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宵
92歲的吳良鏞在臺上講話,底下有學生睡著了,還是身體倒在桌上,旁如無人的那一種姿勢。很多人批評,說現在的學生世風日下太不尊重師道,也有人反駁,演講內容太正,況且睡倒的只是少數。不知道上學時你有沒有這種經歷:遇到一門不喜歡的課,聽一場心靈雞湯般的無聊講座,自己會選一個不起眼的座位,干自己的事兒,看小說、發呆或者干脆進入夢鄉。我想,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的學生時代“劣跡”,即使你是一個好學生。
中國其實是一個具有尊師重道傳統的社會,但現在,道德要求已經不足以裹挾住個性,尤其是90后們,不喜歡什么,赤裸裸的表達,被罵也不在乎。睡覺的,該被溫和提醒不要太過分,不睡覺的不一定都聽得很認真。被人忽視的反而應該是看客的心理,較真死扭著不放,還是包容一笑。因為這才是一種時時存在于社會,討論問題的風氣。
有時候,跟自己較真比跟別人較真,顯得更有勇氣。廣西防城港市副檢察長何文凱,在看到一個“20萬懸賞清官”的帖子后主動應戰,調侃道:“我缺錢,我對20萬感興趣,請樓主主動扒我”,求網友“人肉搜索”,并曬出自己的所有財產,高調秀清廉。大家希望何文凱的秀清廉,能成為官場上的“冰桶挑戰賽”,不斷有人接力下去,直面公眾的監督。以現在“風聲鶴唳”的局面,當然不會有很多人接力下去,這種行為應該歸于擺姿勢、表態度的象征意義,被提倡但不會被過度渲染,誠如何文凱之后說的一句話:“清廉不清廉,我自己說了不算。”
財富對于某一種人的意義,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是一樣的。中國富豪吳國所在的美國加州一高檔小區,到處都是移民官員。他的鄰居也是,“給狗買衣服,就花1000美元,狗生病,要花300美元。”再有錢,這些“裸官”們也融入不了美國社會,在中國,他們混的是“高檔圈子”,然而想融入當地的高端社交圈則不可能。“他們有錢,形成了自己的群體,每天一起吃喝玩樂,喝茶、打麻將”。千千萬萬和我一樣的窮屌絲,當然也愛錢,只是為什么,我看到大多數“裸官”們,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是一種模樣時,內心竟生出一絲同情。都說權力和財富帶給人更多的可能性,但在這種情形下,為什么帶來的總是相同的“貧瘠”。
美國記者恰克·帕拉尼克曾說過:“這個世界,是你的搖籃。也是你的陷阱。”最近,遼寧最年輕的正廳級官員之一林強落馬,在這之前,34歲的“廣東最年輕廳官”馮湘勇被“雙開”;2012年,海南“80后”副局長肖明輝因受賄被判無期,人民日報還撰文《“最年輕”官員為何接連隕落》。選任制度、環境影響都是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內心。年輕,躺在搖籃里,覺得那是全世界;游蕩久了,躲在其中不知冷暖,就成了陷阱。
(井怡薦自《廉政瞭望》)
責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