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燕
摘 要:目前小學的數學課堂較之其他科目的課堂來比略顯枯燥。課堂上互動交流略顯不足,學生的心聲更是很少能被認真傾聽。針對于此,對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并且對于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有效的傾聽與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數學;課堂;交流
一、數學課堂交流概述
數學課堂的交流是指在數學課堂進行當中通過數學語言的運用,用聽、說、讀、寫等方法所開展的一系列的傾聽、交流和互動。數學交流不只存在于數學課堂當中,在一切與數學教學和學習有關的過程中都會存在。數學課堂交流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對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完善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小學數學課堂為何缺乏有效溝通
1.學生之間缺乏平等溝通的機會
由于學生自身素質和心智發展水平不同,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之間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同,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困生本身在一個班集體中就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甚至是在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上會存在不平等的現象。學困生由于自身表達能力可能不是很完善,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教師在進行傾聽的同時也可能無法真正理解學生的表達意圖,這就造成了溝通上的障礙。所以說,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傾聽和溝通上一定要對班級里的學困生進行一些合理的傾斜。多讓學困生進行發言,多傾聽他們的觀點表述,多對他們的發言進行分析,最后一定要給他們及時合理的反饋。這樣的傾聽與反饋能不斷地增強學生溝通的積極性。
2.沒有做到真正的傾聽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講解,學生做題這樣的一個模式,教師也很難意識到讓學生發言,自己安靜的傾聽對課堂的積極作用。甚至連學生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很少對課堂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對課堂的設計如何,對課堂的效果如何是最有發言權的。有時學生對課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學習的困惑向老師進行表達,但是有的老師只是象征性的傾聽了,而不沒有真正地用心傾聽,用心去感受學生表達的實質內容是什么,也沒有給出相應的建議或者對不妥善的地方進行改進,那么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失去了與老師交流的意愿了。
3.交流只停留在知識范圍
有時數學老師也會設置交流機會,但是往往還是局限在知識點上,沒有進行有效的拓展。這就導致了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往往只會就學習的內容進行交流,而別的方面就不會交流,這也是對學生日后發展的一種制約。
4.課堂交流機會相對較少
數學教學本身存在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不僅需要識記公式,而且還需要不斷地做題進行糾錯和鞏固。這也是數學課堂交流機會比較少的原因。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進行課堂交流的設計,要多方面的學習,把課堂交流的教學策略實施好。
三、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有效交流的教學策略
1.營造出利于課堂交流的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要營造出有利于課堂交流的氛圍。氛圍應該是輕松的,應該是愉快的,而且應該是機會平等的。老師要鼓勵學生勇敢發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不太好,或者是相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更是要多多地進行鼓勵。老師要多進行交流話題的設定,交流話題不只要有利于知識點的掌握,同時也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說,可以把公式等學習內容編成兒歌或者律動的形式,在課前和課中帶領孩子們唱兒歌或律動,使課堂保持輕松快樂的氛圍。
2.建立出多向的課堂交流模式
課堂的交流模式要進行多樣化的設計,不能只是老師和學生的單項交流,也不能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單項交流。而應該是學生和老師、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甚至是把交流延伸到與友誼班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模式才是徹底的,作用更大的。比如說,可以舉辦小組內或者是友誼班之間的辯論或者競賽,在辯論或者競賽中實現課堂的雙向交流。
3.老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學生因為心智和智力發展的水平限制并不能獨立完成這個課堂交流的任務。只有老師在課堂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才能使課堂交流有序順暢。教師不只要引導孩子們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們去就別人的問題和觀點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使交流真正地發揮作用。比如說,講解圖形的面積和體積時,就不能簡單地讓學生背下公式,而要引導學生分析公式的推導過程,這樣學生自然能記住公式,并且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分析與論述,我們明白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有效交流的教學策略究竟有多么重要。我們不只分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為何缺乏有效傾聽和有效溝通的原因。同時也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有效傾聽和有效交流的教學策略有哪些。我們的小學教師應該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再多多地進行分析與研究,并且不斷和專家進行交流分析,不斷地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秀琴.利用數學課堂開展數學交流[J].科技信息,2008(13).
[2]高向斌.課堂教學交流初論[J].教學與管理,2005(2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