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6月5日,山西衛視在京召開“花開四季就是我——《你貴姓》《天下尋寶》6.15上線暨山西衛視晚間節目帶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出擊21:45后晚間黃金時段。
山西衛視“花開四季就是我”主題涵蓋五類文化節目,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歌、戲曲、姓氏、文化鑒賞等多個類別。
要把文化節目做到叫好又叫座,絕非易事。
山西廣播電視臺臺長郭健認為,做文化節目不能端著架子,拒人于千里之外,要通過娛樂的形式,讓大家喜聞樂見并接受,這對電視節目的發展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山西衛視總監陶億笑表示,是政策給了平臺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現在做節目一定不要扎堆,要考慮你是誰,做出自己的特色來,才能促進電視業百花齊放。山西是文物大省,民歌戲曲是特色。山西洪洞大槐樹是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表里山河、傳統文化都需要山西衛視用創新的電視手法來做好時代的表達。”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文化節目的收視率初期可能不會很高,但具有恒常性,只要這類節目能守住電視文化的底線。英國BBC的收視份額只占英國電視市場的30%,但它的作用不能簡單用收視率來評價,它創造了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對我國的文化節目也要這樣評價。”
差異化定位的文化節目帶
今年年初“一劇兩星”政策的落地,加速了衛視綜藝節目的風云變幻,在真人秀觥籌交錯間,山西衛視沒有盲目比拼明星大綜藝,而是沉下心來,在內容上精耕細作,讓節目不浮夸,接地氣。
郭健表示,“做文化特色節目帶是山西廣電人多年的夢想,作為一家省級媒體應該有自己的立場、態度。”
據山西衛視工作人員介紹,從長期培育的名牌節目《歌從黃河來》《走進大戲臺》《老梁故事匯》,到新推欄目《你貴姓》《天下尋寶》,再到融合跨屏概念的季播新生代節目《沖關大峽谷》《家有喜事》,周一至周日具有山西衛視“民族范 中國風”頻道氣質的節目集中上線播出,逐漸形成一條自有品牌節目帶。
陶億笑告訴記者,“山西衛視正在努力把每一個節目都用持之以恒、不斷改善、不斷創新的手法打磨出來,同時也在思考,確立‘民族范 中國風定位后,如何放大這一理念,靠單一品牌節目是不夠的,需要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節目,才能形成整體的合力。”
山西衛視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山西衛視從老牌知名節目入手,全面改版升級,加入年輕時尚元素,引入知名主持人白燕升、戴軍,啟用網絡新晉辯論高手馬薇薇,一系列地舉措讓《歌從黃河來》《走進大戲臺》《老梁故事匯》等長期培育的品牌具有了時尚魅力;而后起之秀《你貴姓》《天下尋寶》從脫口秀和大眾情懷出發,打破了傳統文化節目的固有模式。
《沖關大峽谷》《家有喜事》就是這樣的輕松文化節目,前者以實景山水為特色,體現文化旅游新概念,并積極拓展同名手游,倡導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后者將購物元素巧妙地融入綜藝節目之中,實現了全民跨屏互動,把觀眾直接變成消費者,打造出國內第一檔集綜藝、購物、服務等多種元素于一體的大型電視節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認為,“現在920是衛視競爭熱點,但山西衛視敢于做創新安排,在晚間9:45編排節目帶,展現了從領導到團隊的決心。”
節目帶集群發力廣告市場
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化節目創意再好、內容再精當,如果不能變現,最終都會難以為繼。
面對文化節目如何落地的問題,陶億笑表示,“在全民創業的創客時代,山西衛視要給那些成長中的小企業提供出口,這也是平臺的機遇。一個新興企業有好的產品,但規模有限,不可能花費幾個億的資金去投入廣告。現在就是看誰能夠迅速地跟上時代步伐,更快地為受眾、客戶提供所需,誰就會在新時代贏得機會。”
據悉,山西衛視在重視精品的同時,也開始鍛煉團隊的產品概念,從設計、錄制,到品牌推廣、線下節目推廣,延伸產業開發等方面都讓團隊去靠攏市場及受眾,培養團隊全盤考慮的能力。
目前,山西衛視晚間945節目帶全部實現了廣告客戶投入,其中不乏今麥郎、清潤飲料等快消品知名企業。
《天下尋寶》就是一個文化產業鏈能夠無限延伸的節目,不僅可以冠名合作,還能搭建橋梁,走進拍賣市場。而《你貴姓》則從節目策劃初期,即與廣告商接洽,“讓姓氏節目深邃內涵很好地契合了堿法蘇打水的氣質,營銷效果極好。”節目營銷團隊介紹。
《沖關大峽谷》和《家有喜事》也都緊跟時代步伐,按照全媒體思路,采取T2O媒體融合方式打造節目。據山西衛視提供的資料顯示,自2014年10月開播以來《家有喜事》不僅收視屢創新高,在產品銷量上也實現突破性增長。自今年1月起,《家有喜事》總進線達到10萬條,總訂單超過50%,銷量總金額突破三千萬。
喻國明對山西衛視的營銷策略表示贊同,“未來有一定質量的節目保證平臺的基礎成本,節目帶集群效益優先原則會成為新方向,即:制作內容可能是中等質量,但采取集群或打包的方式后降低成本,具有長尾效應,是比較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