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杰
摘 要: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不斷從成功和失敗中摸索前進的經驗,探索黨的建設,直到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的開展,通過整頓學風、黨風、文風,為黨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新時期的黨建工作任重而道遠,全黨范圍的教育實踐活動和我省的學習討論落實活動相繼開展,就是對延安整風運動經驗的最好借鑒。
關鍵詞:延安整風;黨的建設;群眾路線;學習討論
中圖分類號:D2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081-02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黨范圍內的作風整頓和黨員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洗禮的啟蒙運動。通過整頓三風形成了三大優良作風,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新時期的歷次整風,包括剛剛結束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正在開展的學習討論落實活動,都是新形勢下黨風建設的重要舉措,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們有必要認真分析總結延安整風運動的寶貴經驗,繼承各項優良傳統,加強黨的建設。
一、注重思想建黨,強化學習教育
延安整風運動前,由于受到黨內“左傾”教條主義思想長期影響,加上延安時期黨員的成分和個人對馬克思主義認識的參差不齊,造成黨內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等錯誤思想不斷蔓延。在各種困難和矛盾面前,毛澤東認為在全黨開展一次馬克思主義學習運動迫在眉睫,通過對各個階層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逐漸提高了全黨的思想理論政策水平,從源頭鏟除了“左”和右的思想作風。經過三個階段的整風,全黨統一了思想認識,找到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解決中國革命具體問題的正確方法。
新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黨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黨員干部思想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廣大黨員干部中普遍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黨性修養下降、政治敏銳性鈍化、“以干代學”的現象,加上制度和制約權力機制的缺失以及對市場經濟的誤讀,種種原因成了滋生部分黨員干部“四風”習氣的溫床。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堅定的信仰始終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1]。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學習討論落實活動都把學習教育放在了首位,并貫穿活動始終,都是通過接受學習教育,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然后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擺、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最后進行落實整改的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這說明在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一系列中國化成果來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分析解決問題,仍是當下黨風建設的首要任務。
二、祛除不正之風,加強黨風建設
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是延安整風的重點。毛澤東在整風期間指出,要完成打倒敵人的任務,必須完成整頓黨內作風的任務,“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2]足見當時黨內祛除不正之風的決心。在整頓學風方面,通過開展全黨范圍的學習教育,從實際出發重新認識了馬克思主義,糾正了教條主義,形成了科學正確的思想路線;在整頓黨風方面,重點整治逐漸抬頭的山頭主義和獨立主義,建立了集中統一的政權系統。在整頓文風方面,重點整治寫文章拘泥于死套路,講話沒有實質內容的問題,樹立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務實學風。全黨整風階段也是聯系群眾最緊的階段,黨中央、陜甘寧邊區政府、西北局深入基層開展了多次有價值的調研,形成了許多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中央的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一手資料。近期黨風建設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以身作則,聚焦四風問題,帶頭進行整改,先是制定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邁出了改進作風的第一步。要求全體黨員干部要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心系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強調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保持勤儉節約的傳統,黨政機關干部職工要嚴格遵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杜絕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公開向社會群眾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并將違反八項規定頂風違紀違法的行為及時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借鑒歷史的經驗,鞏固當下的建設成果,黨風建設任重而道遠,牢記自己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問題面前敢于擔當,工作中密切聯系群眾,把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放在首位,將黨風建設引向深入。
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促進團結統一
“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斗爭是經常發生的,這是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新舊事物的矛盾在黨內的反映,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斗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3]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延安整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通過開誠布公,既幫助團結了同志,又辨明了是非曲直,成了化解黨內矛盾,進行黨內斗爭的有力武器。通過正確的方式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激發民主活潑的政治局面,促進黨的團結。延安整風運動開始后,黨內同志本著團結的愿望,運用民主的方式就開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而一般黨員干部全部按照整風文件的精神開展了自我批評。對于黨內犯“左”、右傾錯誤的同志,也嚴格執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盡量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同志。新時期,如何處理黨內矛盾,延安整風經驗仍然值得借鑒。以基層黨組為例,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黨支部要組織黨組成員開展談心談話活動,目的就是要幫助黨員干部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供擬定批評意見。由于有了事先的交流,在民主生活會召開時,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環節就預防了放冷槍的現象,既達到了出出汗的效果,又達到了批評-團結-批評的目的。運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及時糾正思想領域和實踐領域中的問題,保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促進同志之間的團結統一。
四、推行民主政權,明確責任主體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特區政府在西北抗日根據地,開始推行“三三制”,目的是為了加強民族統一戰線,打破黨內的關門主義。“三三制”的實施,代表了根據地各階層群眾的利益,同時又是一項代表“黨的領導權”的體制,因為占政權中三分之一的共產黨人必須靠自身足夠強大的能力來得領導地位。“三三制”的出臺,從根本上強化了共產黨在根據地的執政地位,同時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進步分子和中間派與共產黨之間的相互監督制約作用,強化了政權的穩定性。“三三制”是抗日根據地推行民主政權的典范,責權相對明晰,政權機關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新時期,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不久后,我省以“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促進富民強省”為主題的學習討論落實活動有序開始了。活動的重點工作涉及具體落實“兩個責任”和推進“六權治本”。落實“兩個責任”具體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即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各級紀委要履行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成員的監督[4]。這段話清晰地描述了黨委的領導地位,以及黨委和紀委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的關系。我省大力推行“六權治本”,也是由政府制定用來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運行的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最終形成不能腐的機制。“三三制”“兩個責任”和“六權治本”其共同的特點都是相互制約又辯證地存在,各個責任主體又是相對獨立地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延安整風距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但其留給新時期黨風建設的寶貴經驗永遠值得借鑒。面對當代黨風建設的艱巨任務,我黨必須發揚延安整風的優良傳統,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繼續學習和發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嚴懲貪污腐敗,為構建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6-28.
[2]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294.
[4]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