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
該文將大連市南部綠道網規劃的背景、內容進行闡述,同時對該項目給人們帶來的啟示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以后綠道建設中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綠道是一種線性開放空間,它通常沿著自然廊道建設,如河流、河谷、山脈或者在陸地上沿著由鐵道改造而成的游憩娛樂通道,一條運河,一條景觀道路或者其他線路。(出自《美國綠道》)綠道在西方發展較早,研究較為深入,已形成交成熟的體系。大連南部城區綠道網自2008年建設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游覽體系。
1 規劃背景
大連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不僅有豐富的中國近代人文歷史旅游資源,還有許多風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資源。每年一度的大連國際服裝節、賞槐會、國際馬拉松賽、啤酒節等大型活動,融經濟、文化、旅游為一體,享譽海內外,給城市發展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活力。在體育方面大連有“足球之城”、“田徑之鄉”、“游泳之鄉”的美譽,是中國的體育名城。綠道的建設不僅可以為大連市的旅游業增添色彩,還可以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健身、親近自然的綠色廊道。
2 規劃內容
2.1總體設計
中西沙健身綠道網采取“一環三縱”的布局形式,形成便捷、連續的綠道系統。
一環:以濱海路、中山路、人民路及海之韻廣場為主體,形成整個綠道系統外圍環線。整個環線經過山、海、城市,滿足游人不同的景觀體驗。
三縱:分別為“長春路、八一路”、“解放路”、“中南路”。三條縱線是北部城區與南部山體及濱海區域的主要通道,使綠道系統內的公園、廣場、山體聯系的更加緊密。
綠道網利用現有市政路及濱海景觀道串聯市內各類綠色開放空間和自然與人文節點,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和慢行空間。綠道網健身路徑總長為124.9公里,其中登山路徑及防火通道總長約87公里,濱海景觀道約21公里,重點非收費性公園內部景觀道約16.9公里。
2.2 綠道類型
都市型綠道主要依托城區景觀道路,以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城市居民綠色出行、戶外活動和觀賞都市人文、自然風光為主要目的的綠道,主要分布在中山路、人民路等城市景觀干道。
濱海型綠道主要依托現有濱海步道和濱海公路,連接濱海地區的人文景區和公園廣場等,以整合濱海旅游資源,延伸濱海旅游產業鏈為主要目的的綠道,主要分布在星海廣場至海之韻廣場沿線。
山林型綠道主要依托大連南部城區特有自然山體資源,將山體與山體通過登山路徑進行連接,滿足了周邊大量市民的健身需求,同時為游人展現了登山瞰海的獨特景觀,主要分布于南部城區8處山體范圍內。
3 對南部城區綠道網建設規劃的啟示
易達性。綠道網內的登山入口分布于居住區附近,可滿足市民就近健身的需求。山體內路徑可多方向、多途徑間接進入。易達性為人們提供了出行的可能與便捷。
安全性系統性。綠道網內安全性與系統性表現在的指示系統。
經濟性、實用性與大自然的融洽性。綠道網內登山路徑及服務設施在材質選擇上主要以經濟性、實用性與大自然相融合。登山路徑的主要鋪裝形式有花崗巖踏步石、砧木結合碎石、碎石路徑、松針路、木棧道。鋪裝材料及形式的選擇有利于地面對水分的吸收,對保持水土起到一定的作用。
路線規劃上景觀的豐富性。綠道網選線上極富特色,可欣賞到自然風景如:山、石、海、林、溪、谷、豐富的動植物景觀等,以及人文景觀。如:海之韻公園、炮臺山(山上有甲午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軍事工程——炮臺)、蓮花山(具有獨特的蓮花狀構造地質景觀)。
大連南部城區綠道網為大眾提供了貼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與空間,大眾在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改善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培養出對大自然熱愛與關護之情,最終成為強大的保護自然的力量。大連南部城區綠道還在向外圍發展,國內其他省市的綠道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屆時會更加豐富綠道的功能內涵,可充分發揮綠道的最大功能效益,構建人地和諧的綠道網絡,是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大連六環景觀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