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國已邁入數字化時代,當今的數字化網絡與移動通信技術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層面。數字出版嚴重沖擊著傳統的紙質印刷出版,并憑借迅猛的發展勢頭成為我國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出版領域。本文首先分析我國數字出版的現狀,接著論述數字出版的經濟特點,最后分析數字出版對我國傳統出版業的影響。
【關鍵詞】數字出版;經濟特點;傳統出版業
【作者單位】孫博文,上海海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在我國文化知識的傳播中,傳統出版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數字出版技術的發展,傳統出版技術日益落后,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新興的數字出版促使我國的出版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數字出版也必將成為我國出版業未來發展的主流。
一、對我國數字出版現狀的分析
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出版界產生了“數字出版”這一新興產業。筆者通過對我國2009—2013年數字出版業統計數據的分析發現,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在這5年間有很大的發展。詳見表1。
表1 ?2009—2013年數字出版業產值統計表(單位:億元人民幣)
數字出版類別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手機出版 579.60 486.50(不包括手機動漫) 367.30(不包括手機動漫) 349.80(不包括手機動漫) 314.00
數字報紙 11.60 15.900(不包括手機) 12.00(不包括手機) 6.00(網絡版) 3.10(網絡版)
電子期刊 12.15 10.830 9.34 7.49 6.00
電子圖書 38.00 31.00 7.00 5.00 4.00
網絡游戲 718.40 569.60 428.50 323.70 256.20
網絡廣告 1100 753.10 512.900 321.20 206.10
其他 80.60 68.56 40.800 38.60 10.00
總計 2540.35 1935.49 1377.00 1051.79 799.40
圖1 ? 2013年數字出版產業收入狀況柱狀圖(單位億元)
1.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2009年數字出版業的總產值近800億元,到了2013年,這一數值達到2500多億元,翻了3倍多,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3%。同時,2013年數字出版產業收入狀況柱狀圖(圖1)也展現了我國數字出版的良好前景。
2.這5年間,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與數字報紙都保持了快速的發展,每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5%。盡管紙質出版物數字化增長速度快,不過所占份額卻比較小。這反映了單純將紙質出版物數字化很難在市場上打開銷路。
3.數字化產品的娛樂化、大眾化趨勢比較明顯。手機出版與網絡游戲面向的消費群體是大眾,并且帶有明顯的網絡娛樂功能,很受廣大網民歡迎。從表1可以看出,2013年這兩項總產值高達1298億元,占據數字出版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可以說這兩項產業是數字出版的核心產業、龍頭產業。
4.數字出版業的“三駕馬車”,即手機出版、網絡游戲、網絡廣告。這“三駕馬車”是數字出版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帶動整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我國的數字出版技術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不過隨著我國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與我國網民數量逐年攀升,數字出版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數字出版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數字出版業發展迅猛,對傳統出版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過數字出版技術在很多方面發展不太成熟,許多問題有待解決,特別是針對出版標準與版權等方面的問題,國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同時,經營模式、人才培養方式、編校水平偏低等也影響著數字出版的發展。
二、我國數字出版的經濟特點
目前,我國以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云計算等為典型代表的新型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出版業的傳播方式、產品形態、經營模式等發生了巨大變化。網絡傳播、數字化閱讀成為數字出版的主要傳播與消費方式,傳統紙質出版業經歷了一場深刻革命期。從數字出版經濟視角來分析,數字出版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邊際效益遞增規律作用范圍在增大的特點
在經濟投入與產出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由于投入的增加,邊際產出也會產生遞增的現象,這就被稱作邊際效益遞增規律。在傳統的經濟形態中,倘若物質生產未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但其邊際效益規律還是存在的。可是在數字出版經濟中,由于資源具有重復使用的特點,它產生的成本并不會隨著使用人數、使用次數的增加而增多;從信息服務與產品的某些特點來分析,盡管生產成本比較高,但由于復制成本較低,這樣就會使邊際成本降低,甚至降為零。
2.激勵創新增強競爭優勢的特點
從我國出版業發展趨勢來看,數字出版將成為我國未來出版業的主流,這是不爭的事實。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出版轉型升級,不僅是資金與技術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傳統出版業能不能掌控數字出版的特點,能不能發現數字出版規律,能不能創新,最后建立起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獨特商業模式。通常來說,經營模式的成功與否決定著企業或產業是不是能創造利潤,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機會。而經營模式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或行業有沒有創新,企業或行業只有有了創新的經營模式,才能贏得市場優勢,從而擊敗競爭對手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從全球范圍內來說,數字出版行業的經營模式還需要不停地探索與創新。
3.具有馬太效應的特點
馬太效應,通俗地說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數字出版經濟是采用信息流組織的方式,然后支配著物流、資金流、技術流與人才流等新型的出版經濟形態。在信息流的活動過程中,因為消費者的行為活動與反應心理均具有一定的習慣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一旦強勢與弱勢顯現,消費者會依據自己的行為活動與反應心理的習慣自行強化,這樣就會出現滾雪球式的累積效應。網絡時代下,對數字出版來說,倘若數字出版各方面問題,比如收費方式、出版機構、作者資源、內容質量等都得到解決,且產生了比較成熟的市場,那么消費者就會逐漸形成比較穩定的消費習慣,這就是馬太效應產生的作用。
三、對我國出版業的作用及影響
1.正在改變人們閱讀的方式與習慣
以前,人們通常去書店買書回來進行閱讀。自從有了網絡,有了數字化技術,人們不再經常捧著厚厚的紙質書進行閱讀,而是坐在電腦前,或用手機進行閱讀。閱讀方式的改變,帶來了閱讀習慣的改變,閱讀時間不再受到限制。
2.數字出版的效率比傳統出版要高得多
傳統出版的流程如下:
數字出版流程如下:
將傳統出版流程與數字出版流程進行比較,我們能夠明顯看出,數字出版流程較傳統出版流程更節省時間,效率更高。傳統出版物從出版社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發行商、零售商等幾個中間環節,而數字出版物只要通過出版社、網絡平臺就能直接傳遞給讀者。這樣數字出版就縮短了流程,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出版效率。
3.對以往傳統出版占主體地位有著顛覆性的影響
在沒有進入數字時代以前,傳統紙質出版一直占據著我國出版業的主導地位,進入數字時代后,傳統紙質出版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沖擊。以往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圖書與期刊等紙質印刷品才能稱得上是出版物。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各種數字出版物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從數字出版的現狀來看,其在不久的將來將取代傳統紙質出版成為主流出版模式。
4.數字出版的內容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在數字出版時代,倘若對出版內容進行整合,就有可能掌控市場,其原因是網絡的發展不受地域、營銷以及專業的限制,其傳播更加方便、開放。作者可以不受限制直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作品,作者通過互聯網收費而贏利,網絡運營商也可以通過廣告創造利潤,在作者與網絡運營商共贏的驅使下,數字出版得到了快速發展。
我國已邁入數字時代,先進的數字技術為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保障,而數字出版的經濟特點對促進我國出版業的發展與繁榮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
[1]閻曉宏.關于出版、數字出版與版權的幾個問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02-21.
[2]柳斌杰.加快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J].現代出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