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潔 郝艷冰 喬秋閣
1.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肛腸外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全科醫療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3.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普通外一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隨著疾病的進展,藥物治療效果逐漸下降,最終可能對藥物治療無效而需要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因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且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2]。有研究表明,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3-5]。因此,在圍術期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服務很有必要。本研究對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探討應用優質護理前后患者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情況。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慢傳輸型便秘符合羅馬Ⅱ診斷標準的診斷[6],所納入患者發病時間>1年、均對藥物治療無效需手術的患者且具有手術指征。2013年10月~2014年5月納入2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女 11例,男 9例;年齡 20~58歲,平均(38.7±4.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小學 5例,高中及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8例。2014年6月~2015年4月納入30例設為干預組,其中女18例,男12 例;年齡 21~59 歲,平均(37.5±4.6)歲;文化程度:初中及小學6例,高中及大專10例,本科及以上14例。排除不愿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既往有精神疾病者、交流有障礙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對調查內容均知情同意。
患者均采用腹腔鏡手術:全結腸切除、回-直腸吻合手術適用于結腸無張力的患者;結腸次全切除、盲腸-直腸吻合術適用于局限性結腸無張力的患者。兩組均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如術前腸道準備、術后常規護理等。
除常規護理外,干預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一般患病時間長,經內科治療無效后才選擇手術治療,此時患者常表現為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要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焦慮抑郁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評估,并根據嚴重程度有重點地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疏導,并對患者的疑問進行充分解釋,打消其顧慮,以保證患者的身心處在可手術的最佳狀態。②術前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并加強飲食指導,對患者講解引起便秘的局部和整體因素,告知患者警惕發生糞便嵌塞的危險性。③術后護理:術后要進行正確指導訓練,包括避免重體力、少屏氣,飲食執行“三多”方案,即多飲水、多食粗纖維食物、多運動;鼓勵患者清晨起床后就排便,此時結腸的活動能力最強,或餐后排便,餐后可刺激胃結腸反射因此可促使排便;術后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手術狀況及生命特征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分散患者對手術、對疼痛的注意力,并進行心理疏導;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為腹瀉,責任護士應做好應對措施。
1.3.1 焦慮抑郁評定[7]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是一種自評量表,用來評定綜合性醫院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本量表共包括14個條目,其中7個條目用來評定焦慮,即焦慮亞量表[HAD(a)]=1+3+5+7+9+11+13;另外7個條目用來評定抑郁,即抑郁亞量表[HAD(b)]=2+4+6+8+10+12+14。每條分 4 級(0、1、2、3)計分,共計0~21分。亞量表評分:0~7分為無癥狀;8~10分為可疑存在;11~21分為肯定存在。
1.3.2 生活質量評定[8-9]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評定,從軀體功能(10條)、生理功能(4條)、軀體疼痛(2條)、總體健康(5 條)、活力(4 條)、社會功能(2 條)、情感職能(3條)、心理健康(5條)8個維度35條(36條中一條不納入評分標準:“自我對健康狀況改變”的評價)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最終計算得到的標準分數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3.3 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 護理干預4周,參照文獻[10]內容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3類并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分:滿意(90~100分),一般滿意(>60~<90 分),不滿意(0~60 分)。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3.4 問卷調查時機 患者在入院時進行問卷調查。入院后即采用持續性護理,直到觀察期4周結束。護理1周時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分別于入院時(設為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1周(此時調查結束后手術,只調查焦慮抑郁量表)、護理干預4周(即術后3周時)進行調查。
1.3.5 質控標準 對參與調查的人員(均為主管護師以上職稱)進行問卷發放前培訓,統一指導語。發放問卷前告知患者調查問卷的內容,取得患者同意,患者填寫問卷時不能進行指導,30~50 min患者填完問卷,并現場回收。由2位主管護師將問卷內容錄入電腦,并進行二次錄用以保證結果的真實可靠。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干預前焦慮亞量表評分、抑郁亞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1、4周,干預組焦慮亞量表評分、抑郁亞量表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分,)
組別 焦慮亞量表評分 抑郁亞量表評分干預組(n=30)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1周護理干預4周F值P值對照組(n=20)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1周護理干預4周F值P值兩組護理干預前t值P值兩組護理干預1周t值P值兩組護理干預4周t值P值10.25±1.26 6.54±1.56 4.42±1.37 9.32<0.05 10.34±1.56 7.46±1.32 5.68±1.61 7.89<0.05 10.31±1.24 9.87±1.37 9.44±1.56 0.18>0.05 10.38±1.49 9.84±1.75 9.81±1.68 1.20>0.05 0.32>0.05 0.29>0.05 5.79<0.05 3.64<0.05 7.66<0.05 5.73<0.05
兩組護理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干預4周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護理干預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3。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病程較長,多數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認識不夠,治療效果時好時壞,疾病癥狀逐漸加重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1-13]。研究表明,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是一種生物-心理-社會疾病,發病因素較多,包括飲食和精神心理因素,而且發病過程中患者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增加了手術無效的危險倍數[3,14]。因此,對患者在手術前后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目前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模式也發生了改變,由最初的疾病護理轉為疾病-心理-社會全方位的護理。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還要掌握一套科學、系統的護理方法,進而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15-16]。本研究中筆者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優質護理服務是目前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主要內容是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從整體上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水平,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服務[17-21]。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不是機械的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而是在常規操作的基礎上把護理內容深入到患者心中,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提供的服務盡量達到患者的內心需求,使患者從護理中獲取精神心理的滿足和內心的安全感[22-26]。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軀體功能 生理功能 軀體疼痛 總體健康 活力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 心理健康 總評分干預組(n=30)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4周t值P值對照組(n=20)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4周t值P值兩組護理干預前t值P值兩組護理干預4周t值P值52.38±4.32 70.45±7.72 3.16<0.01 71.26±8.34 88.61±9.23 3.15<0.01 59.62±5.48 72.69±8.57 3.04<0.01 52.23±4.56 74.78±6.44 4.08<0.01 61.34±5.75 70.85±5.96 4.98<0.01 70.96±5.86 78.21±5.87 2.12<0.05 45.43±3.31 69.89±3.34 4.76<0.01 51.57±4.41 76.28±4.85 4.69<0.01 58.10±5.04 72.22±5.63 3.08<0.01 52.45±4.51 54.32±3.76 0.07>0.05 70.54±7.23 71.18±6.97 0.15>0.05 58.96±5.65 58.62±4.67 0.24>0.05 52.29±4.24 55.32±3.49 1.06>0.05 61.46±5.58 61.45±5.68 0.02>0.05 70.78±4.53 72.34±5.23 0.09>0.05 45.68±4.21 47.25±3.46 0.14>0.05 52.01±4.77 53.08±4.49 0.12>0.05 58.13±5.02 59.56±4.23 0.26>0.05 0.13>0.05 0.34>0.05 0.41>0.05 1.30>0.05 0.89>0.05 0.15>0.05 0.27>0.05 0.22>0.05 0.45>0.05 2.75<0.01 3.17<0.01 3.06<0.01 3.97<0.01 4.96<0.01 2.04<0.01 4.71<0.01 4.61<0.01 3.11<0.01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本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結果發現護理干預1周,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明顯減輕,干預4周發現,患者焦慮抑郁癥狀顯著改善,但對照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癥狀無明顯改善,且干預組焦慮改善亦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后,提示優質護理可較好、較快地改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使患者術前即能調整心態使情緒歸于平靜,可以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后康復治療。優質護理干預4周,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干預前和對照組,對照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在干預前后無明顯變化,提示優質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治療。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優質護理服務內容達到了患者對護理的要求,患者從內心真正地接受了這種個性化的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可明顯改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和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吳磊,錢群,江從慶.結腸次全切除、逆蠕動盲腸直腸吻合術治療慢傳輸型便秘[J].臨床外科雜志,2010,18(4):282-283.
[2]趙松,王李,童衛東,等.單孔腹腔鏡結腸次全切除聯合盲腸直腸逆蠕動吻合術治療慢傳輸型便秘[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8):650-653.
[3]謝振年,李東冰,賈小強,等.焦慮和抑郁在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評估初探[J].世界中醫藥,2013,8(9):1033-1035.
[4]袁玉峰,錢群,劉志蘇,等.影響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手術療效的因素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22(11):830-832.
[5]徐華.成人慢傳輸型便秘的手術治療進展[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4):130-132.
[6]中華消化學會胃腸動力學組.我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J].中華全科醫學,2005,8(2):119-121.
[7]葉瑞繁,耿慶山,陳劍,等.3種焦慮評定量表在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3):271-273.
[8]方積乾.生存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263-268.
[9]劉靜,舒強,王潔貞.用SF-36量表評價紅斑狼瘡患者生存質量[J].中國公共衛生,2004,20(11):1383-1384.
[10]馮祺榮.母嬰床旁護理對初產婦自我護理能力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10-111.
[11]趙希忠.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精神心理障礙的規律分析[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2.
[12]張晨靜.心理狀態與針刺結合麥粒炙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療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1.
[13]陸永海,陳建豐.兩種藥物聯合對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結腸傳輸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3):59-61,64.
[14]江濱,丁曙晴,丁義江,等.腹腔鏡回腸直腸側側吻合分流術治療頑固性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研究[J].臨床外科雜志,2010,18(12):822-825.
[15]張冬梅.現代醫學模式與心理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9):776.
[16]馬偉光,劉華平.護理服務落實情況及病人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92-94.
[17]蘇立平.優質護理服務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4,36(8):1259-1260.
[18]顏超,張敏,祝剛,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神經內科患者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147-148.
[19]楊玉英,高曉馨,張志芳.護理服務受限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1):60-61.
[20]賈曉雁.優質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7):140-143.
[21]周珍萍,李叔國,黃靜.優質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同步適形調強放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4):134-136.
[22]董春玲,張雅麗.優質護理工作模式及效果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8):36-39.
[23]韓瑤芳,周國莉.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2):140-143.
[24]岑朝蕾,董曉武.優質護理干預對PICC置管腫瘤患者依從性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149-151,154.
[25]蔣斐斐,平金良.優質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1):146-149.
[26]de Bruin SR,van Oostrom SH,Drewes HW,et al.Quality of diabetes care in Dutch care groups:no differences between diabete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morbidity[J].Int J Integr Care,2013,13(2):e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