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 要: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主的耗電量僅為普通照明系統的25%,智能照明系統已經成為當前照明技術研究的重點領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照明控制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因此本文結合當前的照明控制系統,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新技術。
關鍵詞:智能;照明系統;新技術
智能照明系統是利用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等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實現照明系統根據不同的環境、客戶要求等自動采集信息,并且根據采集的信息進行匯集等,以此達到最理想的控制效果。智能化照明控制技術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節約能源,需要我們加強智能照明控制技術的研究。
1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優勢及理念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主要是通過節能模型控制、智能開關以及職能調光等工具,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F代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主要采取的技術是電工控制技術、微電子應用技術、節能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但是無論采取哪種現代控制技術其都要以不對光源設備構成使用影響,不能對電網產生污染,人的眼睛屬于感覺器官,其能夠根據大范圍的照明等級進行調節,但是眼睛的視覺器官有一個最佳的使用等級,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最終目的就是滿足人眼睛的最佳照明范疇,這就需要處理好燈光與自然光之間的關系,以此滿足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
由此可見,智能照明控制技術的發展以及優勢,促使著人類產生了新的理念,既要追求營造良好的光環境,根據不同的場景實現不同光的要求,比如在白天當房屋室內的光線比較暗時,照明系統要自動打開;同時也要注重能源的節約,實現綠色生產。
2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新技術研究
隨著智能照明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實踐中被廣泛應用的各種智能控制技術出現了一些弊端,這些弊端的存在不僅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果,而且也不利于節約能源的要求,因此基于我國當前的技術發展,闡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新技術:
2.1 數字式準靜態被動人體探測技術
隨著PIR技術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場所實現了智能控制照明系統,但是此種技術無法對靜止狀態的人體進行檢測,也就是說當人在智能照明環境下,如果人體處于靜止不動狀態時,該系統就會因為檢測不到人體,而發出關閉照明系統的指令,結果會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此種技術還會因為人體溫度與環境溫度接近時,其探測靈敏度就是降低,這樣的結果就會出現系統發出頻繁關閉與開啟LED燈光的指令,因為燈具的頻繁操作而影響到其使用壽命,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技術改進這一缺陷。數字式準靜態被動人體探測技術則有效解決了該問題,這是因為人體即使在靜止狀態下,其身體也會有動作,而該技術就是從這些動作著手的。
數字式準靜態人體探測器就是基于智能技術的一種模擬處理信號的設備,其主要包括模擬和數字信號兩個部分,模擬處理就是將PIR信號擴大到合適的電平,并濾除帶外噪聲。而信號處理器則是對信號進行數學運算,其主要使用單片機進行格式的轉換。比如在工廠的車間入口的照明自動系統,尤其該區域處于風口位置,因此信號探測系統常常將刮風的信號作為人體信號進行操作,結果導致LED燈管的頻繁操作,因此需要進行探測信號的識別轉換。轉換的具體規律:首先是因為刮風噪音的規律與人體動作的規律非常相似,因此需要采取FFT將二者進行區分,然后再根據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將動作信號與界外噪聲進行區別,以此得到人體識別信號。這樣經過設置的延時,就能夠準確地獲得人體探測信號。數字式靜態人體探測器運行結構見圖1。
2.2 照度優先控制技術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最大優點就在于對照明系統進行自動控制,目前智能自動控制主要是采取紅外燈控開關,就如同在樓道內安裝的聲控開關,雖然此種開關實現了資源的節能,但是由于開關安裝的位置距離燈控的位置比較近,但是卻存在燈具開啟光反饋影響因素,也就是當智能控制系統探測到有人存在時,其會根據探測的照度值大小決定是否開啟LED燈具,而一旦開啟燈具之后,只要在信號感應區內有人存在,燈具就一直處于開啟狀態,直到人離開探測區。使用該技術要求其線性度和穩定性要有極高的環境,因此其在企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但是很多企業在使用該技術的時候所采取的照明燈具為光敏電阻活光電二極管,這樣使得技術得到不有效的發揮,為此可以選擇線性光電傳感器作為集成光電轉換原件,滿足照度優先控制的要求。
2.3 具有照度優先和準靜態檢測功能的數字式節能控制器的實際應用
基于實踐,研發具有照度優先和準靜態檢測功能的數字式節能控制器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通過研發該控制器可以實現照度、溫度以及感應的可調節性,并且根據實際要求對環境進行設置。通過對應用具有照度優先和準靜態檢測功能的數字式節能控制器用戶的調查發現,使用該控制器之后得到節能效果,平均節電率在40%左右。
3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智能照明控制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與更新,因此在設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時一定要結合當前的新技術實現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不斷優化發展。尤其是在我國提出“互聯網+”戰略之后,將“云”概念融入智能照明系統中是當前智能控制的研究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梁人杰.智能照明控制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J].照明工程學報,2014(04).
[2]敖弟維,王亞偉,等.基于紅外傳感器的智能教室照明控制[J].裝備制造技術,2012(05).
[3]黃程云,韓哲.智能照明節電控制新技術[J].節能技術,2013(11).
[4]武昌俊.自動檢測技術及應用[M].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