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通”考述

2011-03-18 02:59:43盧小薇
圖書館學刊 2011年12期

盧小薇

(沈陽少年兒童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1)

“三通”是我國古代三部通史性質的政書——《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的統稱,是集錄我國歷代典章制度并論述其源流的重要文獻,在我國文獻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參考價值。了解“三通”的成書過程、收錄內容及其編纂體例,對于我們了解先人的文獻編纂思想、有效利用這些文獻為科學研究和社會發展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杜佑與《通典》

杜佑(735~813年),唐代政治家和史學家,我國第一部政書體史書《通典》的編撰者。佑字君卿,京兆萬年(今西安)人,出身顯貴,以蔭入仕。歷任江西青苗使、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判度支及嶺南、淮南節度使等職,后官至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封岐國公。他長期為地方和中央高官,熟悉各項政治、經濟制度,有豐富的政治與理財經驗。《舊唐書》本傳說他“性嗜學,該涉古今,以富國安人為己任”,矚目于歷代典章制度,認為“往昔是非,可為來今龜鏡”,希圖以史學著作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以利于鞏固唐王朝的統治。玄宗開元末年,劉知幾之子劉秩曾仿《周禮》六官職掌分類撰成《政典》35卷,為典章制度專史的雛形。杜佑得此書,深受啟發,但以為條目不夠完備,便在此基礎上擴充,編撰一部記載歷代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名曰《通典》。杜佑編撰《通典》時,正值淮南節度使任上,時間自代宗大歷年間至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前后30余年。書成后派員進獻朝廷,深受好評,廣為流傳。

杜佑所編《通典》,參考征引了五經群史、漢魏六朝文集奏疏、當代檔案及《大唐開元禮》等200多種書籍。把上起唐虞、下至唐玄宗天寶末年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食貨部分述及肅宗、代宗、德宗時情況),分門別類,加以敘述。全書200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刑、州郡及邊防等8門。門下設子目,共1500余條。中國有史以來的土地、財政、官制、禮儀、刑法等項制度,以及政治地理、民族關系、中外關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沿革變化,都按朝代先后,依次進行專題記述,尤以唐代最為詳備。

《通典》的編纂體例,是將紀傳體史書中“書”、“志”部分擴大與貫通,超出以人物紀傳為中心的形式,而專記歷代典章制度。《通典》開創了以事類為中心敘述歷史發展的史籍新體——典志體,亦稱政書體,與編年、紀傳體相并立,促進了歷史編纂學的發展。《通典》內容的編纂次序,以“食貨”列第一門,其下子目又以“田制”為先,一反《史記》、《漢書》等以“禮儀”、“律歷”為先的范例。這種把土地關系、社會經濟的變革置于歷代典章制度首位的做法,反映了作者歷史眼光的進步。在編纂格式上,每一門類之下寫有序論,概述與評論其中各項制度法令。每條內容在詳敘史事后,附古今人物的議論,以及杜佑本人的說、議、評、論。行文中常有小注,內容包括注釋音義、補充史事、考訂材料等,開史書自注方式的先例。

《通典》不僅匯集了大量珍貴史料,使每項制度都綜貫古今,明其源流,而且留下主編者許多精辟的見解。他在各項議論中反復表達了要吸取歷史教訓、減輕人民負擔、裁撤冗官、輕刑罰、少征戰,以及反對“以言取士”等主張,多切中時弊,有進步性。正如《四庫全書總目》中所言,《通典》的編纂可謂“詳而不煩,簡而有要,元元本本,皆有用之實學,非徒資記問者可比”,是研究唐朝以前歷史極有價值的材料。所引史書,不少已經散佚,《通典》提供了古籍輯佚與校勘工作的來源與依據。

2 鄭樵與《通志》

鄭樵(1103~1162年),南宋史學家,《通志》是他編纂的一部紀傳體通史。樵字漁仲,自號溪西逸民,福建路興化軍莆田(今福建省莆田縣)人,出身望族。青年時懷抗金之志,不應科舉,16歲起居讀書、講學、撰著。對經學、禮樂、天文、地理、草木魚蟲等學問都有研究,尤長于史學。曾自謂“山林三十年,著書千卷”。紹興十九年(1149年)將著作18種140卷獻于朝廷,希求藏于秘府,得以流傳。紹興二十八年受宋高宗召見,授右迪功郎、禮兵部架閣,旋被彈劾,改監潭州南岳廟。時高宗索閱《通志》,遂于紹興二十九年返鄉專心編著,兩年書成。進獻后得任樞密院編修官,準入秘書省翻閱書籍,實現了平生所愿。但不久又遭彈劾,郁郁而死。一生著書80多種。

鄭樵修史,主張“會通”。在《通志·總序》中,他稱頌司馬遷的《史記》“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于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可使人了解歷代王朝變遷的道理。他認為班固的《漢書》,斷代為史,有“失會通之旨”,“無復相因之意”,不能使人明了歷史的聯系與發展。他編修的《通志》便體現了“會通”的主張。其編纂方法是博采天下之書,匯通古今,而成一家之言。自稱“三十年著書,十年搜訪圖書”,廣泛積累資料,逐步完成一系列專著,如《動植志》、《群書會記》、《校讎備論》等,為統纂《通志》這部巨著打下了基礎。

《通志》全書200卷,500多萬字,由本紀、年譜、略、世家、列傳、載記6部分組成,記述了從遠古到隋唐時期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其編纂體例,沿用《史記》及以往紀傳體史書形式,略有變通。其中“本紀”、“世家”、“列傳”與《史記》相同,記載帝王、諸侯、大臣、社會各階層人物事跡等。“載記”仿唐修《晉書》,記載非正統的偏據一方的統治者的事跡。“年譜”即各史的“表”,按時間列表來表示重要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略”即各史的“志”,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等項事物的沿革變化。前4部分合計144卷,皆紀傳,是該書主體,后兩部分是紀傳的補充。其主要內容多是舊史文字的直錄與移置,只稍加節略,缺乏熔鑄之功。但卻是《史記》之后,僅存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其中52卷“略”,獨具特色,為全書精華。

“略”即概要之意,共分20個方面:氏族、六書、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禮、謚、器服、樂、職官、選舉、刑法、食貨、藝文、校讎、圖譜、金石、災祥、昆蟲草木等,稱二十略。門類廣,內容博,會通古今,有頭有尾。鄭樵自言,二十略“總天下之大學術而條其綱目……百代之憲章,學者之能事,盡于此矣”。它概括了古代典章制度、社會結構、封建經濟以及學術文化各方面的歷史情況與演變,把舊史書“志”的范圍加以擴大,拓展了歷史研究的課題。對文化史尤為注重,難能可貴。二十略內容多轉引自《通典》及各史書的“志”,亦有所加工。其中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五略,為以前正史所無,屬鄭樵創新之作。校讎、圖譜、金石、謚等略,前史也很少涉及。二十略分類細致,論述詳明,為后人提供了一部制度及學術發展史。藝文、校讎、圖譜三略,系統反映了編者的目錄學思想,為后世學者讀書治學,研究學術大開方便之門。《藝文略》改變傳統的四部分類法,建立圖書12類三級分類法,將宋以前圖書分為12類、82小類、432種,計10912部110972卷,提出了一部系統的古今圖書總目,開通史藝文志先例。針對《漢書·藝文志》有書無圖現象,作《圖譜略》與《藝文略》相配合。《校讎略》則提出了目錄學理論,是古代目錄學第一部專著。由于二十略是《通志》一書比較有創見的一部分,后人常以二十略單獨刊行。《通志》這部紀傳體通史也因二十略的影響,被后世學者與典制體通史《通典》、《文獻通考》并稱“三通”,成為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資料。

3 馬端臨與《文獻通考》

馬端臨(1254~1323年),宋末元初史學家,典志體通史《文獻通考》的編撰者。端臨字貴與,江西樂平人。父馬廷鸞,南宋時官至右丞相,曾任國史院編修和實錄院檢討,兼通經史,學問淵博。端臨19歲蔭補承事郎,20歲漕試第一。后其父因與賈似道不合,被排擠去職,他隨父還鄉。元朝建立后,隱居不仕,專心撰著。父去世后,曾一度為慈湖、柯山兩書院山長,臺州(今浙江臨海)儒學教授。主要著作有《文獻通考》、《義根守墨》、《大學集傳》、《多識錄》等。其中,以《文獻通考》價值最高,影響最大。

《文獻通考》348卷,系統記載了上古至宋寧宗嘉定末年典章制度的專史。書名的確定,據作者自序稱,引古經史謂之“文”,錄臣僚奏疏、諸儒評論謂之“獻”,故名《文獻通考》。其編撰方法是以《通典》為藍本,兼采經史、會要、傳記、奏疏、議論及其他資料,詳加考證,然后劃分類目,按朝代、時間先后排比編纂。全書結構總分24門,其中19門是據《通典》8門所析出。《經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緯考》、《物異考》5門為新增。其中《經籍考》錄歷代書目;《帝系考》記歷代帝王姓氏出處、統治時期,《封建考》敘歷代封爵建國之事,《象緯考》記歷代自然天象,《物異考》敘述事物災異。各門之下設子目。分類系統詳細。其編排版式頗具特點,每一門類,前面有序,說明編撰成規及考訂的新意。每條內容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敘史,即所謂“文”,均系引自經史,內容頂格排行;遇有補充材料低一格排行。第二部分記前人及宋儒的議論,即所謂“獻”,又低一格。第三部分標明“按”字,記錄作者本人的評論和見解。文章布局清楚,便于閱讀與研究。

在史學思想上,作者注重社會經濟的考察。24門中,《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8門,在《通典》中原為《食貨典》的子目,他加以提高與擴大,深化了社會經濟的研究。他反對“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的迷信思想,把一切災祥歸之于不正常的自然現象,稱災祥為物異。他繼承了杜佑等人的唯物主義傳統。對于修史,他強調“會通因仍之道”,力求貫穿融會古今,探究事物的變化與前后聯系,因而《通考》資料豐富,立論新穎。由于作者感于宋亡元興,對宋朝制度記載與評論最為詳細,篇幅居全書之半。

《文獻通考》的編撰不是舊體例的模仿與舊史書的聚合,而是一種創造性工作。它發展了杜佑始創的以事類為中心敘述歷史發展的典志體,也發展了鄭樵倡導的“會通”之義,對歷史編纂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史料價值,從研究宋代以前的制度來說,超過《通典》與《通志》;從研究宋史來說,勝于兩宋史及當時其他著作。

綜上可見,“三通”是我們了解和研究我國上古至元代歷朝典章制度重要載體,是反映我國歷朝典章制度源流及其沿革歷史的窗口。《通典》開創了我國古代通史體政書編纂體例的先河,其后,宋代鄭樵的《通志》、元初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皆沿用仿照其體例編纂成書。清乾隆時又沿“三通”體例敕修了《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等“六通”,合稱“九通”。1935年商務印書館刊印“九通”時加入民國時期劉錦藻所著《清朝續文獻通考》,并稱“十通”。“十通”使遠古至清末中國數千年典章制度的演變有據可考,其文獻價值、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1] 杜佑.通典[M].上海:中華書局,1988.

[2] 杜佑.欽定四庫全書·通典[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

[3] 鄭樵.通志·二十略[M]上海:中華書局,1995.

[4] 馬端臨.文獻通考[M].上海:中華書局,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aⅴ天堂|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自拍中文字幕|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伊人激情综合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97狠狠操|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激情视频综合网| 成人在线综合| 久草视频中文|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不卡视频国产| 九九九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影视| 国产激情影院| 中国精品久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在线亚洲天堂|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欧美色99|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ⅴ天堂|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 欧美午夜网|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视频四区| 国产视频入口|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欧美日本二区| 男女精品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伊人无码视屏|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毛片免费视频|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91视频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先锋资源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