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功業
【摘要】針對我國當前教育現狀,加強創業創新教育已成為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基于多年來對高校創業創新教育的調查和研究,高職院校創業創新教育開展得好壞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影響很大,良好的社會創業創新氛圍、政府幫扶機制的建立,學校領導重視,構建復式、實踐課程體系和籌資體系,搭建校內外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創業創新教育,與學生所學專業有機結合,才是提高職業院校創業創新教育實效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高職;創業創新教育;問題;對策
1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
1.1 創新教育。所謂的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具有有創新能力的人的教育。創新教育的終極目標是開發學生潛能、發揮學生特點、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挖掘學生興趣、把握學生生理、心理特點[2],對學生施加正面引導,促進創新思維發展,產生強烈創新愿望的教育,其核心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
1.2 創業教育。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的教育,并最終目標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創業所必需的領導力、全球化的眼光、敏銳的市場意識、務實踏實的作風、鍥而不舍的精神、組織運作能力和為人處事的技巧,還包括商業談判技巧、市場評估與預測、啟動資金募集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并使學生積蓄關于金融、財務、人事、市場、法規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培養“企業家型”復合型人才,培育企業家精神、企業創新體系,創業過程分析、創業機會與商業模式分析、創業計劃撰寫,創業團隊組建、創業融資、創業企業戰略管理、管理創業企業成長等方面的能力。
2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方法的探索
2.1創新教育的方法探索。
2.1.1 高職學生的學情分析。高職學生來自于三部分,一是來源于對口單招,是同專業的??粕ㄟ^招生院校設置的理論和實踐考試被錄取的;二是招生院校單獨從社會人員中招收來的;三是直接從高考分數線上分段錄取來的。
(1)來源于對口單招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經過2年的中專專業的學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且動手能力相對較強,也有成就感,只要引導得法,容易接受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
(2)來源于單獨招生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成分復雜,有復轉軍人,有在校的插班生,有企業人員,他們普遍具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只要引導得法,也容易接受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
(3)來源于高考錄取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成分單一,但思想復雜,總的來說,沒有專業概念,也沒有社會經驗。一部分“不服輸”者,因為高考時“馬失前蹄”,現在仍然不服高中時 “高就”的同學,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時,似乎發現了新希望,積極性高,但大多沒有目標,“就這樣啦,還能咋的”。如果引導不得法,難以接受創新創業教育。
2.1.2創新與創業意識的培養教育
(1)教師的示范作用。對學生進行創新與創業意識的培養,最重要的是教師的示范作用,往往事半功倍。老師創新或創業成果顯著的,學生容易模仿,使學生的興奮點提高,學生容易接受并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2)創新與創業活動的開展。創新與創業教育必須以活動為主要引導方法,才有實效性。這些活動既包括講座、座談、討論等啟發性引導,也包括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各種競賽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不少學生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創新創業教育。
2.1.3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教育。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首先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創新的基礎,學生如果發現了問題,并針對問題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創新。創業與創新不同,創業主要是尋找市場,市場就是商機,引導學生發現市場、培養市場是創業的先機。
2.1.4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教育。學生學會了發現問題后,就要引導學生思考解決的辦法。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有關,通過對學生創新技能的提高的培養[3],也促進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學生也會對專業技能的提高的興趣的提高。創業能力的培養,除引導學生發現市場外,還要從金融、財務、人事、市場、法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引導、培養,才能使學生的創業能力的提高。
2.2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探索。創新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從專業課學習入手,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專業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的渠道,最后使問題能得到巧妙的完滿的解決,還應該形成物化成果,指導幫助學生申報專利,這樣學生就更有成就感,就會深入研究問題,專業水平與專業能力將不斷得到提高。
3促進創新創業實效性的思考
受過創新訓練的學生,畢業后很快成為企業的技術創新骨干,受過創業訓練的學生,畢業后很快成為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而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畢業后雖有創新創業熱情但無從下手,想創新的同學不會申報專利,想創業的同學在創業初期項目就夭折,發展不起來。由此可見,創業創新教育的開展對學生后期的創新創業影響很大。
3.1選擇合適的創新創業項目。選擇創新項目應結合專業,結合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不能貪大求洋,突出“巧妙”思考解決問題。創業項目選擇應該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它包括:(1)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和初期的市場前景;(2)建設條件是否具備;(3)創業項目的技術路線和創業方案的經濟性分析;(4)項目的社會效應綜合分析。
切切不能讓學生僅憑創業熱情,盲目選擇創業項目。不懂得對項目綜合評估,不僅成功的幾率非常低,而且還會挫傷以后的創業熱情[4]。
3.2指導學生制訂創業計劃。創業計劃書對于創業成功與否非常重要,指導學生書寫、整理、草擬的過程就是深思熟慮、考察項目可行性的過程。創業項目計劃書內容主要包括:(1)摘要;(2)項目介紹;(3)創業計劃參與人員與組織結構;(4)項目的市場預測;(5)項目的營銷策略;(6)財務管理計劃;(7)市場風險綜合分析;(8)結論。
在創業書中如果能用管理學知識(PEST和SWOT分析模型)來深入分析會更為完美。如果創業之前沒有這個過程將會面臨很大的投資失敗風險。
3.3指導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創業團隊的組建是否合理,對于創業成功,特別是初期創業影響很大。創業團隊類型可分為兩大類[5]:
(1)核心主導型團隊。這種類型一般是團隊中有人構思一個創業創意,然后按自己的要求來組建。
(2)群體性團隊。根據彼此共同興趣共同進行創業的創意和商機探討,達成共識后開始行動。如果團隊沒組好,匆忙上項目只會忙得一團糟。
4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研究探索,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的實效性顯著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專業10-14級的5屆共有700余學生,共有授權100多件,在教育部組織的各類大賽中獲獎6項,在第6-9屆全國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意“發明杯”大賽中獲獎70余項,特別是建管14-3班43名學生,在《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課程學習中,就申報專利20項,足見創新創業的方法是正確的,實效性是高的。
參考文獻:
[1]吳樹山等,江蘇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2]巍然,直面現實,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3]陳愛玲,創新潛能開發實用教程,化工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4]曾培芳等,知識產權概論,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5]戴士弘,職業院校整體教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