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在談到少將郭正鋼被查時表示,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孩子沒有教育好,父母也難脫其咎。
兩會召開之際,解放軍公布再打14只“軍中老虎”,其中郭正鋼赫然在目。劉建認為,這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反腐打貪、從嚴治軍的決心。
天底下的父母何止千萬?父母也是千差萬別的。一個人在普通家庭中長大后,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去創造幸福生活;但假如父母是個“官”,那么就可能對孩子繼續發揮重要的影響力。如果老子是“英雄”,那么兒子也易成“好漢”。父母+官員的雙重身份,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小視。如果這樣的父母在孩子成人之后,自己既不能做表率,也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甚至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結果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
由“父母之責”,很容易聯想到領導之責。一個官員落馬了,首先當然是咎由自取,但他的領導就沒有一點責任嗎?他是怎么提拔上來的?平時對他的教育管理如何?存在塌方式腐敗的地方,主要領導更是難脫干系。
那么,主要領導出了問題又該如何呢?江西省委書記強衛說,“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我的前任蘇榮違紀違法的處理決定,決定移送司法機關,中央也通報了蘇榮違法違紀的事實。”“蘇榮的問題長達十余年,在江西他擔任省委主要領導期間,他和他的家人、親屬,違紀違法的問題可以說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為什么能到如此地步?
有人說,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這是一個絕對判斷,但這話要看怎么理解。如果認為相信組織,就是相信自己所在的這一級組織,甚至就是相信這一級組織的主要負責人,那么蘇榮的問題長達十余年、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以及一些地方或部門出現塌方式腐敗,都不是什么不可想象之事。
因此,上述理解顯然是有缺陷的,雖然在現實中仍有頑強的生命力。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在父母之責、領導之責之外,顯然還有組織之責的存在。
(半月談網2015.3.10 滕朝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