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康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人們手中的錢財增多,開始進行各種各樣的投資以及存儲。在工行、農行、各鄉鎮銀行的不斷涌入的情況下,為確保經濟效益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我國商業銀行需要進行轉型。在該文中將關于商業銀行轉型中出現的的問題以及面對不同問題的應對之道一一列出。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各銀行認識到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的發展,因此,各銀行開始尋求轉型來解決這一問題。國有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以及適應能力,確定了自身的發展方向;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析了現代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以及國內外金融環境的變化,也開始紛紛投入了轉型的道路,并且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轉型的道路中,也存在了不少問題。
1.商業銀行轉型中的問題
轉型缺乏實際行動。商業銀行雖然認識到了轉型的必要性,但是因沒有確定的方向導致無法將大部分想法付諸于實際行動中;因為沒有全方位的規劃導致無法正常處理傳統的公司業務和新進業務的關系,不能處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而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建立的研究設計、市場營銷、控制風險和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的服務流程因沒有具體的措施而沒有大力開展起來。
轉型內容性質相同。大多數商業銀行在轉型中將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作為重點,雖然各商業銀行打出的旗號不同,產品的形式不同,但它們的類型相似,換句話說,其產品的內容性質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其大多缺少自身銀行的特色,沒有銀行自己的特點。
零售業務的不完善。雖然商業銀行將零售業務作為轉型的重點,但由于其本身的位置不能確定,辦理業務時復雜不方便,缺少科學理智的發展規劃,沒有建立起一個全面的、適合國內經濟發展的零售業務經營管理機制。商業銀行缺少產品創新的意識,對于風險管理的方面也不完善。金融產品的創新關系到銀行的多個部門,而部門之間的溝通管理、成本造價高導致了產品創新的速度緩慢、升級的優化效率低。而零售業務的管理相對不完善。同時,零售業務的營銷機制不健全,導致許多人對個人銀行業務不了解,而新出的產品無法銷售。
電子業務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識和認可。首先,電子業務的宣傳手段和力度小,沒有使客戶完全了解電子業務的功能及作用。電子業務的宣傳僅僅著重于宣傳單頁和客戶經理的簡單講解,不能使大多數民眾了解并使用。同時其簡單的宣傳導致人們對電子業務的使用僅留在簡單的查詢以及轉賬結算上,對其他更深層次的功能不了解并且不能使用。其次,產品的售后不完善。對于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對于電子銀行的使用方法很難熟悉,而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完善的售后服務。但現在商業銀行的售后服務系統還沒有成立,不能幫助客戶解決疑難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客戶的使用熱情。
在海外業務的發展中,國內的商業銀行也存在不小的問題。首先,商業銀行只能以做國外華僑以及當地華人的業務為主,很難爭取到國外的業務。其次,零售業務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因為在當地的網點少,且缺少了解當地業務的工作人員,不能為當地人提供便利的服務,無法吸引當地人辦理業務,不能建立自己的客戶群。
創新能力差。目前,國內銀行雖在創新方面有了不小的成績,但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拓,這些創新顯得不足為道,并且很多領域由于沒有有效控制風險的方法而只能止步不前,任憑機會流失。首先,在創新的性質來說,不少銀行的創新業務性質相同,甚至于僅僅換個包裝就是自己的東西,沒有商業銀行自己的特色,不能根據市場的變化和不同銀行的差異作出正確且完善的方案。其次,出于商業銀行開發新產品的考慮,銀行的大多數目光都停留在市場的占有率和業務量的擴大上,而對于產品的經濟效益的原因關注較少,售后服務也不完善。
2.商業銀行轉型的對策
樹立正確的理念。商業銀行的轉型是一項大規模的工程。首先,轉型需要樹立先進及正確的理念。根據經濟風險的不同投入不同程度的資金,確保慎重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流程不完善導致客戶人群少且大多數業務屬于低端業務,從而使經濟效益低。商業銀行進行轉型的目的轉型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使商業銀行需要變化自己的經營模式,改變片面、盲目規模擴張的慣性思維,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以效益提高作為規模擴張的前提,保證各項業務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與外資銀行的競爭措施。國內的商業銀行與外資商業銀行競爭時,要利用中國銀行本土的優勢、在傳統業務上的優勢以及人脈的優勢來發展自己的新業務。不僅要保證傳統業務的優化發展,還要全面提升經營結構。同時在不同的方面分析自身的優點,例如現有的產品及服務、資源等,并在自己優點的基礎上明確核心業務產品以及使用產品的客戶群,大力發展核心業務產品,減少營銷成本及風險成本,獲得競爭的優勢,提高經濟效益。
零售業務的解決方案。零售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的重點發展對象,也存在不少的問題,要想增加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最重要的問題是向個人客戶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產品。目前,商業銀行不但要加緊現有產品的服務,還要盡快推出私人銀行業務。商業銀行應該逐步淘汰經濟效益少甚至虧損的產品;大力發展能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產品并將其逐步發展成為銀行的核心產品,并且圍繞核心產品展開營銷,以從其中獲得經濟效益。
增加個人理財產品的種類。個人金融新產品的一大驕傲是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增加個人理財產品的種類,可以提高個人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經濟效益。同時個人金融產品也包括個人代理保險。商業銀行的轉型,不僅代表著個人代理保險的轉型,也代表從分紅型保險產品向保障型產品轉型。要想加快個人代理保險的轉型,首先要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研究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其次,將保險定投產品與推廣期繳型保險相結合,加快發展代理個人保險業務的發展。進一步研究個人結算產品功能,為個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務。與此同時,商業銀行應更加注重個人金融業務的建設,盡快實現個人金融產品統一銷售平臺。
加大營銷業務的力度及手段。不僅要為客戶提供個人金融投資業務,還有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加大發展企業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策劃及項目融資、理財顧問、投資管理、信息咨詢、基金托管等業務,在為企業發展業務的同時還要保證風險的可控以及經濟效益的創造。同時在金融市場交易方面,大力發展債券投資承銷業務、資金市場拆借業務、債券買賣業務和代客債券買賣業務。
在國際上的發展。我國銀行在國際上的發展僅處于開始階段,各種業務還不成熟,不能準確的防范國際銀行業的風險,也沒有積累正確、足夠的經驗。所以在國內外經濟的大力支持下,商業銀行要大力利用國內外市場的資源互動性,在本身具有的銀行網絡結算優勢,選擇一部分國外重點銀行進行合作,盡快了解國際上的金融經驗以及掌握正確的防范風險的措施。其次,將關鍵放在穩定的本土金融基地上,大力支援和扶持具有雄厚經濟能力的國際大型企業,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打下深厚的基礎。再次,收購、兼并國外企業,在將企業完成整合后,加緊開拓當地企業的業務,為打進國際經濟市場做準備。
商業銀行的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國內的金融經濟環境相同,但是由于各個銀行的發展需求及發展能力的不同,各大商業銀行的目標、策略、發展過程也不近相同。雖然在商業銀行轉型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以及各種項目的支持,這些問題都將在實踐中一一解決。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