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娟
摘 要:初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初中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一門基礎的課程,在促進學生創新能力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一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創新性人才。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物理因自身特點,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物理教師應該積極承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本文提出了幾點看法,希望可以與廣大同行進行經驗交流。
1.教師從自身做起,樹立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生學習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正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需要樹立創新的意識。教師不斷地實現自我提高,使自己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中能不斷挖掘出創新點,將理論和實際聯系,打開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學生有效地進行指導,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只有當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會迅速提高,學生不斷地發散思維,有利于思想之間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上巧妙創設情景,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單一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利用一題多義、一題多變等題型來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思維能夠更開闊,促使其創新意識的形成。例如,在學習新課“力學的計算”這一內容時,教師在講解計算方法時,不局限于參考答案的解法,應該鼓勵學生通過結合所學知識,采用不同的辦法來對題目進行解答。通過教師這樣的引導,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已有的知識來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分析解答,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得到不斷發散,并在不斷地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奠定基礎。
4.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是人運用了自己創新思維的過程。”愛因斯坦的話充分肯定了創新思維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質疑,并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查找論證。在論證過程中,學生通過有計劃、有目標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有利于思維方式的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時,應引導學生提問時以實際為依據,避免不切實際的想法。例如,在學習“重力”這一內容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其物體為什么在真空中是漂浮的,而不是直線下降,教師問題的提出,能夠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答案進行大膽的猜測,在學生作出猜測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疑問作出解答。通過設疑、答疑的過程,能夠使學生掌握探索事物真理的辦法和手段,讓學生逐步樹立創新意識。
5.給予學生積極評價
物理是一門社會學科,知識性比較強,學好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教師應該充分認識這一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地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以便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學生,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或者回答出現錯誤,不要急于否定學生,而是給予積極的評價,并鼓勵學生今后積極回答問題,不怕出錯。學生受到教師的鼓勵后,可以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使其通過不斷的學習,樹立其創新意識。同時對于能夠正確回答出問題的學生,給予正面表揚,使其能夠更努力地學習物理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樹立創新的意識。
總之,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需要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己任,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發散的思維,以此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裴靜一.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05):14.
[2]王永亮.初中物理創新能力的培養[J].成長之路,2012(15):26.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