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科
摘要:道路問題是關乎黨的命脈,關系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的根本問題。長期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完成了民族解放、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的艱巨歷史任務,正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不同的時期提出與時俱進的理論。這些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有準確把握理論內涵,才能在實際中貫徹好,落實好。
關鍵詞:理論自信;精神內涵;發展
(一)理論自信,是對理論內容的自信
從鄧小平理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解讀,再到科學發展觀對中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方向引導,無不閃爍著共產黨人智慧的光芒,無不經受住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無不指引著中國走上一條更光明的道路。從初期的醞釀到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在中國大地上發揮作用,再到實踐中的不斷改進和豐滿,這套日臻完善的理論體系,一來遵循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實事求是地總結現代化建設經驗和教訓,又及時而適時地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創新;二來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性地位,理論為人民而生,又靠人民來踐。對于這套科學性與人民性高度統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們倍感自信。
(二)理論自信,是對理論創造者的自信
中國共產黨人,是一個由科學理論孕育催生、用科學理論武裝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今,他們已嫻熟地掌握了如何去創造科學的理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以來,便與時俱進地不斷推動著其創新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彰顯了執政黨的政治魄力和辦事效率。正是因為我們的黨從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中不斷汲取營養,不斷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研究方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如此正確地反映國情,才能具備充沛的活力。對于這套由奮進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們倍感自信。
(三)理論自信,是對理論踐行者的自信
馬克思曾經說過:“思想本身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在中國,跟著共產黨人從民族苦難中掙脫和崛起的人民群眾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忠實踐行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由黨中央繪制,但復興的景象從圖紙到現實的飛躍由人民完成。廣大人民群眾從實踐中切身感受和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能夠而且已經為他們創造了幸福生活,因此產生了用心學、傾心信、真心用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對于這套擁有廣泛而堅定的群眾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們倍感自信。
任何一種自信都不應也不能憑空產生,沒有基礎的自信經不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終會落下自負和虛妄的罵名。黨中央既然在樂于并勇于提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信,是以多重原因為其堅強的依托。就像來自美國科學家華特·H·柯亭姆的一句名言:“價值產生信心,信心產生熱忱,而熱忱則征服世界。”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基于昨天斐然成績,是為了解決今天的猶存問題,是為了明天的光輝目標。
(一)成績斐然,我們有理由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閃光點,在于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創新性地加入了符合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精華。昔日,從馬克思主義到毛澤東思想的飛躍帶來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今天,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升華而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實現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初步勝利——“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帶領人民躍上這“三大臺階”的中國共產黨人,有理由更有底氣提出“理論自信”。
(二)矛盾猶存,我們有必要自信
內斂和誠懇,是與自信并存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斐然成績的背后,是共產黨人不得不面對、也有信心去戰勝的猶存的社會矛盾——“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三)目標明確,我們有方向自信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并最終奔向無比美好的共產主義。這樣的目標,讓人精神振奮、動力十足,更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為之奮斗。我們自信,有目標,有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的自信,才能源泉不竭,讓全國人民都能感受到這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并為之奮斗。
十八大會議的精神像涓涓細流般滋潤著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人民能夠感受到黨中央朝著新的工作目標的奮斗,并享用著各項努力帶來的香甜成果。重讀十八大報告全文,我感受到了國家領導集體的自信與堅定——努力之后,我們在數十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了豐碩的成績,我們有理由自信;成績背后,社會上存在著許多未解決的矛盾,我國仍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為了進步,我們必須自信。
【參考文獻】
[1]汪俊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J].倫理學研究,2010(08)
[2]柏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結構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12)
[3]牛先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念解析及其意義[J].山東社會科學,2009(12)
[4]陳秉公.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規律性[J].江漢論壇,2009(11)
[5]李金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哲學分析[J].社會科學家,2009(09)
[6]呂寧.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前沿,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