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劉伊玲
用今天的話說,董才平屬于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最早的“創客”,他所代表的是一代人。
當春蘭創始人陶建幸在江蘇喊出1000億目標的時候,董才平還是一個毛頭小伙子。但他卻完成了陶建幸沒有完成的使命。在充滿神奇的神州大地上,董才平和眾多的創客們一起,開創出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的奇跡。
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歷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天鋼鐵在過去十余年里,在規模效益、經營管理、文化構建、企業傳承等領域均有著自身獨特的建樹。在董才平的帶領下,中天鋼鐵以“五百強”為起點,以轉型改革為契機,希冀開創更為輝煌的業績。
中國經濟信息:您認為中天鋼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董才平:我認為是人才,當年中天鋼鐵就是由我們這一批敢打敢拼的年輕人創立的。這十余年取得的輝煌成績,更離不開一批批中天人的艱苦打拼。中天鋼鐵歷來重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啟動“十年人才強企戰略”,每年從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等冶金類重點院校招聘300名左右的專業對口應屆大學生,并制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案,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同時注重管理人才的培育,近年來先后開展了各級干部管理培訓,通過多次機構改革調整,讓年輕人走上領導崗位,實現了管理干部年輕化。最近又成立特鋼公司,集中一批專業人員建設優特鋼研發生產基地,培育優特鋼人才梯隊。
中國經濟信息:從行業發展來看,鋼鐵當前面臨著規模大但效益低的現狀。面對這種情況,中天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予以應對?
董才平:面對當前“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中天主要做了兩個方面工作:
一是調整產品定位,圍繞“由普轉優,由優轉特,由特轉精”的發展戰略,集團深化“一站一室一院一基地一中心”五位一體的科研平臺作用,打造一支優特鋼人才梯隊,不斷研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優特鋼產品。目前,集團已開發新品超200余種,其中,包含高標軸承鋼、鐵路提速彈簧、滲碳軸承鋼、鉻鎳鉬系高合金鋼等高品質產品,并與重點下游客戶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二是深化科學管理,通過機構改革,讓一批年輕人走上管理崗位,憑借年輕人的創新思維,推動創新管理,開展“小改小革”技改活動,讓全員參與管理。同時,深入推進降本增效活動,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向優秀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
中國經濟信息: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中天鋼鐵在經營管理層面都有哪些獨到的地方?
董才平:其實,中天鋼鐵在傳承與管理方面是相通的,其中最重要的實踐就是,我們經過調研考察、反復論證和深思熟慮后,站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進行了一場“認識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系統性自我革命。我們大膽進行機構改革,建立現代化的管理架構和體系,將決策層和經營層分離,充分放手放權放心,將“千萬噸規模、千億級營收”的巨大產業全部交付給年富力強、專業過硬的新一代年輕管理層。前段時間,我們成立中天特鋼有限公司,緊緊圍繞“品種、質量和效益”,一心一意抓好優特鋼發展,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基業、綠色鋼城”。
在具體的管理方面,我認為中天鋼鐵的獨創與特色就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打造“企業把愛心灑向員工、員工將忠心獻給企業”的和諧勞動關系,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經濟信息:近年來,中天在機構改革和讓年輕人早早地走上管理崗位方面,獲得了普遍的關注。中天這樣做的初衷是什么?都取得了哪些效果?
董才平:讓年輕人走上管理崗位,就是想讓他們管理企業,因為年輕人思維活躍,更具創新力,能夠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活力,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如今,在他們的管理下,企業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企業管理上,管理思路更加清晰,2014年,就通過提升基礎管理、技改創新、減少非生產性開支等,全年實現了降本增效6億元。
中國經濟信息:中天鋼鐵明年9月就將迎來15周年。這15年,也是中國經濟崛起速度最快的15年。回過頭來看,在創業與守業的過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董才平:我認為有3點:
第一就是堅定創業夢想,敢于自我突破。在錯綜復雜的鋼鐵行業形勢面前,要始終堅持自己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各項符合企業當前發展的政策,敢于啟用有能力的年輕人,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第二是把握市場形勢,大膽預見走勢。長久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積極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各類原輔材料價格走勢,調研產品的市場需求量以及客戶的滿意程度,通過信息收集、市場走訪、與其他企業對標交流等方式,判斷未來趨勢,大膽做出決策。
第三是堅持“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企業精神。這么多年來,中天在發展的道路上也面臨過種種危機,我們的創業團隊始終不離不棄,共商企業發展大計,尤其是我們的全體員工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每次危機面前巧用智慧、默契配合,共同戰勝困難。
中國經濟信息:中天鋼鐵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沒有經歷過生死存亡的時刻?曾經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董才平:2004年,面對大規模宏觀調控,我們果斷啟動優鋼工程,2005年末成為常州首家產銷雙超百億元的企業;2007年,全球金融風暴大肆侵襲,我們穩步推進北區技改項目,2008年底正式邁入500萬噸鋼產能行列;2012年,歐債危機蔓延影響,我們加快實施南區技改工程,轉型升級效果明顯。近兩年,又碰上鋼鐵行業的嚴寒期,國內眾多鋼企都在生存線上掙扎,面對著產能過剩化解、市場需求不旺、最嚴環保法的實施、要素成本的上升等諸多因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做精做優的步伐不會停歇。
中國經濟信息:2015年中天鋼鐵準備投入超過10億元,來推進50余項環保技改,是什么促使中天鋼鐵花費這么大的力氣和力度進行環保技改?
董才平:中天鋼鐵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百姓的切身需求和企業發展的責任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發展之路。近年來企業自身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大型項目上馬前都會進行環保評估。為迎接新《環保法》的實施,中天鋼鐵化環保壓力為動力,主動出擊,先后實施數十項環保技改,主要環保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我曾多次表示:“走環境友好之路,鋼鐵企業才能長青。“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把中天鋼鐵打造成全國鋼鐵行業的綠色示范企業,建成一座綠色鋼城。
中國經濟信息:您希望中天鋼鐵在未來發展成一個什么樣的企業?
董才平:將企業發展成為全國最具競爭力和規模效益的優特鋼精品基地,將企業打造成為一座“百年基業、綠色鋼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