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對中學古詩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體驗式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并且運用古詩詞文化,達到古詩詞教學的目的。本文闡述了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從中學古詩詞的圖片、音樂以及視頻創設情景,通過朗誦、角色扮演等促進學生感悟聯想等多個方面研究中學古詩詞體驗式教學的對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中學古詩詞 朗誦 角色扮演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是指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規律,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通過情景創設將教學內容重現,而學生能夠在創設的情景中體驗、感受到具體的情感,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形成知識體系,對情景、古詩詞產生情感。體驗式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更加豐富的情景和探索的機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以更熱情的態度學習,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體驗式教學結合中學古詩詞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
中學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情景的創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促進學生參與到情景中。創設情景的方式多樣,圖片、音樂、視頻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情景創設方式。通過情景的創設,古詩詞教學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置身于教師的情景中,自主體驗并探究詩詞的韻味。例如,在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樂和視頻結合的方式創設情景。教師可以展示赤壁的圖片以及波濤擊打巖石的圖片,同時展示周瑜、赤壁之戰的圖片,學生結合圖片進行詩詞的朗誦,感受詩詞的韻味。另外,教師可將波濤拍打巖石的音樂作為朗誦的背景音樂,激發學生豪邁的感情,促進學生感受蘇軾面對長江時的情景,體會蘇軾的豪邁之情。
在選擇圖片、音樂以及視頻時,要結合詩詞的特色,創設的情景要符合詩詞的特點。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圖片、音樂選擇要突出豪放的特點,展現出曠達之情。其次,創設的情景要結合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理解為目的,與教學無關或者與教學內容聯系不大的材料不需要展示。
三、從朗誦中體驗詩詞的韻味
中學古詩詞的學習要注重學生的朗誦,有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朗讀是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方式。第一,學生通過古詩詞朗誦,結合教師的引導,在朗讀時融入個人情感,從而體會出詩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詩詞的朗讀,品味詩詞的韻律美,感受詩詞的情景美。因此,學生在朗讀詩詞時,要融入其中,讀出詩詞的感情。第二,學生誦讀詩詞時,要掌握好朗讀的技巧,把握好誦讀的節奏、語調以及聲調。五言詩詞為二/三形式,七言詩為二/二/三的形式。例如,誦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要表達出詩人的思念和惆悵之情,同時配合誦讀的背景音樂《但愿人長久》,讓學生體會到思念之情,理解并且感受蘇軾的心境。
四、角色扮演體驗古詩詞
在體驗式古詩詞教學時,教師要在音樂、圖片以及視頻創設情景的基礎上,結合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得到較好的體驗,在此情此景中體驗到作者創作詩詞的心境和情景,從而促進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體驗,將情景體驗轉化為感悟。
首先,通過角色扮演,重現古詩詞的情景。可以讓學生扮演古詩詞中的角色,鼓勵學生創作符合古詩詞人物和環境的對話。例如,在學習《木蘭詩》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花木蘭、皇帝、將軍、父親、母親、弟弟等不同的角色,結合詩歌內容和情感,創作出合適的內容和對話,進行一場生動的表演,再現“木蘭當戶織”“從此替爺征”“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等情節。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不僅能夠充分理解詩詞的內容,還能夠滿足表演欲望,在表演的歡樂中體會到木蘭“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感受到作者對木蘭的崇敬之情。
利用環境烘托的方式進行感情的抒發。例如,學習柳宗元的《江雪》時,可以通過相關合適的繪畫作品進行情景的創設,利用幻燈片連續展示江雪中的各種景物,白雪皚皚,山中的鳥飛向遠方,只留下渺小的背影,體現“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景象;接著以孤獨的獨釣老人入畫,體現出孤獨、寂寥的感情,表現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畫出他們想象中的詩詞畫面,從而對詩詞更好地了解,體驗作者的孤寂之情。
五、結束語
體驗式教學在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要求通過情景的創設以及教師有效地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圖片和音樂、視頻的情景創設,朗誦、角色扮演等方式促進學生體驗古詩詞的韻味,感受詩詞作者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積極思考古詩詞的意蘊,從而達到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帥. 論古詩詞意境解讀與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
[2]吳新明. 高中古詩詞探究性閱讀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3]劉晶. 古詩詞鑒賞教學現狀及解決策略[J].吉林教育,201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