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童 范聚紅
摘要:現今來看,服裝是一種可以用來交流互動的載體,被用來傳遞許多的信息,服裝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以來,人們附加給服裝的功能越來越多,服裝已經不僅僅是遮寒保暖工具,它可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現代服裝設計在表達當代人的審美情趣的同時,必然或隱或顯的表達過往中有活力的價值取向和認知經驗。服飾在追求自我實現、表現個性的同時,能夠傳遞出穿著者的信息,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為我們解釋人的特定行為提供了一個可參照物的構架。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概述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五個層次:
第一層需求,也就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生理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溫飽問題。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求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
第二層需求——安全需求。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當然,當這種需求一旦相對滿足后,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第三層需求——社交需求。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
第四層需求——尊重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馬斯洛認為,尊重需求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第五層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也就是金字塔頂峰。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采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馬斯洛從人的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行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需要發展規律的。因此,需要層次理論對服裝設計師如何有效的設計出適應于各層需求人員的服裝有具有啟發作用。
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體現
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也許沒有比選擇穿著更能鮮明地表達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下,從五個方面的需求來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體現。
首先人要生存,人的需要影響人的行為。一個人對食物、溫度等的生理需要是一切需要中最先給予滿足的需要。一個連生理需求都沒有滿足的人,服裝對于他們來說就僅僅是御寒保暖遮羞。當人的某一級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求。所以這是最低需求層次的市場,因為消費者只要求產品具有一般遮寒保暖功能即可。
如果生理需求獲得了相對的滿足,就會出現一種安全需求,表現為人們希望在一個安全的、有秩序的環境中生活、工作,有穩定的職業和生活保障。安全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產生威脅感和恐懼感。隨著需求的逐級上升,服裝也慢慢的從保暖御寒發展成為一種保護自己身體的工具以及一種裝飾品。此時,服裝市場只需滿足部分對“安全”有要求的消費者市場,消費者關注產品對身體的影響,比如滑雪服和登山鞋的特殊功能和防御功能,這些都是他們所需要的。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高度發達,人已經不再只是為了溫飽而工作和生活,人們有了自由選擇的購買力和對服裝的偏好。現代社會自由的著裝使個體的穿著行為與自我的關系更為密切了。人類穿衣的目的通常歸納為保護、禮儀和裝飾,而以禮儀和裝飾為目的的著裝與流行時尚緊密相連。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服裝對著人類的性格及心理狀況也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假如一個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到很好的滿足,就會產生愛、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就是社交需求。社交需求表現在服裝中有:在學校里,學生有校服;到了公司,員工有工作服;在晚會上,有迷人高貴的晚裝;睡前時候有睡衣。這個時候,服飾上的選擇是表現為希望與同伴及同事之間感情融洽或保持友誼,或者歸屬于一個群體,成為其中一員。這是服飾在社交需要中起到的作用。所以此時服裝公司中開始推出各種社交功能的服裝用來滿足對“交際”有要求的市場,比如各種校服、西裝、職業裝的設計,這些是消費者關注產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際形象的要求。
人都有自尊和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希望個人能力和成就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服飾在有這類需要的人中表現為:能設計出讓自己滿意的、自信的讓他人尊重的衣服。我們所選的服裝能投射出自己的內心、印象和抱負。比如在商務人士出席重要會議之前,他們都會憑借最新或最昂貴的西裝來帶給他們自信的外表和感受。這個時候,服飾可以用來克服對外表或能力的不安,會用服飾來幫助自己融入環境和在社交場合中更有信心,也可以從服飾上贏得別人對他們的尊重。一個穿著追求高檔時裝品牌的白領,她已滿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這些需要并不能激發她對高檔時裝的興趣,她對高檔時裝的興趣可能來自她作為一名職業女性的身份,比如白領穿著高檔時裝能夠尊重所出席的各種場合中和在阿拉伯國家的宴會中頭戴黑紗身著黑袍,用服裝來表示尊重所在地區的習俗,這就是服裝的尊重需求,所以服裝公司要滿足對產品有與眾不同要求的消費者市場,因為追求尊重需求的消費者更為關注產品的象征意義。
現代社會中,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已經成為影響服飾文化的一個主要因素,服飾曾一度是區分人們社會地位和等級的象征與標識。通過一個人的衣著,可以看出其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政治傾向、民族歸屬、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所以服飾是一種強烈的、可視的交流語言,它能告訴我們穿著者是哪類人,這種人的自我實現需求,在服裝的表現上也非常強烈。當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基本滿足后,人便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求,表現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希望能最高限度發揮自己的能力或潛能愿望,迄今為止,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馬斯洛的需求論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服裝消費心理,自我實現需求立于金字塔頂端,一些滿足了前面四項需求的消費者們,就會追求更高的層次,這種層次側面表現在服裝上,比如隨著消費生活由低層次向高層次演進,高層次消費者為了與低層次消費者的服飾相區別,就會追求奢侈品牌的服飾品或者是私人定制高級時裝來實現自我需求,其一,高級時裝的設計由設計師親自動手,為顧客量體裁衣,單獨制作;其二,高級時裝的縫制都是傳統工藝,盡可能全是手工完成;其三,高級時裝所選用的高檔面料,用純熟的裁剪技術和高超的縫制工藝,精工細作成型。所以私人定制高級時裝異常昂貴,由此可知,私人定制高級時裝才真正達到了服裝設計“自我實現需求”的最高層次,目前絕大部分消費者的經濟水平,還不可能去追求高層次的服裝消費,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達到服裝上的高層次消費是不可能的,因此,國內的高級時裝業暫時還與人們無緣。
正如國內一些服裝人士分析的那樣,雖然目前我國從總體來講是發展中國家,國民生活水準還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沒有形成高級時裝產業的雄厚基礎,但只要我們的設計師主動虛心向發達國家的時裝業學習,并注意融合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研究消費者心理,準確捕捉消費者的思想感情,在服裝設計中加以運用,相信不久后的將來就會創造出具有東方特色的高級時裝業,到那時,離馬斯洛的“自我實現需求”也為期不遠了。
三、結語
隨著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一年,現代社會物質生產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服裝已經從一開始的遮寒保暖功能逐漸成為自我實現功能,人們開始更關心情感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服裝,過去、現在,將來仍將是心靈與外界對話的形式。服裝通過不同的設計語言塑造、潤色和裝飾著人類的生活,對于現代服裝設計師來說,服裝設計始終是以人為核心的設計,這便要求設計師們把滿足人們內心深處的愿望作為設計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并努力在服裝中表現出來。服裝畢竟不是完全意義的藝術創作,不能完全是設計師自身情緒的宣泄,所以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服裝設計師,要充分考慮服裝的使用群體的審美心理因素,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在此前提之下,提倡設計師將自身個性和風格融入進去。畢竟,設計師還擔當著引導時尚潮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84
[2]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3]諾曼.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劉國聯.服裝心理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5]趙平.服裝心理學概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