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英
摘 要:對大西高鐵綜合試驗區段CTCS-3級列控系統工作原理、各部分組成著手,對無線超時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并通過實際案例進行說明。
關鍵詞:移動通信;列控系統;無線閉塞中心;無線超時
CTCS-3級列車控制系統通過GSM-R網絡實現車與地信息雙向傳輸,其無線閉塞中心(RBC),將機車行駛區間的軌道電路狀況、聯鎖進路等信息,生成相應的行車許可、線路狀態參數、臨時限速數值等信息傳送給列車;車載設備根據這些信息控制列車速度,滿足動車組運行速度為350km/h和兩車之間的追蹤間隔最小3min的安全運行。
1 大西高鐵綜合試驗區段
大西高鐵北段原平西至陽曲西為綜合試驗區段,線路長86.66km,列車最高速度350km/h,采用CTCS-3級列控系統,無線場強覆蓋為單網交織覆蓋,行車指揮系統為調度集中控制CTC。由于是在CTCS-2級列控系統上構成CTCS-3級列控系統,地面需增加信號專業管轄的無線閉塞中心RBC設備,車載設備增加鐵路無線通信系統的無線電臺和接收信息模塊,實現GSM-R雙向信息傳輸。
試驗段有隧道11處,5km以上隧道2處,隧道外場強覆蓋為直放站加天線方式,隧道內覆蓋為直放站加漏泄電纜方式。近端機數量15套,遠端機數量40套,直放站天線有13個,漏纜長度22km。在忻州西站設置3套地面無線閉塞中心,其中,RBC1為和利時公司RBC-HS,管轄原平西站至1號中繼站;RBC2為和利時RBC-2-HS,管轄陽曲西站;RBC3為通號RBC-TH,管轄忻州西站至2號中繼站。
2 列控信息傳輸原理
列控傳輸包括:無線閉塞中心(RBC)、GSM-R網絡和OBC(車載設備)三部分,連接如圖1所示。
RBC將列車行駛許可、列車行駛線路參數、臨時限速數值,通過ISDN服務器的PRI接口接入GSM-R網絡,傳給車載設備;RBC也通過GSM-R接受車載設備相關數據。
OBC即車載設備,通過MT(車載設備接口),利用RS422接口接入GSM-R網絡,實現車與地的雙向無線通信,監控列車的安全運行。
應答器向車載設備傳輸定位和等級轉換信息,向車載設備傳送臨時限速和線路參數,軌道電路實現列車占用檢查和發送閉塞分區空閑信息,來滿足后備系統的需要。
當列車前端通過地面所設預告應答器時,車載設備立即向RBC報告所處位置,RBC通過判斷分析向車載設備及時提供行車許可和轉換命令。當列車前端通過分界點所在切換應答器后,車載設備開始啟用CTCS-3級列控方式。當無線閉塞中心(RBC)設備故障或無線通信發生故障時,車載設備會自動降為CTCS-2級。當車以CTCS-2列控方式運行至出站應答器時,車載設備會重新呼叫RBC,與RBC呼叫成功后,重新轉回CTCS-3等級列控運行。
3 無線超時問題處理
3.1 原因分析
CTCS-3“無線超時”,是指RBC和列車無法正常通信時間超過T_NVCONTACT參數的設定值。天饋線故障、車載移動電臺與車載的通用加密單元連接故障、車載移動電臺故障或性能不好,都會導致接收信號質量差、車載自動保護系統ATP發生死機、OBC軟件故障等。超時原因可分為RBC側、OBC側或GSM-R網絡側故障。
①RBC側。RBC與CTC聯鎖之間的連接存在虛接或中斷、RBC軟件系統出現故障、RBC與移動交換中心MSC之間的2Mb/s傳輸鏈路出現中斷或存有誤碼現象。
②OBC側。天饋線存在故障、車載移動電臺與車載的通用加密單元連接故障、車載移動電臺本身故障或性能不好導致接收信號質量差、車載自動保護系統ATP發生死機現象、OBC軟件故障等。
③網絡側。傳輸系統設備硬件故障、傳輸2Mb/s鏈路連接故障、傳輸系統中斷造RBC與MSC通信中斷、GSM-R無線覆蓋設計不合理、無線信號質量差等。
3.2 查找無線超時原因方法
首先,通過網管查詢PRI接口相關數據,定位故障產生的準確時間、地理位置及RBC所在區域,分析中斷前數據流程是否存在異常及信令拆鏈過程。其次,查詢A接口的相關數據,查詢異常中斷模塊的全部切換情況,分析中斷時的信令拆鏈過程。最后,查詢Abis接口相關數據,定位網絡位置,記錄中斷前是否有切換失敗情況發生,分析中斷前的測量報告數據和信令拆鏈過程。綜合分析以上三接口數據,以時間為基準,得出無線超時原因。通過具體原因作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3.3 案例分析
大西高鐵綜合試驗段在動態驗收完后,出現過2次C3降級。
案例1
2015年7月17日12:12:29于忻州西站(K199+160)發生C3降級。
首先,通過接口監測跟蹤ATP終端占用網絡電平質量均正常。同時觀察測量報告報表觀察,網絡電平質量也正常。通過信令分析,本次呼叫拆線屬于正常拆線,同時拆線發起者為MT終端。從Abis接口信令截圖來看,這是一次IMSI重新附著過程,最終從現場反饋信息得知是司機重啟終端所致。
案例2
2015年8月11日10:34于陽曲西和忻州西間(K228+658)發生C3降級。
首先,通過接口監測跟蹤14982774908的ATP終端占用網絡電平質量均正常。同時觀察測量報告報表觀察,網絡電平質量均正常。其次,通過信令分析,10:34:08呼叫拆線屬于正常拆線,同時拆線發起者為RBC。10:34:33呼叫拆線屬于正常拆線,拆線發起者仍為RBC。
通過PRI接口分析:在10:32:18終端OBC向RBC3(92270103)發送通信會話開始消息155包(K236+154) ,10:32:21終端OBC向RBC發送通信會話已建立消息159包(K236+154),10:34:08 RBC向OBC發送拆線消息(K230+165),10:34:16 OBC與RBC3(92270103)建立連接(K229+482),10:34:29終端OBC向RBC發送通信會話結束消息156包(K228+658),10:34:33 RBC向OBC發送拆線消息(K228+658),10:34:26終端OBC向RBC發送握手消息136包,10:34:29終端OBC向RBC發送確認消息146包,從此判斷OBC與RBC間業務交互正常,RBC發起拆線。
RBC轉換正常流程應為在RBC分界點前14982774908起呼RBC3建立連接,RBC分界點后14982774880呼叫RBC2結束,轉為使用RBC3,但由于RBC3與14982774908 ATP拆線導致降級。綜上分析結果:此次C3降級是由于RBC轉換引起。
通過幾個月的試驗車測試數據來看,CTCS3無線超時導致降級的原因大致分為三類:第一是在試驗初期GSM-R小區切換不成功引起較多,第二是在無線通信網絡整改后RBC內部網絡連接或RBC切換不成功引起較多。第三是車載系統各部分連接松動或司機操作不當引起較多。目前降級逐步減少,整體列控系統已比較完善。
4 結束語
目前,大西高鐵綜合試驗段已經開通,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CTCS-3系統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分析故障案例,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才能運營維護好設備,才能為運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大秦重載鐵路電務技術與應用》編輯委員會編著.大秦重載鐵路電務技術與應用[M].中國鐵道出版社.
[2]孫斌,GSM-R網絡接口監測系統在高速鐵路運營維護中的應用[J].
鐵路技術創新,2011(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