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要】愛國主義是中國青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愛國熱情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石,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他們強烈的愛國熱情是國家和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新時期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高校管理部門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通過有效途徑和方式,在保護大學生愛國熱情的同時引導大學生將愛國熱情和責任意識結(jié)合起來,把愛國熱情轉(zhuǎn)化為立足崗位、刻苦學習、發(fā)奮工作的實際行動。
【關(guān)鍵詞】大學生;愛國熱情;愛國熱情保護和引導
愛國熱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和生命保障,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有的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當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他們表達愛國熱情的方式,直接關(guān)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大局以及中國青年的形象。
一、新時期大學生愛國熱情發(fā)展特點
大學生群體在年齡結(jié)構(gòu)、知識結(jié)構(gòu)和社會角色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點,他們精力充沛,是社會上最為活躍的群體,在表達愛國熱情方面有自己的特色。關(guān)于大學生愛國熱情的特點,學者們歸納出:模糊性和不成熟性、內(nèi)隱性和外顯性、高傳導性和可建設(shè)性、熱情有余理性不足、知行不一、不穩(wěn)定性和復雜性。
3.愛國熱情保護和引導存在的不足
1.說教有余而引導保護不足
從大學生愛國熱情的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愛國熱情具有很強的突發(fā)性,高校管理部門不能準確的把握和引導,往往是爆發(fā)之后再規(guī)勸,長篇大論的說教往往治標不治本,有些高校管理部門甚至采取門禁或處分的方法,這對學生的愛國熱情無疑是一種傷害。
2.粗暴壓制和打擊
特定時期,在大學時愛國熱情高漲時,要比平時更需注意手段和方法,切不可采用責任制的形式,通過層層壓制的手段來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過激愛國行為,要明白疏導優(yōu)于防堵。
3.只在突發(fā)事件來臨時才搞突擊式教育
很多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流于形式,只在突發(fā)事件來臨時才進行突擊教育,而不能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4.教學形式、內(nèi)容和方法雖多樣但創(chuàng)新不足
多數(shù)高校在對大學生愛國熱情進行引導時,往往會想到在一些紀念日進行一些主題演講、征文或歌唱比賽,而事實是,大學生們對此類司空見慣的教育形式已經(jīng)不再“感冒”,他們更期待一些實踐性強和內(nèi)容新穎的教育形式。
6.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沒有與大學生自身的成長成才相結(jié)合
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就應當回歸生活,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讓他們感受到個人的發(fā)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勢息息相關(guān)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其愛國熱情,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是比較空泛的,讓學生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大失誤。
8.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實踐中片面強調(diào)感性體驗和實踐認知,而忽略理性教育,往往會出現(xiàn)“狹隘民族主義”、“器物愛國主義”
這種片面強調(diào)感性體驗和實踐認知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方式,與在高等教育階段進行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活動的特性和要求是不相契合的。大學時愛國主義教育與引導應該既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也是一種理性教育,對大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與引導目標任務不能僅僅定位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方面,而應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愛國主義理性教育,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理性認知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鄭勝水.新媒體環(huán)境下引導大學生理性愛國的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3.
[2]陳霞.新時期大學生愛國熱情的保護與引導[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9,04:57-59.
[3]許亨洪,楊朝清.當代大學生愛國熱情的保護和引導——以功能沖突理論為視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2:35-38.
[4]吳慶,韓旭.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148-149.
[5]周小李,葉芃,范靜慧.引導大學生理性表達愛國熱情[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0:68-69.
[6]葉芃,周小李.大學生愛國熱情研究的拓展與深化[J].中國高等教育,2010,19:38-39.
[7]陳明.從釣魚島事件看高校對大學生愛國熱情的引導和保護[J].教書育人,2013,15:64-65.
[8]李君智.從激情到理性——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探討[J].湘南學院學報,2013,04:102-105.
[9]謝海燕.新時期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理性愛國教育的探討[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4:17-18+21.
[10]葉芃.引導大學生愛國熱情應強化理性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4:4-5.
[11]楊紅.大學生愛國主義與理性愛國教育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06:37-41.
[12]王雪梅,張曉輝,張靜.新時期高校管理部門如何保護引導大學生愛國熱情[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1:51-52.
[13]陳小芳.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芻議[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01:142-143.
[14]芩劍,王宗霞,夏一銘,周成江,其勒木格,其樂格爾.以釣魚島事件為契機激發(fā)大學生愛國熱情的調(diào)查與分析[J].科技視界,2013,02:101+135.
[15]王暉.關(guān)于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思考——以引導學生理性表達愛國熱情為例[J].河南農(nóng)業(yè),2013,08:27-28.
[16]宋靜.加強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探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3:73-75.
[17]楊向榮,王粲.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08:69-70.
[18]黃兆東.新時期大學生愛國熱情的引導與保護[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2,04:56-58.
[19]鄧濤.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途徑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J].決策與信息(財經(jīng)觀察),2008,12:102-103.
[20]張麗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如何保護引導大學生的愛國熱情[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4:239+241.
[21]何凡.新時期大學生愛國熱情引導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