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網絡化環境下傳統翻譯出版與網絡化的共性、發展瓶頸以及如何與網絡化環境進行有效融合展開了探討,旨在為傳統翻譯出版業發展轉型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網絡語境;傳統;出版翻譯;轉型
【作者單位】彭靜,重慶理工大學語言學院。
【項目基金】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信息英語翻譯研究。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入,其影響的領域也日益廣泛。網絡翻譯與傳統翻譯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在這種競爭中,傳統翻譯處于不利地位,傳統翻譯必須在網絡翻譯語境下尋求未來發展之路。
一、網絡化語境為傳統翻譯出版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傳統翻譯出版業有著自身的優勢,比如,在選材以及翻譯方式上有著自己的套路與體系,在一百多年的運行與歷練之后,有了自己穩固的營銷渠道,其操作流程呈現規范化、系統化的特點。相對而言,當前網絡翻譯運作模式簡單,且限于自身規模、資金等因素制約,其不會去購買合法版權,其翻譯作品的來源大多屬于違法獲取。除此之外,一般信用度較高的翻譯出版社在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具有相應的制度與準則,能夠很好地保證作品質量。而網絡翻譯在質量方面難以令人滿意,與傳統翻譯有著很大的差距。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借助一些網絡工具隨時隨地加入網絡翻譯的行列中,這種優勢是傳統翻譯所沒有的。在《哈利·波特7》的翻譯中,網絡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翻譯方法與模式,人們根據自己的偏好與習慣進行網絡翻譯,然后將一些方法進行融合,在大眾之間傳播,被人們廣泛閱讀,這樣可以更加密切地聯系讀者與譯者。
二、網絡化語境下傳統翻譯出版遇到的瓶頸
在網絡時代中,由于網絡翻譯緊跟時代步伐,因此具有更大的市場,在與傳統翻譯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對傳統翻譯形成了更進一步的沖擊。這種對抗性發展突出表現在翻譯出版版權、發行模式、受眾群體分化等多個具體層面中。通常情況下,出版社獲取版權,再對作品進行翻譯銷售。出版社在獲取版權時需支付一定數額的費用,所以,在翻譯后進行出版銷售時,成本勢必體現在價格上。同時,外文資料版權的獲取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時間周期很長,通常完成整個翻譯環節需要很長的時間。
傳統翻譯出版業的發行一般都集中在線下,在多年的營銷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銷售體系,在銷售時都走固定的途徑。然而,在網絡語境中,網絡翻譯者借助各種超鏈接,對翻譯作品進行傳播,速度遠遠快于傳統翻譯出版物的傳播速度。加上網絡翻譯作品成本低,在價格上也相較傳統翻譯出版有更大的優勢。
隨著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與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時候可以自己進行翻譯,因此對于翻譯的需求有所降低。對于出版業來說,一方面,其市場份額的逐漸下滑,給其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另一方面,當下翻譯出版行業良莠不齊,門檻低,標準不統一,尤其是出版業內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沒有健全的制度進行保障,人們過分追求速度與數量而忽略質量;沒有嚴格的監督與監管,對于人員的素質與能力不進行嚴格審查,很多人員的外語水平很低等。這些都直接影響翻譯工作,翻譯質量也因此大打折扣。
一般情況下,傳統翻譯出版發行要經過層層把關,過程復雜,最終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網絡翻譯在此方面的優勢就大大凸顯,因為網絡翻譯不需要太多復雜的工序,它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翻譯團隊,然后選取需要進行翻譯的文章或者關于國際、國內吸引眼球的熱門問題的文章,然后進行自由翻譯就可以,方便快捷。但是網絡翻譯在凸顯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很多問題,例如網上很多翻譯人員不專業,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翻譯質量得不到保證。筆者認為,目前傳統翻譯面臨著很大的威脅和挑戰,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要進行一定的變革與創新,在與網絡翻譯的競爭中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傳統翻譯與網絡翻譯的融合
網絡時代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信息在網絡中傳播是全球性的,外文作品在全球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在加快、變寬。傳統翻譯出版要在網絡化環境下尋求轉型之道,有效融合網絡信息技術,創新傳統出版翻譯發展模式。
第一,網絡化語境下的翻譯內容與服務受眾的融合。不管是傳統翻譯還是網絡翻譯,兩者在業務上都是以翻譯內容為核心,但兩者之間在素材選擇上有明顯的差異。相比傳統翻譯,網絡翻譯充分利用便捷的翻譯優勢,更加傾向于國際熱點問題,這樣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吸引更多的讀者,獲取更多的網站點擊量。傳統翻譯可以對此進行借鑒,逐漸改變原來傳統的素材選取模式,將關注點多放在熱點問題上,并且隨時掌握翻譯出版新動向,從而在業務更新方面與網絡同步。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形態的翻譯,其最終目的都指向讀者,也就是受眾群體。一般傳統翻譯的青睞者更加追求翻譯的高質量,要求錯誤減少到最低限度,當然他們更加希望網絡翻譯的質量能夠有明顯的突破。這兩種翻譯模式應研討受眾群體分化的因素,汲取彼此優勢,發掘對方服務對象的差異化需求,設計針對性的出版需求,如此便可對各自業務的開展產生有益影響。
第二,兩種翻譯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融合。傳統翻譯出版應該借助網絡翻譯技術輔助文本人工翻譯,合理運用網絡翻譯技術有效提高翻譯的效率。傳統翻譯速度較慢,但其質量較高,網絡翻譯應借助人工的檢查與幫助,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與修飾。傳統翻譯技術對提升作品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閱讀“快餐化”的時代,往往不能滿足讀者閱讀的時間訴求。在這一點上,傳統翻譯要適時融入網絡技術性翻譯,提高簡單翻譯的速度和效率。
第三,網絡化衍生的兼職翻譯與傳統出版翻譯的融合。傳統翻譯出版的翻譯工作嚴格且專業,不僅要求翻譯人員的外語水平達到一定的標準,而且追求語言的專業性。目前,網絡翻譯取得了極大的進展,業界對翻譯者的需求日益增加,傳統翻譯出版應改變人才使用模式,嘗試拓展翻譯人才隊伍,如使用網絡兼職翻譯等,提升翻譯質量。
第四,網絡翻譯與傳統翻譯出版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的融合。管理不規范是影響網絡翻譯出版規模、質量提升的因素,網絡翻譯和傳統翻譯在這方面各有優勢,可以相互借鑒。除此之外,二者也可以在翻譯過程中分工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如傳統翻譯出版社購買版權,然后交由網絡翻譯團隊進行翻譯,再對其進行監督把關以保證翻譯質量,像《喬布斯傳》這部作品就是中信出版社與“東西網”二者相互合作進行翻譯的,其翻譯質量與速度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第五,在進行翻譯時,要結合時代背景,充分考慮作者與環境的因素,然后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翻譯。網絡翻譯者比較自由活潑,沒有太多的限制,能夠根據自己對外文作品的理解進行翻譯創作,往往能凸顯作品的個性特色。翻譯是一門藝術,兩種翻譯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優勢,二者之間應多加交流與探討,進行合作與創新,共同促進翻譯行業的發展。
綜上,本文分析了網絡化語境下傳統翻譯出版的現狀,針對傳統翻譯出版未來發展之路,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和建議,為傳統翻譯出版整合網絡資源、提升其發展空間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實踐。
[1]袁文麗.在對話中傳播在傳播中對話——巴赫金對話理論的傳播學意義[J].山西大學學報,2008(11).
[2]公文.網絡翻譯與翻譯出版業:對話還是對立[J].編輯之友,2011(8).
[3]公文.論新媒體語境下的傳統翻譯出版業[J].出版廣角,2012(5).
[4]鄭爽.從《抉擇時刻》到《喬布斯傳》:出版業翻譯嘗試“互聯網眾包”[N].第一財經日報,2011-12-20.
[5]王志堅.對話理論視域下的翻譯觀[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