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秋賓

你有沒有服用藥物后幾天內感覺暈沉沉的,不愛吃飯,甚至出現皮膚、眼睛發黃的現象?如果有這些現象發生的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服用藥物不當導致的肝功能的損害。
藥物服用不當可引起肝損害
肝臟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它還擔負著藥物代謝的功能。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官網2014年5月28日曾發布提示,如果使用不當,藥品和膳食補充劑也可能影響肝臟功能。
據有關統計,用于臨床的藥物有萬余種,其中大部分藥物需經肝臟代謝,約有500余種藥物可引起肝臟損傷,用藥后出現肝炎樣的癥狀或伴有肝功能異常,這些藥所致的肝損傷,被醫生稱為“藥物性肝炎”。
引發藥物性肝炎的原因
藥物性肝炎大多是患者自身用藥不當所致。當藥物進入人體后,最重要的代謝場所便是肝臟。無論是口服藥還是注射用藥,進入體內后都要經過肝臟代謝、解毒。藥物的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便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損傷程度與藥物毒性和劑量有關,特別是不恰當的合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時,損害會更大,常會造成部分肝細胞壞死,出現黃疸、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等肝功能異常情況。
【病例回放】
其實在國內早就發現過多例因藥物服用不當導致藥物性肝炎的病例。
1.王大媽為了能盡快緩解自己的老年性關節炎疼痛,將芬必得等幾種藥物與常服的阿司匹林一起服用。不到半個月,大媽的關節疼痛緩解了。可沒過幾天,她就感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脹滿,還伴有右上腹疼痛,小便顏色發黃。到醫院就診,醫生詳細詢問病情后,經抽血化驗肝功能及病原學檢測診斷為藥物性肝損傷。
2.北京白領李先生因為頭上反復發作的毛囊炎,看了很多家醫院,吃了很多藥都效果不明顯,后來在老家的鄉村醫生處開了口服藥物,服藥后效果很明顯,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工作時精神很差,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疲憊狀態。正巧趕上單位體檢,查肝功能轉氨酶竟然是正常值的3倍以上,后來停藥5天,又進行肝功能檢測,轉氨酶變為了正常值的一倍多一些。通過兩次檢查結果的對比,很顯然是藥物引起的肝功能的異常。
3.45歲的張先生曾于酒后服用過鎮痛藥,而引起急性肝損傷。如果他不及時就診,很有可能會引起肝壞死。
藥物性肝炎的預防
美國FDA肝病胃腸道醫學評論家和顧問約翰·森尼奧博士稱:“多數藥物都可能對肝臟造成影響,但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嚴重后果。由于每個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準確預測藥物對肝臟的影響并非易事。我們應從合理用藥入手預防。”
首先,應認真閱讀說明書,并遵醫囑劑量服用。不要同時服多種含相同成分的藥物,以免過量。其次,服藥期間要注意觀察癥狀。如果服藥后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食欲不振、眼睛和皮膚變黃(黃疸),以及皮膚發癢等肝臟損害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最后,一旦明確發生了與藥物相關的肝損害,應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或停藥,必要時接受治療。