的學習方式。學生從潛意識里就認為,上課就應該是老師講,學生聽。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只有將學生轉換成學習的主體,才能扭轉他們這種錯誤的觀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一種較好的表現方式是讓學生提問題。教師鼓勵學生提問題,鼓勵他們提一些甚至連老師都無法解決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這樣既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大學里的課程安排比較緊湊,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中一種解決方法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例如,將啟發式教學和PBL 教學方式相結合。只有將多種教學方法綜合應用,才能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體現“科學”二字。
3.將高等數學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相結合
隨著計算機的迅猛發展,原來無法手工解決的數學問題,現在可以借助計算機解決,應用數學的范圍大大擴大。將高等數學的教學和實際問題相結合,這無疑會為高等數學的教學和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學的目的在于用,學固然重要,用同樣重要。在日常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數學建模案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又可以解決學生對諸如為什么學習高等數學等問題的困惑。
總之,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要注意科學方法的應用。要做到基礎理論知識和高科技信息技術相結合;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做到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許勝利.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
[2]蔣春余.科學發展觀概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