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醫院成本核算工作越來越受到醫院管理者的重視。對醫院實行成本核算不僅是使醫院適應市場經濟的必然趨勢,也是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對現今醫院經濟管理中成本核算的相關問題展開探討,并總結了其在經濟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與問題
(一)醫院成本核算范疇片面化
大多數醫院的成本核算還沒有個方位、多層次的展開,只注意醫療服務過程的成本定性管理,忽視了行政后勤服務個過程的成本管理,這此職能科室由于收入無法量化,收支核算未列入獎金分配依據,其成本也沒有計入科室成本;只注意了直接成本,忽視了間接成本,如藥品、物資以領代耗,設備購置小計投入產出比,由于不是所有科室都單獨裝表計量,水、電、氣等費用無法精確地分攤到科室,造成浪費現象嚴重。
(二)為核算而核算,未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醫院目前開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只是簡單地對成本數據進行歸集。僅停留于收入減支出的事后成本控制,只能反映既成事實的成本核算結果,不能在事前、事中對成本進行控制。沒有實施預算管理制度,對各科室的考核沒有按一定期間的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進行對比,剖析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等,從而使醫院的成本核算只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起到降低成本和控制成本的目的無法做到為醫院管理者作出正確科學決策而提供的事前參考、事中進行成木差異揭示及事后項目分析。
二、成本核算在醫院經濟管理中的意義
醫院的經濟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醫院的經濟話動進行分析,為醫院的管理者提供各個科室的收支情況的具體數據,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議。醫院經濟管理工作的成果對內外主體的作用分別是:對醫院外部來說,政府可依據這此分析來監督醫院的收費和經營隋況,落實非營利性醫院的辦院方向,同時還可獲取人民群眾對衛生保健需求增氏與醫院衛生服務供給之間矛盾的信息;對醫院內部來說,可以使醫院管理者個面了解醫院經濟運行和管理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一)全面了解醫院各個專科的發展狀況
在醫院經濟管理工作中,通過分專科核算成本與效益,醫院的管理者可以得到包括數據指標和其他形式的指標在內的個面的信息,掌握各個專科的發展情況,為進一步做出發展決策奠定基礎。以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為例,急診科、ICU等科室不是經濟效益的體現者,卻體現出非常強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是醫院或者是專科醫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作為調整激勵措施的依據,引導醫院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在醫院管理者的領導下,通過成本效益分析,使個體職上樹立起成本意識將節支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而非純粹用經濟結余來衡量績效,引導和激勵醫護人員大力支持節支政策,通過不斷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運行成本和減少醫療費用,用優質的服務、低廉的費用去回報社會,對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推動公立醫院科學發展、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公立醫院加強醫院的成本核算、降低運行成本,建立醫院獎金分配綜合目標考核制度。
三、加強醫院成本核算的對策
(一)先行調研,制定政策
成本核算是一項涉及全院職工切自利益,政策性強,難度大的工作。為了能夠使其有序地進行,必須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包括學習其他醫療單位的先進經驗、廣泛征求各部門和廣大職工的意見等。在此基礎上,由職能部門參考相關政策,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政策,并經院黨政聯席會議和職代會討論通過,確定院院、科兩級成本核算的試行辦法。
(二)對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進
新制度規定,按照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或服務潛力的預期實現方式選用年限平均法、上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作為折舊方法,并計入相應的費用類賬戶,使得成本核算更加個面完整。“管理費用”中歸集的費用將不再分攤至“醫療業務成本”中,期末計入“本期結余”科目。可以往將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和后勤部門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并規定按醫療科室和藥品部門的人員比例進行分攤的方法。既反映了管理成本的高低,有效控制管理費用,又界定了責任中心,利于醫院內部的管理。
(三)領導重視,統籌安排
從此項工作一開始,我們就成立了院成本核算領導小組,院長親自負責,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統籌安排有關的工作,協調解決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要求各有關科室和部門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認真做好。實踐證明,沒有院領導的高度重視,沒有全院的統籌安排,要想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好此項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四)廣泛宣傳,強化培訓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單靠領導的重視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全體干部職工的廣泛參與。因此,我們一方面在全院范圍內廣泛宣傳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和有關知識;另一方面分批對全院中層干部和科室核算員進行強化培訓,使其掌握成本核算方法,為實行成本核算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技術準備工作。
(五)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成本核算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因此,實行成本核算時,應當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統一的長遠全盤規劃和具體的實施計劃,分步驟實施,切忌急于求成。我們的做法是先在臨床科室實行,取得經驗后再在醫技及其他科室和部門推開,結果表明這一做法是穩妥可行的。
(六)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
在醫院經濟管理中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其主要目標之一是控制醫療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以發揮出稀缺資源的最大效用。中國醫療機構和產權制度市場化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關于中國醫療改蘋的爭論也由來已久,到底是進一步發展私營竟爭,還是擴大公共醫療服務,目前國內分歧很大,以筆者之見,擴大公共醫療服務之路更適于我國的國情,然而由于中國人口眾多,這就必然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嚴格控制醫療成本,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才有可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因此,醫療成本控制應當是醫療機構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醫院的經濟管理部門進行成本效益核算和分析,督促臨床科室嚴格控制成本,以使有限的收入得以補償成本,保證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醫院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其經營運作不僅需要人、財、物等物質和技術的保障,同時,還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科學經營制度和管理手段科學的成本核算可以防止醫院片面追求收入的增加,把醫療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了資源浪費,進一步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