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海法師:禪心三無

2015-06-01 10:42:31于仲達
傳記文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生活

文 于仲達

明海法師:禪心三無

文 于仲達

2013年9月12日,“凈慧長老與生活禪”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一位年輕的法師引起了我的關注,他大約40多歲左右,眉宇俊逸,面目恬淡而靜穆,頗有禪者的超脫,言談之間,話語從他口中緩緩流出,雖然聲音不大,但是情感真摯,讓人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他,就是明海法師。

明海法師在佛教界很有影響,他清癯飄逸、脫俗超群的形象,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釋明海,俗姓肖,1968年出生,湖北潛江人。1991年畢業于北大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2年9月,于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披剃出家;2000年在凈慧上人座下得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現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明海法師在北大讀的是哲學,對于哲學研究至深,有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與底蘊,在他的演講里,透露著睿智和淵博。在他看來,人生的意義并不在于個人欲望的滿足,而在于對眾生的救拔,這種追求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種動力,一種使平凡的生命熠熠生輝的光。生活在現代物質文明中的現代人,五蘊不空(執著),心有掛礙,在狹窄的盒子樓中,在污濁的工業廢氣中,在各種人際關系的緊張中累得喘不過氣來,毫無自在可言?!吧疃U”告誡人們,不離生活觀自在,以清涼的心態建設真善美的人生。

明海法師出家修行后,對生命有哪些洞察,又有哪些證悟呢?從他的開示文字中能體會一些。

在他看來,我們所生存的外在的世界,自然環境、國土和我們自身的生命都是無常的。從我們外在的世界來說,它不斷地在生死變異之中;從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生命來說,有生老病死。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生滅,這正是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筆者曾有幸聆聽到法師講解《八大人覺經》,內心被深深震撼。人類的精神困境需要佛法來醫治。六祖慧能曰:“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心性開脫,毫無掛礙。離開自性,痛苦地箭熬。在覺悟者看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三界由心生,萬物因識起。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沒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樣平等。

2015年3月末,因對明海法師心儀已久,我動身去往柏林禪寺。

去石家莊的火車上,天氣隱晦,霧霾彌漫,沿途迷朦,平坦的大平原,隨處立著孤零零的樓房和工廠,沒有景物。為什么會有污染的空氣,劣質的食品,敗壞的人心?當今社會的很多現象,只要觀察一下它的緣起,就知道絕非偶然。它與時代的社會風氣、道德水準、信仰(傳統文化)的失落以及社會片面強調經濟擴張和人的欲望過度膨脹有關。面對如此復雜因緣的出現,情緒化的怨恨和批判,當然無法解決問題。

社會的環境,一個小人物自然無法解決。即便自身,也有無明、迷惑、煩惱,心老是隨外境而轉,被外境所主宰,一有風吹草動,妄念就起伏不停。也因此,明海法師曾在他的書中這么告誡道:“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p>

佛陀在菩提樹下禪坐證道時,發現眾生都有佛性。但為什么又失去了這種佛性呢?明海法師認為,與我們成長環境有關,與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凡是會讓我們在認知事物上有所執著的,都屬于無明。

在來之前,我一直在和柏林禪寺聯系。寺里法師說,明海法師去北京參加“兩會”了。只好又等了幾日,終于等到回來了。但是,寺院近期佛事繁忙,正在忙碌水陸法會。此后聯系禪寺堂主兼監院及流通處的明清法師,他說,你還是等等吧,這一周正忙。我實在等不急了。按佛法,要學會創造因緣、利用因緣和隨順因緣。老是被動等待,因緣也會錯過。我決定前去。這次我去柏林禪寺,就是請明海法師為我開啟“除心”智慧的。

火車緩緩抵達石家莊市。

我背著包,走出車站,茫茫人流中,我乘車輾轉到南焦長途汽車站,再轉乘到趙縣柏林禪寺時,已經接近傍晚了。

紅墻黃瓦,這是柏林寺給我的第一印象。漫步古老的禪宗道場,曲徑回廊,草坪綠樹,干凈莊嚴,殿堂,香味,佛像,僧侶,古柏,經誦,鐘鼓,大殿佛像,檀香氤氳,不知不覺之間內心在接受熏洗。很多的比丘、向道的居士、虔誠的善男信女,其實都是很好的老師。今天能學佛,得到人身、值遇佛法,有如此好的道場,能聽經聞法,所遇師父那么慈悲,這些都是寶貴的因緣,只要抓準因緣,就會受益。來往的僧人,一身灰色的衲衣,走起路來,步履輕盈,舉止質樸、素凈而純真。

天已完全黑下來,遠處大殿的燈火閃閃爍爍。涼風習習,明月當空,耳邊傳來風鈴清脆的聲響。雖然夜色已降,卻給人一種溫暖、踏實感。古老的寧靜,在內心中洋溢。

晚上讀明海法師的書,尤其是《命運三要》《安住當下的修行》《無常的世界和我們》等幾篇開示,如醍醐灌頂,讓我心有悟,雖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仿佛有在黑暗之中找到光亮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開始宗教體驗。凌晨四點半,“梆——梆——梆”,我被一段段短促的打板聲喚醒后,立即穿好衣服,來到普光明殿誦經。由于人多,只得排在后面,跟隨僧眾誦經。大殿里,東西兩廂,站滿了僧人。他們噤聲,肅立。然后,誦經持咒。閑暇時,體驗坐禪。看別人坐禪悠閑自在,自己學禪卻很辛苦。當我試圖通過禪坐來調整身體時,雙腿僵硬,身體沉重,關節疼痛,腰部酸軟,思緒亂飛,坐不到一刻就想往后靠。這時只聽“啪——”的一聲,當班師父的板子輕輕打了過來。禪無處不在。安心是禪,放下是禪,不動是禪,離相是禪。學禪重在自己證悟,觀照內心,體驗自性。書本上的文字,他人講過的知識和經驗,如果不能落實于自己的生活當中,不過徒增談資而已。老實說,我學禪時時常偷懶。

學禪不是要談玄說妙,而是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選擇禪時只注意了禪的喜悅和超脫,卻忽略了禪的艱難、禪者的承擔。明海法師說:“活在當下,也就是安心于當下。能安心于當下也就能安心于時時處處。古代的禪德饑來吃飯困來眠,無處青山不道場,就是這個道理?!睋恍┓◣熀途邮空f,明海法師傳禪隨機施教,自然活潑,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斬斷求教者的妄想,引導走向真實的自我。私下接觸幾個法師和居士得知,明海法師早在北大哲學系讀書時,在校曾風云一時,熟讀《全宋詞》,喜歡探究人生問題,是個地道的“北大才子”。與一些法師略有不同的是,明海法師言語文雅柔和,有濃郁的書卷氣息和知識分子氣質,愛讀書寫作,即便出家以后,每到一個地方參學,遇見書店,總忘不了逛逛。

我自幼愛好文學,與文字相交,自然沾染雕琢語句的毛病。沉迷文學,離禪心很遠。其實,按佛法,世間的事虛妄者居多,素樸之心比較接近生命真相。禪者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不執著于二元對立,并且還要在二元對立的現實中生活下去,這需要堅韌的道心!反觀一下過去的自己,遇到困境,習慣于從環境上找問題,實在是找錯了目標。明海法師說:“世界上最難的就是改變自己,我們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彼缺_示說,對命運影響的三大因素是器、識、緣。要改變命運須從養護身器、磨練見識、廣結善緣入手。并開示說:“學禪不能當飯吃,但能使吃飯更有滋味?!边@些都不是凡夫的我見,是智者的開悟。

在我們的周圍,從來不缺少聰明、機巧、世俗、圓滑、老道的人,唯獨缺少那種慈悲和智慧的人。假若我們內心完全沒有嗔恨、沒有排他、沒有自我中心、沒有是非,就會減少很多煩惱。分享明海法師的修學體悟,反觀自己:為什么向佛以來,煩惱還是那樣多?明海法師的書里有這么一個故事:佛源老和尚,見人要給他磕頭,就拿一根拐杖杖打,喝曰:“搞什么?!”現代人根器淺陋,已經不適應這種棒喝的方式,哪怕批評兩句就忍受不了。有時想想:我們有太多的執障,確實需要德山闡師、臨濟闡師、佛源老和尚那樣的當頭棒喝,把我們從愚癡中喚醒,逼我們進步、逼我們覺悟。

漫步禪院,聽禪師妙談,自然想起一些公案,比如“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吃茶去”、“狗子有沒有佛性”等,我等凡夫難以體悟與萬物同體的心態和境界,我們是我們,柏樹是柏樹,不能回歸自性,已被打成兩截,失去了統一感。《六祖壇經》里說:“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倍U師的言說,不過是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體驗、體證禪的境界,其實也只能是一種“方便說”,確實無法做到禪者那種無憂、無悔、無怨三無之心。的確,放下對未來的執著,擔當起己身的責任,直面存在的困境,感恩生命中的因緣,談何容易呀?

近年以來,常常耳聞讀書人出家的事件,已成了引人關注的現象。

為什么清靜的寺院吸引這么多讀書人?人生順利之時,拋卻名利,選擇出家,一邊干雜活,一邊學習佛法。選擇晨鐘暮鼓的生活固然超脫,但他們孤絕的背影,不禁令人生發探究的興趣。

據明海法師自己回憶說,他最早看到弘一大師的傳記,忽然發現人生原來還有那樣一些值得追求的東西。他說:“當時,一下子明白了,人生應該著意的地方在哪里,應該用力的地方在哪里,內心中出現了某些轉變。那時候,沒想到我會出家。但是,我一下子知道了,人生應該用力在人格上、在心地上、在自己所能夠掌握的事情上。外在的環境人有時無法把握,但是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塑造自己的人格、內心、德行?!?/p>

1990年的冬天,他第一次去廣濟寺,因緣殊盛,就遇見凈慧法師,遇見妙華法師、純一法師、德明法師、演覺法師等等很多出家人。后來又到法源寺認識了傳印老和尚,每次去,老和尚都送一些書給他,比如宣化上人萬佛城的那個功課本,《普賢行愿品》《金剛經》,《藥師經》《觀音普門品》。那些經,特別是《普賢行愿品》,給他很大的震撼。那時,臺灣道源法師曾送他一個佛七講話,拿回去讀了以后,就念阿彌陀佛,身體就感到很輕安,心里非常寧靜,原來心里很煩躁、很迷惘,這時逐漸沉淀下來。在學佛之初,這些感受就使他自己升起很大的出離心。

1991年冬天,明海法師首次在柏林禪寺打佛七。當時物質條件很差,出家人也只有十幾個,據他說:“我那時候來,只有前面這個塔,北面有一些過去師范學校占用柏林寺,他們在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陳舊的磚瓦房,我們師父就用這些磚瓦房,作佛堂、作餐廳、作宿舍,我們就住在那些磚瓦房里面,打佛七。非?;臎?,沒有這些道路,沒有石頭,前面一個門,外面是個很大的垃圾坑,在冬天,一刮風,滿院子都是風沙?!北M管條件相當艱苦,他看到師父們“精神面貌卻這么好”。出家的念頭一下子萌發出來,而且日益強烈。

1992年,柏林禪寺的普光明殿落成時,他來參加落成法會。

凈慧法師拉著他的手,在寺院里經行時,對他說:“你看,大殿修好了,可是,現在僧人少,無法弘法啊?!?/p>

觸景生情,他覺得不能再等了,決定先出家再說。

經過半年多考慮,他終于下定決心。當時不敢告訴家人,后來家里人不知從何渠道得知,千里迢迢趕至柏林禪寺,母親哭得死去活來,非要兒子回家還俗不可。而明海師道心彌堅,母親就含淚默認了。

1995年10月下旬,張中行先生在友人的陪同下,來到趙縣柏林禪寺。他的《流年碎影》一書中有一篇《游蹤記略》。文中寫道:

導游的人是當地文物單位的,告訴我寺里有個出家人(法名明海)是北京大學出身,建議我同他談。找來,剃發布袍,確是沒有世俗的浮華氣。他很年輕,至多近于而立吧,是畢業以后出的家。我問他出家的因緣,他說是在大學念哲學系,接觸佛教經典,信,所以出了家。這就與六祖慧能聞人誦《金剛經》,心悅誠服,決心脫塵網,是一路。面對這樣一位,我想得很多。他明的理(主要是情欲乃苦之源)也從我心里走過,并且,滅苦的愿望也決不比其他人微弱。如何滅呢?禪宗的“頓悟”是理想,至于實際,就不得不秣馬厲兵,面對情欲,作長期抗戰的準備。有的人,如明海,是決心應戰了。一定能夠告捷嗎?只能說,希望他能夠這樣。說到我自己,也讀過《金剛經》、《大智度論》之類,不幸是讀,還沒記牢,就轉而翻兵書,念“知己知彼已”,翻儒書,念“畏天命”,也就沒有膽量應戰了。

明海法師在柏林禪寺出家后,一直護持在凈慧老和尚左右,復興祖師道場,弘揚趙州禪風,積極倡導“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的生活禪理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教法,讓人“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在無我中求進取,在生活中透禪機,在保任中證解脫”。

一些讀書人出家,恐怕多與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探求有關,當然,也與外在的因素有關。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失去平衡。生活的不確定性,生態危機、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些都促使人去尋找一種精神的支撐。明海法師說,信仰的需求是人類的終極需求。信仰就成了我們精神系統一個強大的心臟,一個泵,動力泵,向我們的四肢輸血。佛教的皈依這個詞,顧名思義,皈是回來,回歸,依是依靠?;貧w的反面是流浪,所以皈依其實是找到精神家園,一個沒有精神家園的人,就是沒有皈依處的人。皈依以后,要按佛的教導去做人做事,還要學習佛經,不斷地以佛的理念,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學會用佛法的智慧去理解自己生活的遭遇,去指導自己人生的道路。信仰、三皈依是個垃圾處理廠,可以變廢為寶,可以轉化我們的心理垃圾,有利于我們的心理環保,有利于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越來越清凈。

出家是不是逃避社會責任?從佛法傳承普度眾生的角度看,出家不僅不是逃避社會責任,而是更高層次上的直面人生。因為,人只有找到了支撐自己的精神力量,才會覺得生活有意義。陳獨秀談信仰時說:“即使全世界都陷入了黑暗,只要我們幾個人不向黑暗附和,屈服,投降,便能夠自信有撥云霧而見青天的力量。”

佛性與魔性,也可以稱為無明與覺性。眾生心中皆有覺性,但為什么不能覺悟呢?佛陀認識到,人不僅有覺性,同時還有無始以來的無明。無明障礙了人的覺性,還能發展出魔性。成佛就是佛性的張揚。反之就是魔性的張揚。

對于內心的貪、嗔、癡,面對誘惑、面對內心的煩惱,要識破它,而不是隨順它。生命就是在覺與不覺之間徘徊。在修行過程中,既要知道內心有魔性,才能看清人類的困境,同時要看到佛性,生命才有解脫的可能。

佛陀以禪定為基礎,用緣起的智慧來觀察生命的現象,他于菩提樹下如是觀察,由此走向解脫。夜晚分為初夜、中夜、后夜三時?!栋⒑洝分姓f,佛陀在成道的那個晚上,于初夜時分,將禪定的心導向宿命的智慧開發,他獲得了宿命通,了解了無盡輪回中的生生世世。在中夜時分,佛陀將禪定的心導向有情生死的智慧開發,他獲得了天眼通,看到眾生輪回的原理,因為不停地造業,所以不停地輪回。由此得到關于緣起因果的智慧。于后夜,佛陀又將禪定的心導向漏盡智的智慧開發,引發了漏盡通。這是一種根本圓滿的智慧,足以徹底斷除生命內在的迷惑與煩惱。

柏林禪寺,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古稱趙州) 縣城東南角,西南約兩公里是“天下第一橋”——趙州橋。柏林寺歷史悠久,其間興廢更迭。據載,柏林寺初建于東漢時期,是中國北方最古老的觀音道場。

從1992年至今,經過多年的時間,禪寺從一片廢墟變為一個環境幽雅、殿堂莊嚴、僧團整肅的人間凈土。

全寺現有僧人60多位,他們保持了良好的道風、學風,戒行清凈、威儀整肅,每天堅持早晚誦經、坐禪、勞動、學習,接待信眾,每半月堅持誦戒布薩。這里每天晨鐘暮鼓、經聲悠揚,吸引著海內外的佛教信徒。

柏林禪寺是趙州和尚弘化過的祖庭。趙州和尚的那些像“庭前柏樹子”、“吃茶去”、“洗缽去”、“狗子無佛性”等公案,在歷史上被很多的禪人參悟,都有受用,都有開悟。趙州語錄至今仍然能使人感受到那種直指人心的力量。

1988年,凈慧法師來此地時,殿堂毀圮,僅存數株古柏,默依塔影。凈慧法師悉心照料這些枯柏,重新恢復道場。凈慧法師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人間佛教理念,大力弘揚生活禪,已經舉辦了二十多屆生活禪夏令營。如今,凈慧法師已經圓寂。

凈慧法師于1993年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所謂“生活禪”,就是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他強調“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而在修寺、弘法的過程中,他則奉行“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的準則。

作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人,明海法師接過師父理學并進、戒行清凈、禪智深邃、悲心廣大的佛家精神,繼續舉辦生活禪夏令營。他道心堅定、清凈無為、愿深似海,繼承叢林傳統,完善道場建設,注重學風建設,踐行“以學導修、以修促學、學修并重”的教育理念,堅持走“人間佛教”道路,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為信眾宣講佛法、提供修行服務。

柏林禪寺有一種重要的修行,就是打禪七。坐禪就是修定慧,修止觀,由止觀升起定慧,最終的目的是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煩惱減輕,事情看透;遇到困難、問題能放得下,想得開,心胸開闊,心態調柔;能理解別人,能包容異己;沒有怨恨,灑脫自在。

打禪七也好,平時禪修也好,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端正發出離心、發菩提心。這個是坐禪最真實最正確的出發點和動機。出離是要出離三界、出離煩惱、出離無明,要認識到我們的生命無常,人身微脆,國土微脆;認識到三界充滿了危險,輪回路充滿陷阱,人類所有的悲劇都有可能降臨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人心里所有的罪惡都有可能發生到每一個人的身心上,不要做旁觀者。通過打禪七,培養靜的功夫、定的功夫、慧的功夫。這樣以來,面對很多人,面對很多問題,面對很多困難,置身各種各樣的環境,我們能夠轉境不被境所轉,能動人不被人所動。由于眾生無明,我們在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聽不斷地和六塵發生接觸,內心的念頭不斷地生生滅滅。

首先,禪修以前,要倒空自己,要把心里的很多先入為主的見解,很多預想的、假設的東西,很多以前的、道聽途說得到的印象,放到一邊。其實別人講話,你以空的心,專注地聽,是一種非常好的禪修。因為那時候,心里沒有什么雜念,在聽的過程中,也沒有什么分別,只是純然地、客觀地去傾聽。這種習慣的養成,既是一個社會人必要的修養,也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首要的溝通技巧。明海法師提醒我們,要注意傾聽。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和別人的溝通會事半功倍,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就有了保證,矛盾、斗爭、爭吵會減少,誤解會消除。

對于如何尋找內心的平靜,明海法師開示:“內心的平靜不需要尋找,只要不向外面尋找,內心就會平靜。內心的不平靜都是因為在向外面去索取去追求。以禪來講,心要做主人,現在我們的心不能做主人,都是外面的各種物質利益在牽引我們,還要受整個社會的一些大環境的影響,佛教稱為共業,在共業的牽引下,人們就慢慢迷失了自己的內心。那么心里的平靜慢慢就找不到了。以禪來說,你要把心收回來,當下一念就能平靜。所以佛教和禪文化對現時代的人們確實是一個甘露?!?/p>

當你不堪生活重壓、心生煩惱、意志消沉時,不妨放慢腳步,歇下塵勞,體驗禪修,照見“五蘊皆空”,遠離“顛倒夢想”,回歸“本心本性”,找到“自家寶藏”,堅定人生與事業的目標,增強生活與精進的勇氣。

眾生之苦來自于身或來自于心。人們為謀生計、為博取名利而經受很多痛苦,而很少為了覺悟、為了修行、為了認識自心來受苦。所以,明海法師特別強調,要超凡人圣、轉迷成悟,就要吃苦。修行最大的苦,恐怕還是面對自己,觀照自己,改變自己。面對自我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不愿接受,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弱點、缺點,不愿意接受那個自私自利的我,那個丑陋不堪的我,我們還是想掩護自己、包庇自己。所以明海法師指出,在禪修中,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依照佛祖的言教,要有勇氣讓那個丑陋的“我”呈現出來,能反省、能面對自己的缺點。

修行即修心,佛成即人成。對于眾生而言,省心覺悟,用佛法解除心中的扭結,消解心性中的毒素,更好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也是很有裨益。對于明海法師而言,可以用他的作品《禪心三無》來概括,即他始終用“無憂”、“無悔”和“無怨”的“三無”心態修行。做到這個“三無”,是要把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掛礙都放下,全力以赴每一個當下,全力以赴當下的每一件事。這個“三無”是最現實的、最真實的,也是最積極的。

明海法師著《禪心三無》書影

責任編輯/斯 日

猜你喜歡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愛生活,愛思考
愛生活,愛思考
社保讓生活有底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07:16:27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創意給生活帶來了快樂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1区|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5555国产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日b视频|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在线一级毛片|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人妖无码第一页| 综1合AV在线播放|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欧美精品另类| 午夜色综合|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找国产毛片看|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床戏一区| 婷婷六月综合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婷婷六月|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无码aaa视频| 国产xx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