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令 姜旭 孫偉偉
【摘要】教師發展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要素。實踐社團(CoPs)能夠為教師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博客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絡共享平臺,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可以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文章回顧了CoPs的內涵與博客技術的特點,指出CoPs理念指導下的博客共享平臺能夠為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技術保障,能充分體現“自主、探究、合作”的特征,使教師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真正地得以體現。
【關鍵詞】實踐社團 博客 教師發展 語言教學
一、引言
教師專業發展是當今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改革中的熱門話題。信息化網絡時代對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利用先進的理念與技術手段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個人的成長都是必不可少的。
實踐社團Community of Practices(CoPs)屬于非正式團體,社團成員通過各種方式非正式地交換思想和分享知識,在一種信任和支持的環境里積極地學習和探討。博客是一種集聽、說、讀、寫訓練功能為一身的網絡工具,英語教師通過構建博客共享平臺,可以提供充滿網絡化個性的信息輸入、輸出資源,構建開放性的語言學習和交流環境,有利于教師開展個性化研究、合作研究、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反思性教學。
二、CoPs的理念及其內涵
CoPs由哈佛大學教授Etienne Wenger提出,指的是一群人基于共同的問題或興趣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實踐經驗,互相學習,展現和深化知識。Wenger et al.對于CoPs分了三個維度進行討論,分別為相互的承諾參與、共同的事業以及分享平臺。在空間上聚集在一起的任意群體并不一定都是CoPs。它強調要有共同的任務、使用工具、利用資源并通過實踐活動完成任務,有共同的歷史、知識基礎與假設以及各自擔負的責任。
CoPs在本質上是一個自發組織系統,圍繞與社團成員有關的事物來謀求發展。隨著對相關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對社團使命的界定也會發生變化,來自外界的約束或指示也可能對其產生影響,但是社團成員仍然會根據對外界影響的反應來發展CoPs。CoPs可以避免運用知識技術所帶來的僵化和教條,讓人的活力發揮出來,實現現有知識的升值特別是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共享,是知識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博客共享平臺的構建與英語教師的發展
1.博客的概念及其理論基礎。博客(Blog),又稱網絡日志,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具有使用方便、記錄有效、個性顯明、互動功能強等特點。博客蘊涵了建構主義、過程學習、自主學習、反思性學習等先進教育理念,能夠構成新型的網絡教學環境,有助于豐富教師發展的內涵與模式,為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發展開辟新的平臺。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是積極地參與意義建構過程的主動學習者,需要不斷地自我反思。建構主義鼓勵學習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及時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博客是一種符合教師發展認知心理的建構主義的學習工具,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的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學習四大要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博客具有即時、開放、個性化特點,學習者可根據自身水平和需要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博客還是有效的認知學習工具與評價反饋工具,在博客上發表網絡日記或者相互發表評論,對彼此網絡日志做出回應,從而回顧并反思自身學習進展。博客可以從多個層面鼓勵交流,包括教師間以及教師與其他網絡資源之間等。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不僅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還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最終建立教學經驗資料庫。
2.教師發展的動態觀。研究英語教師的發展模式,促進他們的專業發展,是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教師個人主體的自主性對其專業發展就更為重要,主要表現在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的目的,選擇活動的方式和進程,自我監控和調節自己的活動等幾個方面。其主要的發展策略主要體現在系統的理論學習、完善的技能訓練、科學的自我反思、自覺的科學研究四個方面。這是一個動態的、貫穿一個人全部職業生涯的學習過程,正如“教學相長”一樣,教師也需要不斷探索、研究、學習,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跟上時代的步伐。
3.CoPs理念下基于博客平臺的教師發展模式。CoPs的理念體現在共同分享實踐經驗、互相學習、展現和深化知識三個方面。而博客也有三個重要特點:新的人際交流方式;以個人為中心的信息過濾和知識管理;形成團隊的知識傳播與分享。博客已成為教師知識管理、教學以及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傳統教師發展模式通過理論授課、教學觀摩、小組討論、撰寫心得和個人學習等實現教師個人水平的提高,是單向靜態的模式。博客共享平臺下教師發展模式是雙向和動態的,通過專家學習、教學觀摩、在線討論、分享經驗、共享成果、在線答疑、團隊學習實現群體水平提高。與傳統的教師發展模式相比較,博客平臺的可以不受時空的約束,隨時隨地立體式地為教師發展提供信息資源服務,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海量的信息儲存與迅捷的知識交流平臺。利用互聯網絡技術建立的博客交流平臺,使資源的海量儲存成為可能。教師可以在交流平臺上公布自己的看法,他們所發表的知識觀點和見解,可以提供給其他有相同興趣的人進行參考、討論,提高使用者對問題的思考和認識。這種思維的交流與溝通,可以集思廣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2)博客可以為英語教師提供反思的機會,進行知識管理,提高其探究能力。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其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博客可讓教師記錄教學,分享靈感, 提高了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與能力,使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動力,使行動研究成為教師成長的有效工具。通過博客,別人提出來某個問題,使用者可以從別人的問題上聯想一下自己的問題,由此能夠提供另外一個途徑反思。此外,個人的思考心得,一旦比較成熟,也可以通過正式寫作把它表達出來,這樣的分享更加有深度、有內涵,讓分享者彼此的反思更加全面。因此,博客對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探究意識和學習團隊意識具有的獨特優勢,應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
(3)博客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師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水平,幫助教師保持一種健康的工作心態。信息技術是當前教師的必備技能之一,教師在構建博客過程中會涉及到計算機使用的基本技能,學會基本的使用方法,常見的問題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得到解決和提高。另外,英語教師工作量大、課業負擔重,又要兼顧科研等各方面的要求,心理壓力較大。博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心靈溝通的平臺,通過在線交流,能夠減輕壓力,疏導心理,幫助他們保持一個健康平和的心態,提高教師專業工作成績。總之,博客環境下,教師的網上學習與交流是充分利用網絡和伙伴效應,實現合作性學習的最簡單、最易操作的渠道之一,它能喚醒教師的專業主體意識,獲得真正的專業成長。
提高英語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廣大教師對網絡的需求已經不僅僅限于聊天、查找資料、收發電子郵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與同行、專家進行即時的在線研討已經成為教師群體共同的需求。教師間以及教師和學生間都可以方便地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進行交流、互動,真正打造學習型社會,實現終身學習。博客以其特有的即時性、開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點,以及其所具備的讓使用者自由展現其思想、個性及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共享等功能,有助于豐富教師發展的內涵與模式,為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發展開辟新的平臺。博客對英語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巨大的潛力,如何認識利用博客,如何更好地實現博客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價值,這還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論研究者及教師實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戴曉鵬,何源,彭佳紅.博客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展望[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2]張學鋒.教育博客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2).
[3]Lave, J., & E.Wenger.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M.著,邊婧譯,邱昭良審校.實踐社團: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