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達
【摘要】商務英語作為高等院校新興的教學重點學科,其產生與發展是順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的時代產物。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與先進西方國家的學術交流,技術探討等領域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導致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這些需求不再單一的定性為專業強則能力強,因為國家真正需要的不僅僅是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和能力范圍內的人才,而是一些能夠“跳出去,帶回來”的、具備深厚外語功底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成為社會人才發展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國情對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進行正確的定位就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商務英語人才 高校 學生
一、加強培養高校商務英語人才素質的緊迫性
隨著我國入世后經濟的飛速發展,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出來素質過硬的大學生,漸漸成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符合中國國情需要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對商務英語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與日俱增。只有具備著與時俱進、綜合性素質高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家對人才的渴求。因此,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責任重大,找準學科定位,增強師資力量,開發實用性課程,專項教學,拓寬國際視野是未來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方向,也是能否培養出合格商務英語人才的關鍵所在。
二、當前高校培養商務英語人才的主要弊端
1.學生被動地吸收商務英語理論的教學內容,加上高校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合理,與現實生活相脫節,極少地接觸或參與到業務實踐中,一旦接觸實踐性強的工作崗位,涉及跨文化的溝通等就會無所適從,言不由衷,言語表達能力及頭腦思維能力都受到局限。
2.師資水平有待提高,既具有強專業素質又有很高人文素養的綜合性高校商務英語教師十分緊缺。因為商務英語專業是新生專業,大部分教師都是半路轉向,在摸索過程中進行教學,這樣往往是粗枝大葉,達不到精益求精,導致在學生頂崗就業時,在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操作能力時遇到障礙。另外,各大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發展水平、教學環境設施,參差不齊,對專業方向的發展定位依舊模糊。
三、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定位
在國外所有功能性外語都被歸為ESP類課程,而商務英語專業是我國特有的一門學科專業,是一門以英語為基礎,涉及到其他門類學科的綜合性學科,也可劃分到交叉類學科之中。因此,培養出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強、接觸新事物快、社會需要、市場需要復合型的英語商務人才,在日常的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中,流利、嚴謹、專業地處理各項業務,集形象、語言、氣質、文化等素質于一身,才是符合時代的要求,滿足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培養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復合型途徑分析
1.找準市場需求點,培養商務英語人才的應用型能力。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造就了對商務英語人才的渴求。高校教育應本著適應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改革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教學壁壘,以強化學生英語技能和專項業務實踐操作相結合為基點,找出適應新形勢的教學方法,觸摸人才市場脈搏,采取相應措施與之匹配,實現高校教師的理論教學傳承與實踐應用的創新。
2.校企聯合,尋求培養商務英語人才的良方。在高校校園環境內,不僅要創建像Only English-speaking Market和Coffee Theme English Corner的基地實踐教學,還要與校外的用人單位緊密聯系。因為用人單位是商務英語人才的棲身之地,也是他們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高校隨時反饋企業、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情況,按照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采取直培或者委培,也可以根據各高校所處的地域因素進行一些特色性人才定位培養模式研究。聘請用人單位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成功人士,進行實時輔導,有效的調整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案,拓展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縮短與崗位需求的差距。實現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對接,有利于在校大學生建立熱愛專業學習的信心,也有利于解決企業求賢若渴的需求。
3.加強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商務操作技能。針對教授專業性、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師,制定企業崗位培訓計劃,將一線教師與一線業務人員進行一段時期的角色輪換,既有利于高校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企業文化與技術的提升。增強教師的隊伍建設是培養高素質的商務英語人才的前提。目前各院校師資水平良莠不齊。有的院校教師隊伍,在“海歸”、商務專業外籍教師以及有著良好英語基礎、接受過外國先進商務理念的學者的引導下,汲取國際化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文化”,培養的商務英語人才出類拔萃,而有些院校的教學效果卻不如人意。因此,提供出國訪學,國內訪學的機會,高校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實現思想、技術、理念以及教學資源的共享,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有影響、有權威的論壇、學術會議以及商務師資培訓班,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學者來校內做講座,開拓視野,提高教學水平,對縮短各高校間師資隊伍的差異有重大意義。
4.改變英語教學模式,開設個性化的情境教學。開展個性化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創新思維的提高。高校學生的智力與個性呈多元化,不同個性和風格的學生之間互動,可以增加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個性的差異,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
在商務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以富含英語專業知識的商務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利用學生的個性,將學生引導入一個模擬情境,讓學生思辯。如:營銷案例中,銷售產品銷量下降,何因所致?如何改善?從而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和磋商,通過信息源的挖掘,數據的匯總,總結出各方觀點,然后進行評判。教師對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形式、人數都不予以限制,但要求整個過程中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強、表達清楚,表述語氣和語音正確,方為有效答案。
5.建設商務英語實訓室,構建網絡平臺,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利用商務英語實訓室模擬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訓室內,利用相應的商務流程教學軟件,如:SimTrade,3D仿真商務英語綜合實訓系統等,利用各種仿真式的情境進行教學,給商務英語學生提供實操的機會。學生在實訓室軟件的“小社會”中,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角色的分配下,遵循最新的國際貿易交易規則和交易流程,實施虛擬的外交貿易活動。安排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外國友人或對象,進行模擬涉外交易活動,從合同談判、簽訂到最終成交的過程,除按程序式的提問或回答外,還要求運用商務英語中符合專業邏輯的知識進行反問或質疑,內容要有創新,說服力要強,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商貿談判的緊張氣氛及技巧的重要,如何運用溝通、協商、合作等策略進行商機的把握,如何在談判過程中堅守自己的目標底線。貿易雙方用英語流暢、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從而掌握在外貿業務中要注意的各項要點。同時,還可以模擬各國的風土人情,進一步了解各國的生活、文化,進行各國的文化風俗交流,由此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溝通語言能力。
五、結束語
面對時代給予的挑戰和機遇,商務英語人才所表現出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型的素質被社會所青睞。高校教育在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要改變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科學合理地建構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體系,探索和調整新型的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商務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包宗鑫.培養英語專業人才面臨的挑戰與轉變方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
[2]周新云.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3]王婉華.復合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人文性缺失的深層思考及解決路徑[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5).
[4]林瑩,黎黎.淺析校企合作制在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2).
[5]周新云.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J].海外英語.2012(24).
*2014年度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課題名稱:商務外語專業群構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