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著學生知識結構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優(yōu)化發(fā)展是成功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形勢下如何優(yōu)化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師的現有知識結構。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教師知識結構 優(yōu)化發(fā)展
大學英語,作為我國本科教育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始終備受關注。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助于加快我國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進程。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結構的發(fā)展,決定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
一、 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的現存問題
近年來,國內對于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以及知識結構的現狀進行的調查研究已經日漸豐富起來,我們不難從中發(fā)現現存的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主要呈現以下問題:
1.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大學英語教師對學科內容知識的理解與靈活掌握對有效教學至關重要,其學科內容知識是大學英語教師所特有的知識,可以有效地保證其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和完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培養(yǎng)既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能用國際通用語(目前為英語)進行專業(yè)和學術交流的高素質畢業(yè)生成為目前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因此,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還應包括跨學科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針對學生日后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以使學生在校所學英語具備實用性和行業(yè)性。目前,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學科知識結構不合理, 跨學科領域的知識不夠全面,難以進行復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
2.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學科教學知識是指教師對所教的學科內容和教育學原理有機融合而成的特殊知識。教學知識使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科和學習材料,對興趣、能力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而有效地教學。俗語有云:“學者未必良師”,教師的教學知識在獲得學科內容知識的基本保障基礎上,能夠使得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然而,目前的現狀卻是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對教材不能做到深入透徹的研究,對教育教學和科研理論認識膚淺, 教育理念相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發(fā)展的需要落后,亟待提高。
二、 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的未來發(fā)展取向
1.知識結構多層次化。面對當今社會知識信息大爆炸與各學科相互滲透的發(fā)展形勢,大學英語課程的內容必須不斷進行擴充改革和綜合多樣化才能適應當前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要求。多層次的知識結構是指知識組成要素在達成目標的基礎上具有內在的聯系。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雖仍有待改進,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識依然不僅包括英語國家的人文領域知識,還涉及到科技領域的諸多方面。盡管這些文章所涉及的內容大多是知識性、科普性的,但是教師只有將英語專業(yè)知識與特定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進行生動有效的教學,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掌握綜合實用有針對性的英語。因此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不能局限于英語語言這一門學科,也要將注意力分到有學科交叉和滲透的領域,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知識結構。
2.知識結構開放化。語言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變遷而不斷發(fā)展變化。作為一名語言教師,他的知識結構不僅應該是多層次的還應該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他的知識結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不斷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做到在吐故納新的過程中豐富充盈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厚積薄發(fā),生動有效。
3.知識結構超前化。當前高等教育知識體系的滯后性已是不爭的事實。高等教育應該是為社會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事業(y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知識結構。因此,教師的知識結構應該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當今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可以幫助大學英語教師了解、吸收國內外先進知識和科技成果,從而成為推進教師對自身知識結構不斷調整、補充、更新和完善的有力工具。只有具備超前性知識結構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三、 關于優(yōu)化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的幾點建議
1.健全大學英語教師管理和培訓體制。各高等院校應健全教師管理和培訓體制,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充分的語言教學理論和實踐培訓以及學術進修機會。同時, 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設立專門的大學英語教學經費,著重解決大學英語教師課時任務重,科研時間少,科研環(huán)境差等問題。
2.鼓勵英語教師與專業(yè)教師合作 。鼓勵并敦促大學英語教師與專業(yè)教師進行合作使其知識結構實現多層次化。 專業(yè)教師的協助可以使大學英語教師有針對性地分析學生未來職業(yè)需求,選擇有效的教學內容從而避免盲目學習。
3.開展同行之間的廣泛交流。鼓勵教師在專業(yè)引領和同伴互助下,開展充滿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教學。開展以以理念引領和專業(yè)互助為特點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的范式革新。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諸多:教學目標的調整、教學手段的更新以及大學新生具備了更高的水平等,都要求大學英語要不斷優(yōu)化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其做到多層次化、開放化和超前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高戰(zhàn)榮.國外ESP教師教育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發(fā)展的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2(4).
[2]劉家鳳,鄢章榮.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優(yōu)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12).
[3]李魯平.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及自我發(fā)展[J].河南大學學報,2005(3).
[4]束定芳.呼喚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J].外語界,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