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國
【摘 要】為圓更多學子的大學夢,國家設立了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及其他補充措施等資助政策,各高校也建立了完善的貧困生資助、勤工助學制度等。如何把國家的政策惠及最應該得到和最需要幫助的同學身上,對于輔導員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本文對于如何做好資助工作就幾個具體案例做一下分析。
【關鍵詞】輔導員 學生工作 資助
國家助學金政策是幫助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解決學費、住宿費等問題,圓他們的大學夢。所以在評選助學金過程中我們每個輔導員都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
問題一
開學時張同學向輔導員提交了家庭困難學生認定申請書,并附有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門蓋章的家庭情況調查表。根據該生當面陳述,其家庭經濟困難,并深切地表達出想為家里減輕負擔的意愿。但在以后的幾天里,該班部分同學反映實際生活中的張同學情況與所申請時表述的情況嚴重不符,認為該生在校期間生活消費水平并不低于周圍的大部分同學。
1.要做好多方面深入調查工作
根據同學反映的實際情況,深入張同學的宿舍同其舍友了解實際情況;根據該生周圍同學,了解其日常消費情況;根據生源地情況從其他同一生源地同學處了解該生;根據該生家庭實際經濟狀況等綜合考察該同學。
2.根據實際的調查情況,如果反映屬實,取消評定資格
根據調查情況及同班級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同學相比較,如調查顯示與反映情況屬實,取消資助評定資格。
問題二
每年度的助學金評比工作開始的時候是每位做輔導員最忙亂、工作最煩瑣、投入最大精力的時候。因為此時牽涉許多學生的切身利益,工作條目多,事務相對集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即使嚴格按照學校的規定,在統籌兼顧,盡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礎上,還是會出現個別比較典型的問題。
1.問題容易出現在家庭困難、不善表達的學生身上
有一部分同學學習很好,家里經濟條件確實較差,在評選時不善于語言表達,最后導致落選。
2.頭腦靈活、善于表達的同學獲助的概率比較高
有一部分同學頭腦靈活,善于表達,在評選過程中更容易被選上。
3.不是真正貧困但材料比較完善的同學獲助概率比較高
有一部分同學在資助評定前把資助政策吃透,在評選準備上非常充分,讓人無話可說,使其評選上。
4.在評定過程中,有些同學“拉票”獲得助學金概率較高
有一部分同學在資助評定前搞小動作,提前和班級大部分同學拉關系,最后被選上。
問題三
班級資助名額分配切實可行的方案
1.成立輔導員、班干部、普通同學組成的資助評定小組。
根據實際情況成立資助評定小組,輔導員任評議小組組長,要求所有小組成員從不同角度多方面了解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每一次評議結果都要簽字,使國家資助政策落到實處,使真正困難的同學獲得資助。
2.根據資助生在班里的表現、學習成績等做出評定。對家庭困難并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資助,對家庭困難但經常曠課、遲到、不愛學習的學生不予資助。
3.從多角度、多方面做深入地調查了解,對家庭貧困學生做評定,并按貧困程度排隊。
根據評議小組成員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的綜合情況對班級里的所有同學家庭情況整體排序,并在全班進行公示。
4.如果名額有余,可以靈活調配給其他班需要資助的貧困生。
在本班資助評定中確實評定不出需要資助的同學時,可以把資助名額分配給需要資助的其他班級里的同學。
問題四
大部分班級里,家庭經濟比較貧困的學生只占班級人數的6%左右,而其他大部分同學家里貧困情況大致相同。有些同學拿到助學金后買了手機、電腦、衣服等,不珍惜;而其他條件相仿的同學就要爭,自己和拿助學金的同學條件差不多,別人能拿自己為什么不能拿,不拿白不拿,自己享受了再說,更談不上感恩。這樣就失去了國家資助學生完成學業的意義。所以分配助學金時一定要考慮周全,應該資助那些真正需要資助的同學。
1.資助方式調整
調整獎助學金結構,以助帶獎、以獎帶助、勤工助學,讓優秀的學生得到獎學金,讓貧困的學生得到助學金。通過勤工助學,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同學們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對貧困生的管理和教育。
2.資助和育人相結合
高校是培養和育人的重要場所,國家資助工作應以育人為本,不僅要加強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加強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開展國家資助工作的同時,要加強貧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的引導,要使他們在經濟、精神上同時脫貧,培養學生的自立、創新能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3.誠信和感恩教育
現在有很多受助貧困大學生以“貧困”作為自己的資本,認為自己拿到國家助學金是理所應當的,無一點感恩之心。還有很多拿到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同學,畢業后不按時還款,有的把聯系方式甚至家庭住址都改了,讓學校和銀行找不到貸款人?,F在每個公民在互聯網上都有自己的誠信檔案,可很多同學認識不夠,這將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學校的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貸款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要從入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和感恩教育。
問題五
受助學生的宣傳教育情況
我們要對受到資助的品學兼優學生的先進事跡進行大力宣揚。例如通過感恩勵志演講比賽、主題班會、志協活動等多種形式,讓他們參與其中,學會一個道理——要學會關心別人,更要學會珍惜,要懂得感恩,形成一種育人文化,促進更多的學生勵志成才、知恩圖報。
結束語
輔導員在評審國家助學金的問題上,一定要深入調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讓真正貧困的同學拿到助學金,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溫暖!要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王文麗.新形勢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方法新探[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5).
[2]王偉,王宗強,金永升.輔導員學生工作案例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