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2015年11月,在福州舉辦的2015農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為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新要求,農業部信息中心聯合全國31家省級農業信息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旨在圍繞促進全國農業信息化工作,建立政產學研溝通、交流、協同工作機制,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深化合作,持續增添農業信息化工作動力與活力,驅動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發展。
據介紹,該聯盟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農業信息化溝通、交流、協同、協作組織,將以繁榮農業信息化事業為目標,以具體項目為基石,以擴展業務應用為出發點,以資源共享為突破口,通過資源開放、集聚和融合,實現業務創新和價值增值。聯盟成員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人才優勢,整合需求、形成合力,構建全國統一以及區域性應用大平臺,統籌業務系統建設,統籌應用宣傳推廣,實現業務協同。
按照總體規劃,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包括了全國農業信息化智庫、農業信息化30人論壇、農業信息化培訓基地、“12316”研究院、部省協同業務部等工作板塊。其中,全國農業信息化智庫涵蓋了戰略規劃、通訊網絡、系統建設、安全保障、監測預警、新媒體應用、服務推廣等七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建設目的在于形成農業信息化各領域的核心引領團隊及領軍人物。農業信息化30人論壇將充分依托全國農業信息化智庫,挑選農業信息化領域內具有極高知名度與影響力的領軍人物組成,并邀請在政府、學界、商界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在農業信息化領域中具有深厚理論背景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嘉賓。論壇將通過定期及不定期的組織活動,為論壇成員提供一個充分溝通交流的平臺。農業信息化培訓基地主要是利用全國農業信息化智庫資源和農業信息化30人論壇平臺,提升全國農業信息化人員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素質,并向農業信息化領域輸送適用人才,以適應農業信息化發展要求。12316研究院主要負責制定“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規劃編制、方案設計、規范制定、應用推廣以及專家隊伍組織管理等工作,以此挖掘12316潛力,充分發揮12316的作用。部省協同業務部旨在統籌協調部省信息中心重點工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統籌規劃,共建共享。
會上,聯盟發起方農業部信息中心宣讀了聯盟倡議書。
這一倡議是根據黨的十八大“四化同步”的發展戰略而提出的,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加快互聯網在農業中應用,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迫切需要加強彼此間的配合,融通農業信息化研究、管理、服務和實際應用開發工作,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信息化全面協調發展,共創農業信息化事業美好未來。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的成立,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密切農業信息化組織間的聯系,形成持續增強農業信息化工作動力與活力的機制,有助于進一步推進農業信息化事業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
農業信息化與現代農業的發展相互促進,互為支撐。信息化要為農業農村服務,就要解決四個實際問題:一是生產智能化;二是經營網絡化;三是管理高效透明;四是服務便捷靈活。在促進生產智能化方面,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國家物聯網示范工程智能農業項目,就是從產業的角度解決生產智能化的問題。而在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方面,農業信息化聯盟將發揮巨大作用。農業信息化能夠推動“互聯網+”的思路廣泛深入到農業農村各領域,解決農產品生產出來之后,如何借助于電子商務、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全流程設計,以解決“賣難”和增收的問題。在管理的高效透明方面,農業信息化聯盟促使資源共享,合作發力,使農業管理問題能夠在一個平臺上運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服務便捷方面,農業信息化聯盟將推動新媒體在農業生產和農業信息傳播方面的巨大作用,增強與農戶之間的互動,能夠精準地捕捉到農業到底需要什么信息和服務。
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的成立在業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申報工作非常踴躍。目前,申請加入聯盟的單位總計2516家,加盟人數達60710人,申報主體涵蓋了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農業信息中心體系單位、科研院所、企業、中介組織(包括社會團體及協會),以及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等經營主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