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鴻
【摘要】 隨著光纖到戶、無線基站、政企光纖專線等業務對光纖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通信運營商如何部署一張適應需求、科學合理、投資節省、易于運維的主干光纜網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 主干光纜 光配線區 業務承載分析
一、光纜網的現狀
1、主干光纜網現狀。自電信業重組、電信體制改革之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成為全業務運營商,期間三大運營商主干光纜網的發展亦因其起點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全業務承載特征,如中國電信形成以固網接入點為中心、無線基站光纜相對隔離的光纜網現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形成以無線基站為中心、以基站輻射固網接入的光纜網現狀。總的看來,三大運營商主干光纜目前均以業務融合的思路在承載著各類業務,但其在業務承載能力、滿足業務差異化需求、網絡業務的服務與融合方面還有所欠缺[1]。
2、現有接入主干光纜網存在問題分析。在城市區域,接入光纜建設前期,由于各大運營商業務類型單一、網絡規模較小、客戶數量較少,其在主干光纜規劃建設中,往往采用以開通為目的、“見子打子”方式來解決客戶和自身網元的光纖需求。但隨著電信業重組,特別是在光纖到戶、視頻監控、無線基站等業務對光纖纖芯資源需求產生爆發式增長之后,仍然采用“見子打子”的建設方式就直接造成網絡層次混亂、交叉覆蓋嚴重、重復投資、資源浪費等后果。
二、接入主干光纜網的建設策略
2.1城市區域主干光纜建設策略
策略一:按照“業務融合,分層分區”、“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開展主干光纜網建設工作。對城市區域主干光纜進行統一規劃,光纜網絡作為業務網的基礎核心,需要首先進行統籌規劃,在充分考慮了技術、網絡、光纜網現狀、機房與管道等情況的基礎上,再根據各類業務的需求情況開展有計劃的建設。
策略二:按照網格化的規劃方法進行接入光纜網規劃,以便構建一張結構清晰、分層分區、資源配置合理的開放型主干光纜網;網格化規劃注重光纜網分層分區原則,它主要基于規劃區域的經濟發展、接入的用戶數量及密度、區域發展策略等情況的系統分析方法。所以基于這些因素,應該統籌性的將諸如固網寬帶、大客戶接入和移動通信等業務分層分區的融入到網絡規劃之中。
策略三:通過主干光纜結構、配纖方式的科學設計形成一張能滿足無線基站、政企客戶、公眾客戶等不同需求的光纜網,如無線基站成環需求、高價值政企客戶多路由安全保護需求、公眾客戶和低價值政企客戶低安全保障需求等。一般來說,主干接入光纜如果按照環網結構進行規劃設計,會采用96~288的芯光纜,這一數據主要按照地區業務需求量的大小來進行實際設計。在分纖方式上,采用獨享纖芯+共享纖芯+預留纖芯的方式進行纖芯分配,一般要求每光交點的獨享纖芯不少于24芯、公共纖芯不少于24芯。
策略四:建設的主干光纜網需考慮PON接入技術樹型或星型組網結構、加入分光器后的光衰需求。根據目前語音、普通寬帶業務一般采用PON接入技術解決,以節省纖芯資源,但PON技術典型特點是點對多點、光鏈路衰減大、用戶安全保障需求低。為此,在以綜合業務承載為前提規劃建設的主干光纜網,既要兼顧無線基站、重要大客戶業務的安全要求,又要特別考慮PON接入類業務的接入距離要求和分光器對纖芯收斂后的芯纖配置。一般以OLT中心局為中心進行光纜網整體規劃,光鏈路全程光衰不大于28dB暨等效全程光纜長度控制在10km范圍以內。
2.2農村地區主干光纜建設策略
策略一:以現有基站光纜、接入網節點光纜為依托進行主干光纜建設,盡可能利舊現有光纜和桿路資源,以節省光纜建設投資;農村地區主干光纜由于建設滯后,所以有些地區的主干光纜設備較新,所以要根據地區的現實狀況進行新接入主干光纜的鋪設。要本著工信部資源共享的要求和原則,在建設方式上采取合建、租用或購置的方式等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省建設資金的投入。
策略二:根據農村用戶分布、地形特征、光纜路由資源等進行區域劃分并合理設置主干光纜匯聚點,以形成分區明確、層次清晰的接入光纜網;對于一些主干光纜網絡設備相對老化的地區,要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改造建設措施來進行資源的重新分配,而對于設備使用程度還較新的地區要采用主干線路上添加資源設備的方式,比如在主干層上接入光交箱等設備,以便于光纜向配線層的延伸和覆蓋。
策略三:綜合權衡光纜建設成本、匯聚設備下沉成本、PON接入技術光衰要求,通過設備下沉方式增加光纜網的覆蓋;設備下沉方式增加光纜網覆蓋要遵循幾個建設思路,首先要保證接入層OTN網絡架構的搭建,從而便于后期網絡的發展;其次要保證OTN節點的選取和綜合考慮光纜條件,并也要兼顧后期提供PON等重要專線的綜合接入位置節點,做到對建設規劃OLT節點或傳送網絡的匯聚節點優選。
三、結束語
本文對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對主干網絡光纖接入不同需求的分析,并分別針對兩地區的主干光纜給出了相應的建設策略。
參 考 文 獻
[1] 伍紹林.城區光纜綜合覆蓋解決方案探討[J].移動通信,2014(1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