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伶俐 董會蘭 許曉娟
【摘要】本文根據從中國專利數據庫和VEN庫中檢索的專利數據,對P2P流媒體進行了四個方面專利分析,結合P2P流媒體市場情況和技術發展狀況,對國內P2P流媒體市場發展策略提出了四點建議。
【關鍵字】P2P 流媒體 專利分析
一、引言
隨著世界技術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國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所以及其他機構紛紛開展專利戰略研究。專利分析不僅是爭奪專利的前提,更能為發展技術策略,評估競爭態勢提供極具價值的信息。
本文對國內外P2P流媒體技術專利進行了分析,有助于了解當前P2P流媒體技術專利的發展現狀,通過對P2P流媒體技術領域一些頗具發展前景的關鍵技術領域分析,提出了關于P2P流媒體技術發展的幾點建議,希望對P2P流媒體技術的綜合研究提供幫助。
二、P2P流媒體技術的專利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專利數據信息來源為中國專利數據庫(CNABS)中公開收錄的在華專利申請和VEN,檢索截至時間為2014年6月。
2.1 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從2004年起開始出現有關P2P流媒體技術專利的申請至2014年6月份,每年的申請量分別為5、18、43、53、53、54、53、53、29、20、2。
自2005年開始,P2P流媒體技術研究成為熱潮,與P2P流媒體技術相關的專利申請是一個快速增長狀態,特別在2007至2011年間,申請量每年以同一數字53(2009年例外為最大值54)增長,代表這段時間是研究高潮。2012年后數據雖然與專利申請公開時間滯后有一定關系,但已表明相關申請量呈現降低姿態。
2.2 專利技術領域分析
P2P流媒體專利技術領域總體分布主要體現在數字信息盼傳輸(H041)、圖像通信(H04N)電數字數據處理(G06F)、選擇(H04Q)、無線傳輸技術(H04W)和廣播通信(H04H).所占比例依次為64%、21%、9%、3%、2%和1%。由此可以看出,P2P流媒體技術創新主要在通信領域,這與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基礎網絡通信有著之間關系,這也從側面說明P2P流媒體以流式傳輸技術為基礎,在網絡通信方面有是技術熱點之一。
2.3 國內外申請專利數量比較分析
據統計在P2P流媒體技術方面的申請量總量為383件,其中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英國、德國、奧地利、加拿大以及中國臺灣所占總量的比重分別為88.72%、6.78%、1.83%、1.04%、0.78%、0.26%、0.26%、0.26%和0.26%。
從專利申請來源看,P2P流媒體專利申請主要分布在東亞、歐洲和北美,這些地區的經濟和互聯網相對發達,目前中國互聯網規模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說明P2P流媒體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市場的繁榮有著直接關系。
2.4 國內申請人分析
就國內外申請人分布情況來看,383件專利申請中有336件屬于國內申請。國內申請人的類型一般分為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和個人申請,公司申請以華為(19件)、中興(18件)、騰訊(18件)等最多;科研院所中,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占據著比較大的比例,申請量為25件,周外申請人則主要是微軟公司,47件國外申請中微軟占19件。從申請人從事行業來看,個人申請與非個人申請基本都具有網絡通信等相關行業背景,這說明P2P流媒體是一個技術門檻較高的專業技術領域。另外,中科院聲學研究所雖然專長聲學研究,但其在通信領域的技術不容小覷。
三、國內P2P流媒體市場的發展策略建議
由以上自勺專利分析可知,現階段國內P2P流媒體仍處于發展階段,市場處于快速發展期,商業模式還未完善;從用戶需求角度看,未來P2P流媒體市場規模可觀、商業潛力巨大。因此,國內企業可以從以下4方面來加強P2P流媒體業務的發展。
一、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構建新型產業鏈:
二、加強與高校合作交流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三、注重內容創新,加強內容的二次開發;四、政府政策保障,助力產業發展。
四、結束語
近幾年來寬帶有線網絡的P2P流媒體技術應用發展的越來越普遍與完善,P2P流媒體技術也日益走向成熟。P2P技術前景非常廣闊,可管理和運營的P2P解決方案和技術正處在發展之中,但目前還有不少的技術難點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安全和病毒問題、架構和定位策略的需要進一步優化、信用機制,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的客戶端等還需要不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