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帥軍
人生有許多相遇,有的相遇歷經歲月的輾轉,會逐漸地淡忘。有的相遇盡管短暫,卻深深地印在心里。多年之后的回首,那份感動依然在心間縈回。
20年前,我孤身一人來到了錦州這個陌生的城市,多少張陌生的面孔來去匆匆,多少來來往往的人擦肩而過。我好像一只遺落在沙漠上的孤雁,那樣的失落、孤獨。我渴求來自故鄉的問候,我向往來自親朋的溫暖。這時,一對中年夫婦走進了我的生活,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和他們相識使我遠在他鄉不再孤寂,也在我的記憶深處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那時我在錦州鐵路司機學校學習,晚飯后經常到操場去散步??占诺牟賵鲞呌幸缓喡男〔莘浚壳坝幸换馉t在那,總是被點燃著,一對農民模樣的中年夫妻在爐前,男的劈柴續火,女的淘米洗菜。這時,我總要湊到他們旁邊和他們搭訕,時間長了便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他們說老家是遼寧建昌的,在校辦鑄件廠打工。由于我也是建昌人,遠在他鄉遇見了同鄉,心中不禁涌起濃濃的鄉情,每當遇見,彼此都很親切,走進那個簡陋的小屋,心里也覺得暖暖的。后來我們兄弟相稱,我叫他們大哥、大嫂,他們叫我老弟。每天晚飯后散步,我都要去他們那兒坐一會兒,如果有事幾天不去,他們也會念叨我,我也會想他們。
大哥說自己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病,出來打工是為了掙錢治病,每天晚上關節疼得要命,他跑遍了錦州城花了很多錢,可是病情也沒有多大的好轉。每月大哥都要拿著他們夫妻的打工錢,去買治療類風濕的藥物,大嫂看著用工錢換來的一堆藥,一臉的不高興,惆悵、嘆息、叨咕,這樣的日子不知什么時候是個盡頭。而大哥依舊每月拿著他們夫妻的打工錢去買治療類風濕的藥物,他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希望身體快一點好起來。看著大哥被病痛折磨的樣子,我的心也在隱隱作痛,放假回家時聽親戚說有一種藥酒可以治療類風濕病,我買了給大哥帶了回去,大哥用了幾天說癥狀減輕了許多,夜里能睡個安穩覺。
他們每天吃著粗茶淡飯,用火爐熬高粱米粥,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回來曬了一天發蔫的蔬菜,日復一日,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我有時把節省下來的飯票給他們買些饅頭,大哥、大嫂很感動。大嫂也經常對我說,有需要換洗的衣服拿到她那兒她幫我洗,有什么為難事盡管說,遠在外地都不容易。每當聽到這樣的話語心里總是暖暖的,和他們在一起就像回到了家一樣。
天氣漸漸冷了起來,轉眼要到冬天。一次由于早操穿的單薄凍感冒了,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大哥知道后到宿舍看我,把自己的舊軍大衣披在我身上。嫂子又為我熬了姜湯,告訴我趁熱喝驅寒,感冒好得快。室友們都羨慕我,說我遠在他鄉遇到了親人。在他們關心下我很快恢復了健康,并且信心十足地準備期末考試。可是,等我考完試去看大哥時,他和大嫂卻已不知去向,房門緊鎖著,只有窗戶上御寒的那張塑料在寒風中拍打著窗欞,唰唰作響,那個每天燃燒的火爐也冷冷地立在寒風中,沒了生機。目睹眼前的一切,我心酸酸的,一股失落感涌上心頭,淚水瞬間模糊了視線。不知道大哥他們為什么不辭而別,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我到校辦工廠打聽大哥的離廠原因和去向,他們說是大哥主動提出不干的,至于去向哪里他們也不知道。
時光荏苒,20年的光陰匆匆而過,難忘在錦州和他們的相遇,我時常想起空寂的操場邊,簡陋的小草房和燃燒的火爐,很想再次走進那充滿溫馨的小屋里,再和他們拉家常敘往事……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