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啟明
對于滿懷信心和理想的創業者,我們不妨在下個風口相見,到時再總結他們的成敗得失。
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的辭職比萬科集團的毛大慶還要震撼。在名為《時間未來,理想還在》這封文采斐然的辭職信之后,他的新動向也逐漸浮出水面。做生鮮電商,由IDG和一家消費類基金領投了1億美金,還是天使輪,這一舉創下了天使投資界的一個新紀錄。和小白式的互聯網創業相比,劉江峰更像是個“帶藝投師”的成功者,資本對其的信任改變了以往天使投資界的潛規則。
巨額投資背后,行業關注的是新一輪的創客潮流,萬眾矚目的O2O,以及即將上演的“互聯網+”的盛宴。當然,也有一些聲音對于劉江峰另起爐灶,來開辟一個新事業持審慎而不樂觀的態度。
新公司的名字叫Dmall,定位為O2O類生鮮電商平臺,至于其他,什么公司地址、網站、用戶數據等等,都還是接近于零。也就是說,一個曾經在某個領域取得過一定成功的創業者,帶著一個概念就獲得了1億美元的初始融資。天使,就是這么瘋狂。
創業者在講故事時,總是會把行業的空間等同于自己的空間。比如做院線的,會提前透支一下中國票房的增長前景,然后為自己的前景背書;比如做手機的,會把世界智能手機的銷量來詮釋自己的價值,“言之鑿鑿”地闡述自己存在的意義。而做O2O的就更好講故事了,只要把當前線上和線下的加和,再乘以一個倍數就可以了。
劉江峰也是這么干的。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上,DMALL創始人劉江峰在主題發言時談到生鮮市場時列舉了一些數據: 2014年零售市場規模中,社會消費品達到26萬億元,生活用品2.6萬億元,生鮮達到1萬億元。他創辦的Dmall要打造的。就是針對這樣一個海量市場的領先生活服務平臺。
在生鮮電商市場,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身影。比如京東、順豐優選、本來生活和中糧我買網等等,各個都是資本雄厚,優勢明顯。那么,后來者劉江峰憑什么來重構這個行業,并相信自己能夠成為領軍者呢?
對一個滿懷信心的創業者潑冷水不是好毛病,這我深深懂得。但一味去為創業者去違心地鼓吹泡沫,就更不可取。當前有一個怪現象,就是做互聯網的眼睛里盯著的都是中國概念股,每天睫毛和眼仁隨著股價上下翻動。倍增的市值的確讓人心動,可是還要看看那些敲鐘的前輩們是從多少懷揣夢想的人們中間脫穎而出的,就知道這個概率有多小。
僅僅是因為看到了那么多的成功,就覺得自己不會失敗。往往是看好了一個方向,就拼上了所有。誠然勇氣可嘉,只是方法并不可取。
偉大是熬出來的,任何好的公司或模式都無不是市場上歷練了很久才取得的。我們都能看到從優秀到卓越的行業領軍者們,輾轉一個又一個的論壇,去講述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對未來的預判,我也能一口氣羅列出上百個曾經萬般美好,如今門可羅雀的昔日明星公司。創業者們要明了的是,他們既要有夸父逐日的勇氣,也要有精衛填海的耐心。不熬到最后一刻,成功和失敗永遠都是未知的。
想要結果的美好,就要經歷過程的艱辛。大家都公認O2O是當前的風口,但卻不知道下一個變革O2O的風口是什么。對于創業者,尤其是一個當前被非常看好的行業,我們不做“三歲看老”式的預判。對于滿懷信心和理想的創業者,我們不妨在下個風口相見,到時再總結他們的成敗得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