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倫
【摘要】建立錯題本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夯實學習基礎、取得優秀成績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資源寶庫。
【關鍵詞】小學教學;錯題本
反思能讓人進步。反思的本質是:明白哪里犯的錯,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學而思的“思”是反思的意思,也就是說,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要不斷的反思,思考之前的不足,使今后看問題,想事情不重蹈覆轍。錯題本是反思的一種表現形式,非常適合中小學生。建立錯題本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夯實學習基礎、取得優秀成績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寶庫。
一、錯題本的建立
第一階段:凡是遇到錯題一律記下來。先把原題抄下來,把答案整理下來,有時間拿出來翻一遍,這是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是最難堅持的階段。因為往往發現整理的錯題是“沒用的”,感覺浪費時間,沒幾天就放棄了,使得家里有好些本只寫了三五頁的錯題本。但堅持記錄了十幾頁的時候,看前面記錄下來的題目,覺得很幼稚,覺得這么簡單的題整理下來,太耽誤時間。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記錄這些錯題,如果沒有經常看他們,也許現在不會覺得這么簡單。這樣,也就堅持下來了。
第二階段:有選擇性的記錄錯題,并且把更多的思考記錄下來。反思第一階段的錯題,覺得技術含量太低,對后來的復習作用不大,開始調整方法。把錯題直接撕下來,貼在本子上,這樣有必要講一下,“撕下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因為錯題總是讓人覺得惱火的,它們分布在各個角落,伺機搗亂,當把他們一個一個撕下來,貼在本子上的時候,心里覺得很踏實。因為那幾道錯題帶來的幫助,撕下來的全是有價值的東西。在整理答案不再只寫每道題的解答過程,而是思考當時如何錯的,把心得寫上去。
第三階段:錯題的整理歸類。建議大家在錯題歸一歸類,讓“錯”變得非常清晰。比如:標注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馬虎”等錯誤原因,標注出“錯誤知識點”,標注出“同類錯誤”等等。建議做如下歸類:不會做的題:主要表現在智力因素培養方面,對于知識結構性錯誤,重做一遍二遍錯題是十分必要的,這要視你自己對錯題的把握程度而定。這類錯誤是我們通過學習,建立自身知識體系時存在的漏洞,通過重做錯題,并認真分析,把這個漏洞補上,就可以健全我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用10分鐘的時間就可取得平時1~2小時的收益。也能發現自己究竟是學習行為方面存在問題,還是某些思維方式需要加以調整。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題:主要包括概念模糊以及記憶模糊兩類,對于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錯題,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是把公式給弄混淆了?還是把公式給用錯了?是理解錯了?還是記憶錯了?通過訓練可以有效地增進智力因素。會做的卻做錯了的題:主要表現在非智力因素培養方面,這類問題最容易被人忽視,常常會自以為是地認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會再犯這個錯誤的,然而,往往卻事與愿違,不會發生的事竟然又一次發生了。所以,別對自己的錯誤太溫柔,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消滅這類問題。
第四階段:錯題本不僅局限于整理錯題。有時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點,聽懂了,覺得很有收獲,把這個知識點整理一下,把相關題型整理下來,寫幾個思路。比如語文,可以把老師整理下來的有關讀音、詞語辨析,成語用法、好詞好句找時間整理下來這個錯題本是一個寶庫,把不會的吸收進來,然后有時間就翻一翻,變成自己的知識。另外,可以考慮運用出題法,針對自己的常犯錯誤,給自己出幾道題目,考察自己對概念掌握、條件運用和知識結合的理解程度。
二、錯題本的使用
閱讀:之所以出錯,大多因為知識點不扎實,所以對待錯誤要經常“見面”,就像“1+1=2”的問題,即使是夢中也不會出錯。
反思:做好錯題反思,避免再出失誤。對做錯了的題,從審題、對知識和原理的認識理解、推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避免在犯同類錯誤。做好題型解法歸類,拓寬解題思路。做好題型的解法歸類整理很有必要,既可以提高解題速度,又可以克服思維定勢拓寬解題思路,同時可以增強解答新的閱讀問題的能力。如果能將這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必能在學習上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同學間交換“錯題本”,互相借鑒,互有啟發,在“錯題”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
拓展:建議在“錯題本”上完善幾個功能,就像模塊一樣,讓“錯”變得非常清晰,如:標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錯誤”等錯誤原因;標出“錯誤知識點等”;寫出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等。
三、錯題本的意義
首先,錯題本是對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當我們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尤其是當我們對錯誤進行了總結之后,可能很容易就發現,一遇到什么類型的問題,自己就很容易出錯,那么,我們在這部分的基礎方面就需要下點功夫了!
其次,很多學習比較浮躁的同學滿足于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但是,認識往往不是很深。有時,即使讓他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其關鍵是步驟和過程。這時,建立錯題本,將錯題抄錄下來,并重新分步解出就顯得很有檢驗效果了,而且很有鞏固作用。
其三,錯題本不是簡單地將題目和答案抄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和預防類似錯誤出現的方法。這是一個自身逐漸學習和修正的過程,會讓自己對這一類錯題的認識逐步加深。
參考文獻:
[1]肖正忠著:《反思錯題,提升能力——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