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婷

見到彭順時,他正準備前往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上海電影節上的發布會,雙方合作的新項目《我的戰爭》9月3日即將在北京和東北兩地開機。提及新片,彭順難掩興奮,他強調“這個機會非常難得”,“戰爭題材香港根本不會有,很多導演都沒機會拍攝戰爭片”。
事實上,對于從影即將20年的彭順來說,這不過是他第二次完全參與內地電影公司的拍攝計劃。即將于7月24日上映的《宅女偵探桂香》是他首度與完全沒有港資參與的出品方合作的電影。在彭順的記憶里,從中港合拍的時代算起,“香港導演的想法,想創作的故事在內地不容易被接受”,“即便真的要拍,也會改動很多,改到最后也不是自己原本的東西了”。因此,“老是不得不停下來慢慢想”。但是現在,彭順發現最好的選擇“還是拍純粹的國產片,不用考慮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差異,也不必費心香港故事要怎么說才能讓內地觀眾理解。”
和其他同期的香港導演相比,彭順“北上”的腳步相對“遲疑”。他向記者透露,此番拍攝《宅女偵探桂香》,其實也是恒業影業總經理陳輝主動先找到他所在的香港寰宇娛樂有限公司。一年前,當彭順拿到該片劇本時,恒業影業已經從臺灣同名小說作者伍臻祥手里購買了改編版權,故事中宅女偵探破案的故事讓他眼前一亮。彭順說這是他第一次拍攝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劇本,“小說中有很多人物,把他們都放進電影里非常困難”,所以“在故事結構和節奏方面做了較多修改,主要內容幾乎沒有改動”。
經過4個月籌備和在臺灣近3個月的拍攝,以及在香港完成的后期制作,《宅女偵探桂香》目前已經制作完成。主要演員的配置都由恒業方面選定,由王珞丹、周渝民、任達華、吳天心、鮑起靜出演。彭順表示,按照現在的計劃,《宅女偵探桂香》“應該在大陸和臺灣上映,香港則不會”。
實際上,這樣的模式在兩岸三地主要針對內地市場的合作項目中較為常見——項目通常由內地公司操盤,香港影人執導,再配以一個資深監制,幕前由炙手可熱的內地影星搭配人氣港臺明星合作,幕后制作團隊搭伙構成,宣發周期和上映檔期主要根據內地市場判斷。盡管是第一次以這種模式與內地合作,但彭順還是很快適應了從中港合拍片到純粹意義國產電影的過渡。客觀地講,他很清楚“內地市場非常大”,“現在已經比香港電影最厲害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更厲害”。
事實上,彭順導演之路的第一站也不在香港,而是泰國。20世紀80年代末,彭順畢業后在廣告公司和師傅學習調色,一做數年。90年代的彭順已經在亞洲的菲林調色師中頗具名氣,這讓他有機會受邀赴泰國Kantana Film Lab,開始接觸廣告導演的工作,職位是電影美工。1997年,彭順以《Who's Running》獲得泰國制片公司投資,最終成功在當地上映,之后與其從事電影剪輯工作的孿生兄弟彭發形成紅極一時的“彭氏兄弟”組合,拍攝了《無生火》和《見鬼》等驚悚片,在業內聲名鵲起。
不過近年來,盡管先后嘗試過《愛情故事》《錯愛》《C+偵探》《B+偵探》《同謀》《風云2》等不同類型、題材,但彭氏兄弟電影的口碑、票房均平平無奇。彭順說自己仍會繼續嘗試新領域。如果遇到票房有風險的題材,兄弟兩人會選擇分開拍。至于曾經的強項驚悚片,“片約還是會不斷找上門來”,但無論在香港、泰國還是內地,驚悚片“近幾年投資人越來越少,項目也就少了”。于是,當桂香這個“3歲識字、7歲抓小偷、13歲幫警察破案,卻有著明顯情商缺陷的女偵探”找上門來,彭順終于邁出了他國產電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